四川省大学生对器官移植态度及捐献意愿的调查研究*

2016-06-24 00:57严智星王晓猛李成文张绍兰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态度大学生

王 娜,严智星,王晓猛,王 源,李成文,张绍兰△

1.成都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成都 610500); 2.西南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泸州 646000)

四川省大学生对器官移植态度及捐献意愿的调查研究*

王娜1,严智星2,王晓猛1,王源1,李成文2,张绍兰1△

1.成都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成都 610500); 2.西南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在校大学生对器官移植的态度及捐献意愿,探讨阻碍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可能原因。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四川省内8所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从媒体宣传中获得器官移植相关知识的人数占39.16%;医学专业学生愿意捐献的人数占41.63%,非医学专业学生愿意捐献的人数占22.35%,医学专业学生的捐献意愿更高;影响大学生器官捐献态度的因素主要是家属意见(52.05%)和对相关机构的不信任(53.79%)。结论大学生器官捐献意愿度低;捐献意识有待提高;非医学院校有必要开展器官移植相关课程;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设立合理补偿机制,完善现有体制。

【关键词】大学生;器官移植;态度;捐献意愿

人体器官移植素有21世纪“医学巅峰”的美称,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器官保存技术的改进,以及新的免疫抑制药物(如环孢素A等)的问世,器官移植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外科治疗手段,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1]。目前我国器官捐献体系的建立已初步完成,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已达到世界水平。研究[2]显示,50.52%的群众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是影响器官捐献的主要因素。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14日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在校大学生总人数已上升至2 468.1万人[3]。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既是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一种敏感性折射,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4]。在校大学生对器官移植这一行为的态度与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整个社会对器官移植事业的态度与认知。本次调查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四川省在校大学生对器官移植的态度与意愿,探讨阻碍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可能原因,为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四川省8所高等教育学校,分别为: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医学部、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医科大学、西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理工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共发放问卷数2 233份,收回有效问卷2 069份,有效回收率为92.65%。 其中医学类专业类1 165份,非医学类专业类904份。

1.2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根据器官捐献文献[5]、书籍、时事新闻及国内外相关报道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经预试后加以修正。问卷共18个问题,包括一般情况、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及意愿、影响器官捐献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器官捐献意愿度。

调查采用匿名方式,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并保护被调查者隐私。资料整理时剔除重复选项,漏选过多等无效问卷212份。

1.3统计学方法

问卷分类整理后用Epidata软件采取双录入的方式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采用例数(%)描述,不同特征人群间比较采用2检验,等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设定为0.05。

2结果

2.1器官移植知识的获取途径

大学生主要从政府宣传、媒体舆论、医疗科研机构的宣传、公益活动宣传和学校教育等途径获取器官移植的相关知识。其中从政府宣传得知的有236人, 占11.41%;社会媒体舆论中得知的有810人, 占39.16%;从医疗科研机构中得知有428人, 占20.68%;从公益活动宣传中得知的有237人,占11.45%;从学校教育中得知的有358人,占17.30%,其中,医学专业学生257人,占21.89%,非医学专业学生101人,占11.17%(表1)。

表1 器官移植知识的获取途径情况

2.2器官移植的态度及意愿

大学生愿意无偿器官捐献的人数较少,共687人(占33.20%)。医学专业学生捐献意愿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在假定为有偿捐献的前提下,不愿意捐献器官的大学生中仍有823人表示不愿意,占不愿意捐献和不清楚是否捐献总人数的59.55%,且愿意捐献的人中有60.82%希望亲属有移植优先权。说明经济补偿并不是影响捐献意愿的重要因素。

2.3影响器官捐献意愿的不利因素

在器官捐献意愿影响因素多项选择上,认为“程序复杂”的541人,占26.15%,认为“相关法律的不完善”的550人,占2.58%,认为“传统观念”为影响因素的1 005人,占48.57%,认为“家属意见”为影响因素的1 077人,占52.05%,表示 “对相关机构不信任”1 113人,占53.79%,认为“对捐献流程及途径不清楚”的891人,占43.06%(表3)。此外,医学专业学生中接触过医学专业课的1 023人,占医学专业学生总人数的87.81%,接触过伦理学的736人, 占总人数的63.18%,非医学专业学生中接触过医学专业课的118人,占非医学专业学生总人数的13.05%,接触过伦理学等医学类人文课的24人, 占非医学专业学生总人数的2.65%。医学专业学生愿意捐献器官的学生比非医专业学生多,说明学校相关课程设置对大学生器官捐献的意愿有一定影响。

表2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无偿器官捐献意愿情况[n(%)]

注:医学专业包括:临床医学、麻醉学、影像学和预防医学等;非医学专业包括:石油勘探、日语和工程造价等

表3 影响器官捐献意愿的因素

3讨论

3.1大学生接触器官捐献观念早,但捐献意愿低

大学生接触“器官捐献”这一概念较早,但捐献意愿较低,医学专业学生的捐献意愿较非医学专业学生高。大多数医学专业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伦理思想[6],这可能与医学专业学生接触较多的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等人文知识有关,这和王蓉等[7]的研究结果相同。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生要完肤,死要全尸”的完尸观念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孝之始也”的孝道理论影响着我国的器官捐献的实施[8]。瑞士卢加诺大学一项研究[9]指出,如果针对不同的文化差异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和政策,那么瑞士同意捐献器官的居民数量会更多。因此,要提高器官捐献率,必须考虑到到文化差异的影响,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3.2大学生的器官捐献意识有待提高

英国学者兰姆认为,“器官移植的历史,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成就史,另一方面也是一部道德焦虑和冷峻的道德思考史”[10]。在大学生器官捐献意愿调查中,愿意捐献的占33.20%,不愿意捐献的占22.91%,不清楚的占43.89%。不清楚和不愿意捐献器官的人数较多,可能是由于对器官移植不了解因而产生恐惧心理。本次调查显示,家属意见以及对相关机构的不信任为主要影响因素,此结果与Al等[11]调查显示的家庭或亲属的意见是器官捐献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结果较为相似。大学生是一个容易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群体,对他们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教育,是未来器官移植事业关注的重点之一。

3.3非医学院校器官移植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师资不足和经费欠缺是高校开展通专融合教育的最大瓶颈[12]。也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国没有器官移植这门课程。关于器官移植以及器官捐献的相关问题,没有系统的阐述,只是在一些医学类或是伦理等书籍中找到其存在的影子。接受过这方面教育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寥寥无几。而医学专业学生接触过关于器官移植知识的占87.81%,学习过关于器官移植人文课程的占63.18%,可见目前器官移植的教育在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较普遍。而医学专业学生的捐献意愿较非医学专业学生高,说明学校器官移植教育对捐献意愿有一定影响。因此高校应设置器官移植课程,并加强器官移植宣传,推广器官移植这项公益事业。赵金萍等[13]的研究也表明,器官捐献教育课程可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捐献意识和意愿,说明这一模式可复制推广。

3.4媒体的宣传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从媒体舆论中获得器官移植相关信息的人数最多,占39.16%,由此说明,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加大宣传力度可提高全民器官捐献的积极性。第一,宣传范围扩大化。人体器官移植推广不仅仅只局限于学校和医院内,还应该深入到民众中去,将人体捐献的善举渗透到国民的普通生活中,潜移默化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第二,宣传方式多样化。可采取报刊、广播和网络电视节目等宣传器官捐献的光荣事迹。

3.5设立合理补偿机制

为保证器官移植事业正常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器官移植应遵循器官捐献的知情同意自主决定原则、器官分配的公正原则、适度补偿原则与保护特殊群体原则[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不愿意捐献器官的人在假定有补偿的条件下,有40.45%的人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其中有60.82%的人希望亲属有移植优先权。在以色列已有明文规定,移植优先权会给予签署了捐赠者志愿卡或其家属曾做过器官捐献的一方。赵金萍等[13,15]研究也提倡移植活动时亲属可享有优先权等。相对于物质和精神补偿来说,亲属有移植优先权使大部分不愿意捐献的人改变自身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另一方面,为供者提供经济或社会奖励即合理赔偿,可以有效增加尸体和活体非亲属供者的数量[16]。需要说明的是,补偿不等同于物质补偿,不是买卖,而是出于对捐献者的敬意。

3.6体制的滞后性

在我国由于器官捐献体制不健全,人们往往会质疑器官捐献的公平性,一方面有人担心器官捐献会成为有钱人的专享,也有人担心器官捐献会给供者带来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伤害。因此,器官移植制度的健全应该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大学生器官捐献的认知与捐献意愿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非医学院校有必要开展器官移植相关课程,并号召学校社团、学生会等进行合作,举办相关宣传活动(如我国器官移植现状、相关的法律和捐赠流程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向人民群众普及器官移植知识,提高器官捐献意愿,并设立合理补偿机制,完善现有体制。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全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许罡,刘文高,张梅珍.人体器官移植 未来100年的医学巅峰[J].健康大视野,2005(3):6-11.

[2]杨颖,黄海,邱鸿钟.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对器官捐献意愿的影响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5):803-808.

[3]佘双好.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走向透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2(1):6-10.

[4]李方郁.高校学生常见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177-178.

[5]刘佳,欧阳亚楠,吴超,等.北京市医学类及非医学类高校本科学生对人体器官移植认知的对比研究[J].器官移植,2014,5(2):103-106.

[6]奚红.医科大学生对器官移植态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14(6):12,16.

[7]王蓉,黄芬,刘佳琪,等.不同学科大学生器官捐赠知识、态度及意愿的现状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8):570-572.

[8]尹志科.器官捐献动机的质性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9]Bodenheimer HC Jr,Okun JM,Tajik W,etal.The impact of race on organ donation authorization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J].Trans Am Clin Climatol Assoc,2012,123:64-77.

[10] 孙慕义,徐道喜,邵水生.新生命伦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25.

[11] Al Sebayel MI,Khalaf H.Knowledge and attitude of intensivists toward organ donation in Riyadh,Saudi Arabia[J].Transplant Proc,2004,36(7):1883-1884.

[12] 余浩杰.提高我国公民器官捐献率的理性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2,33(11):26-27,70.

[13] 赵金萍,武菊芳,刘云章.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的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5):93-94.

[14] 吴洪艳.大学生对人体器官移植相关问题的伦理道德认知[J].医学与哲学,2010,31(17):21-23.

[15] 王崇峰,杜珍,代广爱.大学生捐献认知调查分析与相关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4):47-48.

[16] 赵金萍.我国人体组织、器官捐献中的合理补偿原则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Attitudes Towards Organ Transplantation and Willingness of Organ Don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in Sichuan Province

WangNa1,YanZhixing2,WangXiaomeng1,WangYuan1,LiChengwen2,ZhangShaolan1△.

1.SchoolofBasicMedicalSciences,ChengduMedicalCollege,Chengdu610083,China; 2.SchoolofBasicMedicalSciences,SouthwestMedicalUniversity,Luzhou64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on on organ transplantation and their willingness of donation, explore the possible causes which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offer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MethodsThe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among the students of 8 univers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in this survey.ResultsStudents obtaining the information about organ tansplantation from the major media accounted for 39.16%; those willing to donate organs among medical students accounted for 41.63%, while those among non-medical students accounted for 22.35%, which shows that the willingness of organ donation was much stronger among medical students than among non-medical students; The main factors of weakening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were the ideas of their family members (52.05%) and their distrust in the relevant institutions (53.79%). ConclusionCollege Students have low degree of willingness to don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non-medical universities should offer the courses about organ transplantation; the authorities should enhance the publicity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and donation, establish ration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and improve the current system.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Organ transplantation;Attitudes;Donation willingness

doi:10.3969/j.issn.1674-2257.2016.02.028

*基金项目: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No:201410632048)

通信作者:△张绍兰,E-mail:463735939@qq.com

【中图分类号】R193.3

【文献标志码】A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705.R.20160406.1525.010.html

·论著·

猜你喜欢
态度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态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大学生之歌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新大学生之歌
态度决定一切
自然堂倡导“白”出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