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的迷失

2016-06-27 19:38孟利艳
世界文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枪支团伙暴力

孟利艳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它一直都被认为是影响国家社会安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差异性,但其共性特征还是显而易见的。梳理国外青少年犯罪的状况及干预措施,对于我国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治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

青少年犯罪的表现形式多有差异,但总体来说,大多数涉及的都是治安案件,但近年来刑事案件比例有所增加。目前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青少年犯罪大致有以下共同特点:

(一)团伙犯罪

团伙犯罪是国外青少年犯罪的最主要形式。青少年团伙犯罪在美国历史上经历了几盛几衰,洛杉矶因为青少年犯罪团伙众多而被称为“帮伙之都”。英国的青少年犯罪团伙经常在街头、校园等地招兵买马,年龄很小的孩子也不放过。同样,俄罗斯、日本、韩国等的少年团伙犯罪现象也较为普遍。

青少年团伙犯罪在过去一些年主要是盗窃、抢劫、抢夺等犯罪形式。近年欧美国家的青少年团伙犯罪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一是犯罪目的。过去的团伙犯罪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少年为了生存和温饱而实施犯罪;现在多是为了巨大的经济目的,比如贩毒。尤其是在美国,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相当严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费国,毒品使用正呈低龄化趋势。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报告,从2002年到2013年,美国12岁以上的人群中,吸食过海洛因的人数增长了63%,死亡人数增加了3倍。在美国的大学校园,毒品并不罕见,甚至经常有学生在学生宿舍吸食大麻。二是犯罪手段。犯罪手段不再局限于刀具、棍棒,而是各种型号的机枪。美国枪支私有化更是助长了青少年团伙犯罪率的升高。三是犯罪程度。由于犯罪手段日益先进,犯罪目的也由街头抢劫转向更大的经济利益,故而现在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暴力性犯罪越来越多,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美国的“18街帮”有大约5万多名成员,主要集中在洛杉矶;“MS-13”帮派则是同墨西哥贩毒集团合作,以暴力、凶残和没有人性出名;还有在得克萨斯监狱形成的拉美手枪帮是美国可卡因和大麻的最大进口和贩卖组织。这些犯罪团伙装备精良,作案手段残忍,经常参与贩毒、谋杀,有许多还产生了国际影响。四是犯罪组织。过去的团伙犯罪组织结构松散,作案动机简单,往往具有临时起意的性质;现在的团伙犯罪组织结构日趋严密,作案经验也相当丰富。

(二)高科技、智能化犯罪

近年来,高科技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新形态之一。特别是青少年作为网络社会的重要参与者,他们上网成瘾,脱离主流社会,甚至利用互联网实施高科技犯罪。

2015年11月17日的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名15岁少年因为对欧洲、美洲、非洲等世界各地的网站发动攻击,并向美国境内航空公司发送虚假报警而被逮捕。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间,一个名为“Cracka”的15岁少年黑客两次入侵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的邮箱,并导致FBI两万名员工和美国国土安全部9000名员工的数据泄露。警方认为该少年是黑客组织“Crackas With Attitude”的领导人。

国外青少年通过网络途径实施高科技犯罪一般有两种目的:一种是所谓的“好玩”。一些青少年掌握了网络技术之后,觉得无用武之地,便通过攻击军方、政府或者他人的网络系统,寻找存在感,一旦成功,便沾沾自喜,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些行为的性质及带来的法律后果。但鉴于他们尚未成年,法律也不能对其严加惩罚,只能警告并请监护人加强监护。被判重刑的仅是少数青少年。另一种犯罪目的是为了钱财。很多青少年为了玩网络游戏,或者源源不断地向色情、交友网站支付会员费、服务费等,而自己的家庭又不能满足自己这样的需要,便把目光盯向了网络,通过盗取他人网络账号等方式获取不法之财,满足自己的不合理需求。

(三)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可以说是专属于青少年犯罪的一种现象,在国外比较常见,主要包括恐吓、威胁、打架、抢劫、盗窃、强奸等形式,也包括青少年自杀事件。实施暴力的对象主要是学生,也有少部分是针对老师的。从近年来世界各国校园暴力的实际状况看,犯罪情节日趋严重,而且用枪支作为武器的暴力案件和极端化事件增多。

在美国,校园枪击案件多有发生。据统计,美国每天有近2000名青年人因为受到校园暴力伤害而到医院就诊;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曾在学校里有过或受到过暴力侵袭。2016年4月23日晚11时左右,美国中西部威斯康星州的安蒂戈中学毕业舞会会场外,18岁的毕业生华格纳手持步枪对学生进行射击,打伤两名中学生。及时赶到的警察阻止了这场屠杀,避免了更大的伤亡。官方报道,被学校评为优等生的华格纳因为失恋问题而策划了这场枪击案。2015年10月1日,美国俄勒冈州罗斯堡镇安普夸社区学院正在上课的学生遭受到了枪击,造成至少10人死亡、20人受伤。这已经是美国2015年第45起校园枪击案了。凶手是一名26岁的年轻人,据悉,他性格孤僻,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一定的人格障碍。

这些枪击案的发生,与美国枪支私有化不无关系。美国枪支文化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16世纪,第一批欧洲人登陆美洲大陆后,枪支作为他们重要的自我保护手段,发挥了很大作用。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枪支与平民的结合更加紧密,大量美国民众拿着自己的枪支加入战争,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持。后来,枪支在美国文化中已经成为一种自由与独立的象征。虽然美国社会上的持枪派和禁枪派一直在不停地争论,但是废除私人持枪制度现在看来似乎只能是一个幻想。

1996年,曾有两人持枪射击了苏格兰中部珀恩郡邓布兰市一所小学的体育馆,打死打伤师生27人。2009年,震惊英国的“校园大屠杀”虽然最终被制止,但是已让英国政府直冒冷汗。英国政府于1997年通过了禁止私人拥有枪支的法律,加强了对枪支的管理力度。因此,近年英国的校园枪击案已经大为减少。同时,为了杜绝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英国中小学采取了诸多措施,如在学校采用指纹等鉴别系统,使用金属探测仪、电子眼、电子身份证等,安装校园闭路电视甚至人脸识别系统。

除枪击案等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外,校园欺凌事件更是有增无减。2016年4月26日,英国13岁的女中学生康特尼·罗杰森遭到30个人围殴,围观者不但不制止,反而将事件的经过拍摄下来,并将现场视频放在脸书上传播。日本的校园欺凌、霸凌现象也比较严重,有很多学生因此患上抑郁症甚至自杀。2015年9月,日本福岛县会津地区的一名高二女生在受到高年级学生的辱骂和殴打后自杀;2015年2月,川崎市一所中学的三名高中生在学校多次对一名低年级的13岁男生进行辱骂、殴打等人身攻击,该男生越反抗,他们就攻击得越厉害,最后他们竟然模仿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手法,将该男生杀害。2015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近九成学生曾遭受校园欺凌,欺凌手段既包括肉体欺凌、精神欺凌,也有暴力攻击、网络辱骂等。

青少年为何走上犯罪道路

(一)青少年的身心特质

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如肌体需要增多、性早熟、心理不成熟、容易感情冲动、识别力和自控力弱、猎奇新事物等)是导致他们犯罪的内在因素。而青少年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那些有着性格缺陷和不良嗜好、品行,抵御能力差,生活需要和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且缺乏法制观念的孩子,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再有就是对朋辈的盲从。喜欢加入朋辈,喜欢群体,是青少年特殊年龄阶段的一种自我需求。青少年是最容易受朋辈影响的群体,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不稳定,对是非善恶的识别力还比较差,但模仿性强,极易受到他人左右。如果学校、家庭疏于管教,青少年交友不慎,在朋辈群体的负面影响下很容易滑入团伙犯罪的漩涡。只要其中一人有犯罪意识,便很容易鼓动和煽动其他成员共同犯罪,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一个人带坏一群人。多国的研究表明,三人以上的团伙犯罪占青少年犯罪行为的60% ~70%左右。

当今时代,社会压力变大、社会矛盾增加,加之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教育重点的失衡,导致青少年在人格、心理、情感、精神等方面的畸形和扭曲,从而走上犯罪道路。日、美等国为数不少的青少年存在抑郁、自闭、易激惹、情绪失控等心理和精神问题,他们因为无法正确管理情绪、应对压力与挫折,无法与社会和谐相处,以消极、冷漠、仇视、报复的心理对待社会和周边环境,从而出现行为过激、暴力宣泄等各种各样的违法犯罪现象。2015年1月,日本北海道南幌的一名高中女生因为长期精神性障碍,杀死了家中毫无防备的母亲和祖母,据悉,这名女生从小受到家中虐待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对其人生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孩子的性格、人品、行为都有着巨大的塑造作用,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诱因。父母恰当、合理的教养能够培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相反不良家教则有可能对孩子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在欧美社会中,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结构残缺。随着欧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也变得越来越脆弱,离婚率居高不下。虽然西方社会给予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大的宽容和接纳,但是因为父母一方缺位导致家庭教育必然有失偏颇。父亲的“刚”与母亲的“柔”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缺位都会导致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某些方面的欠缺,有些孩子由于缺乏管教而行为乖戾,或因此加入少年帮派,走上犯罪道路。二是父母养育水平不高。父母由于文化水平低,或者忙于各自的工作,没有耐心教育子女,对子女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甚至疏于管教。三是父母行为失范。父母的酗酒、吸毒等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孩子可能会不自觉地加以模仿,因而也渐渐走上这样的道路。这些父母不仅自己行为不当,而且也不懂得如何善待孩子,同孩子关系冷漠,使孩子常常觉得得不到父母的接纳、重视和关爱,于是更容易步入歧途。

(三)学校教育的疏忽

欧美社会,公立学校的教育任务逐渐向家庭倾斜,而家庭也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比如,美国的公立中小学放学过早,家庭经济好的孩子在放学后可以得到家庭教师的辅导,而无力负担家教费用的孩子则往往通过玩耍娱乐来打发时间,长此以往孩子们之间在学业、文化素养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距逐渐拉大,进一步导致那些贪图玩乐的孩子更多地受到不良风气的污染与毒害。另一方面,学校疏于对学生严格的规范化管理。随着当代教育理念的逐步变化,受到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国外的教育更注重所谓个性、自由、民主等思想观念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许多中小学老师无法树立权威,更对有些调皮、行为乖张的孩子无法采取有效的惩治措施,甚至有些听之任之,导致学生的不良行为产生严重后果。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如何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老师的权威和学生的个性恰到好处地交融与契合,是教育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四)社会的负面影响

影视剧和电脑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例如美国中小学放学后,父母尚未下班,无法照看孩子,孩子便在电视和电脑上度过大把大把的课余时间。然而,当下电视和网络上的各种暴力、色情的视频、文字、图像铺天盖地,青少年很难把持住自己,抗拒这些不良信息的侵扰,因而出现性早熟和暴力倾向,最终导致性骚扰、强奸事件的发生。2015年,美国著名的私立精英学校圣保罗中学的一名男生因强奸自己的学妹而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被登记为终身性犯罪者。该生称自己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该校即将毕业的男生有比赛与低年级女生发生性关系的传统。虽然校方最终否认了这种说法,但美国校园性观念之开放,由此可见一斑。

目前的社会经济结构也是西方国家青少年犯罪率升高的因素之一。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社会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导致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穷人需要耗尽全部精力去赚钱生存,根本无法兼顾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在欧美一些国家,贫民窟的犯罪率是最高的。这些贫民窟里的青少年更容易染上吸毒、盗窃等不良嗜好,以及发生早恋、堕胎等性早熟行为;而他们的下一代如果没有摆脱贫困,同样地在耳濡目染下很容易走上父母的道路,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西方政府对社会控制力的减弱也无形中助长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比如,美国政府对枪支管控不力导致枪支泛滥,青少年非常容易获得枪支,致使一些聚众群殴滋事行为极易演变为枪击案。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治理

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缺一不可。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能够保证孩子身心和人格的健康成长,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学校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传道”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授业解惑”,为此教师自身素质特别是品格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至关重要,这样才能真正肩负起“育人”的使命,而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甚至歧视欺侮。国家的整个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引导和教育,同时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治理,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为了惩治青少年犯罪,各国均制定了有关青少年犯罪的立法体系。比如,美国著名的《少年法院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虽几经变革,招致诸多非议和反对,但却一直有其生命力和存在价值。该法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福祉和健康成长为最终目的,设立了“前科封存制”,对未成年犯多采取缓刑监视、训练学校矫治、社区劳动等惩罚措施,与成年人的审判制度完全不同,以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再比如为了预防、干预校园暴力,美国纽约州 2004 年专门制定了《反暴力促校园安全法》。德国也实施了青少年司法分流机制,从德国《少年法院法》的规定来看,青少年司法分流机制的确定,为越轨青少年提供了重新社会化的机会。总体上讲,欧美多数国家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制度都在向“福利模式”转变,即法律制度关注青少年的福利,在刑罚判决时优先考虑其年龄大小、父母的恶劣影响等因素。

除了专门制定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体系,各国政府也很注重建立综合防护体系,即家庭、学校、社区等多位一体的青少年犯罪预防与纠正体系,充分调动校园管理方、教师、青少年犯罪研究专家、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各方力量。比如,美国多届政府都对校园暴力的治理高度重视,从经费和政策上给予支持,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英国政府比较注重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如“反社会行为令”“少年安全令”“地方少年宵禁计划”等,各地方也组建起青少年犯罪特别工作组,其主要任务是对青少年犯罪进行早期干预,对有犯罪倾向的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技能训练等,并配合、协助法院对青少年的司法审判,为青少年争取最大程度的保护。

也有很多国家通过各种项目制来推进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纠正。比如,美国政府的“无欺侮项目”试图给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你想让别人怎样待你,那就应该怎样待人。通过培育青少年的同理心、爱心等,来杜绝和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英国的青少年犯罪特别工作组也曾实施过“重新开始”计划,重点干预退学青少年的行为模式,通过培训、为其提供工作等方式,减少无业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猜你喜欢
枪支团伙暴力
反性别暴力
警惕团伙作案 远离非法荐股圈套
“暴力”女
巴西成为全球因枪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枪支共享”
澳大利亚民众上缴逾5.7万支非法持有枪支
暴力云与送子鹳
“团伙”威力强过“团队”
向暴力宣战
团伙侵权中团伙的认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