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困境及改善方法

2016-06-25 18:19杜肖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困境中学生

杜肖萍

摘 要 学业上,中高考英语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工作中,英语成为简洁通用的国际化语言;生活中,各类高科技产品已然大刀阔斧走入国人生活。前者看似力求削弱英语在整个中学阶段的重要性,却在理想大学处设置终极关卡。而后两者是,时代发展,大势所趋,语言若不通,便立于悬崖处岌岌可危。本文从英语学习最为关键的中学时期入手,以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理论为根基,在对中学生英语学习困境作出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力求探究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改善方法。

关键词 中学生 英语学习 原因 困境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1中学生英语学习困境分析

目前,我国学生在中学阶段用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可谓不少,但依然普遍处于懵懂状态,效果不佳、事倍功半。外部环境、学生自身生理及心理因素等等,都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下我们将从外因及内因两方面入手分析产生此种困境的原因:

除了通常意义上母语(汉语)与英语思维间的差异,学生在初期未能建立起英语学习的系统体系:包括语法体系,单词记忆等,而造成之后的语音、词汇、语法、翻译、写作种种困境,产生焦虑情绪,最后厌习英语。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而它属于与汉语的汉藏语系完全不同的印度——日尔曼语系,它的发音部位,音调等等都与汉语言存在巨大差异;英语形重于意的形合语言特质,在注重形式表达下反映的理性、严谨的思维与文化传统——与汉语言存在本质上的差别等等。这些都需要教授者在完全习得之后建立起理论化的体系与实践化的个人体验,但不可否认与避免,现阶段,启蒙与关键学习期的师资还达不到此种要求,而这种情况在力所不能及的小城及偏远地区尤为突出。教授者能力高,学生会把成绩不高的原因归为自身,反之,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会把矛头直接指向教学质量形成消极影响。此外,教授者对学生的评价、奖惩、情感关怀及课后指导等也都对学生的成绩的高低起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外一点,也是造成中学生英语学习困境的本质因素,即抛却大环境影响外的个人因素——内因。研究者魏玉宛将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分为“统觉失调”、“注意缺陷”、“知识结构的零散无序”、“学习加工类型表浅”及“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五点。具体来看,其中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概念层面上浅层的机械重复背诵,以背单词为例,所背诵的一直是单词表的生词,不能将单词结合到文章、问题中做出综合应用,“学习加工类型表浅”是造成英语学习的困境的主要因素。“统觉失调”也叫感觉综合失调,是指学生对外部环境刺激不能做出有效回应,反应在英语学习为含糊其词,词不达意,语言表达混乱。之后的“注意缺陷”是学生所能集中英语学习的时间低于平均水平,不能有效利用上课时间。所学知识点处于零散无序状态,遇到问题时不能有针对性地唤起相关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称为“唤起失败”。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通过动物实验得出Learned Helplessness“习得性无助”理论,是指动物在遭遇一系列负面事件后所得的“失败经验”,在它们身上造成的“破坏效应”,令它们在后续所特定事件中消极应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亦等同于此,初期动机、兴趣、目的的缺乏,长期拖沓留下的疑问,考试成绩带来的挫败感演变为“习得性无助”。甚至喊出“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的响亮口号来抵触英语学习,伴随而来的自信心消失殆尽,讨厌英语,抵制相关知识进入大脑,从而成为内在起决定作用的影响英语学习的意志品质因素。

笔者亲历过这样一个实例:男,初中英语成绩个位数计算。有过考试经验的人大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试卷分主观与客观两类试题,如若不懂不会,在客观试题部分采用“蒙”,试人品的办法至少也会得一部分分数,另外主观试题处只要写得不跑题哪怕错处偏多,阅卷老师也会酌情给出一定分数。这个男生的分数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字母未认全,是真正“零基础”;二是他连“蒙”都不屑于,对英语已经“恨之入骨”。之后这男生所经历在此不赘述,但正是这段对他而言的特殊历程令他决定参加高考,而且指明要进“英语专业”。决定那一刻起,他把每天的睡眠时间缩短到自己所能承受的极限,背单词的小册子除了睡觉时间从未离手,他坚持了四个月,成功考入某高校英语专业,而后考研,一路与英语同行。若要留心这样实例其实太多。这个男生,他对自己曾经是“零”的事实并不否认,但认定前路后所做之事与过程里从未放弃和间断的毅力、意志力却是最终成败的决定因素。

2改善方法探究

据调查显示:“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贡献率为22%,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贡献率则高达59%。”由上文中对中学生英语学习困境的分析我们也可看到,在第二语言英语的学习中除去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外,前期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也都起着关键作用。

初期,无论对教授者或中学生而言,帮助其及自我建立起有效学习动机对之后第二语言学习的目标设置、输入量大小、学习持久性、学习的频率包括对英语学习的责任感有着直接影响,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力强于任何其它外力。比如学生有留学英语国家打算,那语言关是他必过一关;比如学生内心有考上名牌大学期许,而今后重点高校的招生制度亦把英语成绩分档作为招生条件之一。比如学生根本没有学好英语的意识,甚至有些抵触情绪在,则可引领他关注西方文化,音乐、电影类。总之,教授者可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帮学生建立起明确学习目标,使之心中有方向。另外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所犯错误也应给予正确、适宜的评价。恰当使用积极评价、中性评价及消极评价以便全面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这是当年孙中山先生所言,足可见自信心对人的影响力之大。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此点的作用尤为明显。中学生的心智发展尚未达到成年人水平,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还达不到通彻,面对与自己母语完全不同的另种语言,很容易产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状态。外加考试成绩的不理想,挫败感生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和抱怨,消极情绪萦绕,甚至延伸至成人后的生活中。这就要求教授者谨慎的对待每一次考试后的评价,给予学生信心——学生时代,成绩是考核的唯一标准,让他们相信只要有信心并且足够努力,“我”绝对有能力成为优等生。

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与坚韧性共同构成意志品质的四个因素,而之中最需强调的一点即最后一点是对学生坚韧性的培养。语言学习与智力因素并无多大关联,却是对学生能否坚持下来的意志品质莫大的考验。让他们清楚,今时社会英语属于一门“工具学科”,是与会开车一样的必备生存技能。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循循善诱,逐渐加码,养成每日学英语就如吃饭睡觉一样的日常习惯,不可犯“冷热病”,不可中途放弃,并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使之认识到持之以恒是为人的必备品质,世上并无顺风顺水“成功”二字,里面蕴含多重艰辛与汗水,坚持与考验。

立于人前,用流利的,非母语的,第二语言——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不用佐证,这个人一定是自信心充沛的,正如霍姆林斯所说“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相信这也是每一位教授者(家长与教师)的终极期许。

参考文献

[1] 魏玉宛.对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归因研究[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4).

[2] 王金丽.优、差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1).

[3] 牛卫华,张梅玲.西方有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0(1).

[4] 韩仁生.中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6(2):140-147.

[5] 沈德立,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困境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