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衰微的手艺

2016-06-28 00:59冉华莹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程氏手工艺手艺

文/冉华莹

程宵春是程氏手工打纸簾的最后一代传人,纸簾是宣纸制造中不为多数人关注的一个工具,却是宣纸生产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纸簾的好坏决定了宣纸的优劣。但这小小的手作工艺即将消亡,我们又能以什么方式将其继承与延续?



日渐衰微的手艺

THE WANE OF CRAFT

文/冉华莹

程宵春是程氏手工打纸簾的最后一代传人,纸簾是宣纸制造中不为多数人关注的一个工具,却是宣纸生产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纸簾的好坏决定了宣纸的优劣。但这小小的手作工艺即将消亡,我们又能以什么方式将其继承与延续?

“一张宣纸”活动现场,程宵春与徒弟谢巍巍为大家演示用纸簾抄纸的方法,需要两人合作,用腰部的力量带动手腕的抖动,将纸簾一侧浸入到打好的纸浆中,抄起纸浆,大约需要来回抄两遍,宣纸的薄厚与均匀度由抄纸这个环节决定

近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以“一张宣纸”为题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分有三个板块:介绍“工作坊”、《一张宣纸》纪录片放映以及《一张宣纸》论坛。基于对宣纸的喜爱,我怀着能学到制作一张宣纸的期望来参加此次活动,活动就在美术馆报告厅外的阶梯上开展,阶梯上摆放了十几张小方桌,每张小桌上都配备了毛毡,活动还未开始,前来参与活动的朋友们就开始抢占有小方桌的位置,都希望自己能亲自体验一把做宣纸的乐趣。

活动的第一个内容是介绍工作坊——程氏簾号小作坊,主持人向大家介绍了活动的主角衢州程氏簾号的第三代传人程宵春,主角还从家乡的小作坊带来了质量很好的宣纸,撕成小块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位参与者,让每一位感受纸张的肌理与质感,他准备了制作宣纸所需的一些材料:燎皮、燎草、檀皮、纸簾等,供大家传看。在座的所有人都认为此次活动应该是以怎样做一张宣纸为主题,我也寻思着等活动结束之后还能买回去好的宣纸使用,甚是欢喜。然而当活动开始介绍程氏的纸簾工作坊时,我才渐渐明白看似是以“一张宣纸”为主题的活动,着重点并不在宣纸的制作工艺,更没有卖宣纸的意向,重点讲述的却是制作宣纸过程中一件重要的工具“纸簾”的制作,而程宵春仅仅是一个纸簾生产手工作坊的小老板,他并不卖宣纸。

纸簾的簾字,其实是帘的繁体,由于纸簾是祖辈传承下来的工具,又是以篾丝(竹丝)编织而成,因此程氏的纸簾一直沿用传统的写法。纸簾,是制作宣纸工艺中捞纸浆的工具,程宵春将这个工序称为抄纸,大多数书画爱好者都知道宣纸制作的大概流程,却从未关注过纸簾这个工具。但正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工具,却是宣纸制作工艺中必不可少的一样,而纸簾的好坏却决定了宣纸的薄厚与均匀度,决定了宣纸的优劣。

制作宣纸纸浆所需的材料,左边两种为燎皮和燎草,是做宣纸上等材料,但现如今这种上好的材料已不多。右边两种材料都为檀皮,白色的是用工业碱蒸煮加工过的。上好的水源与胶加之上等的燎皮、燎草做纸浆,再使用适合的纸簾,有了这些材料才能做出上好的宣纸

程宵春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以打簾为生的两代人,而作为程氏簾号的第三代传人,程宵春却没有以打簾为主要营生,他白天是当地化肥厂的尿素装袋工,业余时间则与父亲和一家人共同制作自家的纸簾。尽管他并非正式的“非遗”传承人,甚至连全职的手艺人都算不上,但在他看来,市面上的手工宣纸在以速度为第一位的当下社会中,传统工艺丧失殆尽,真正以传统工艺打造的宣纸寥寥无几。而优质的纸簾是需要手工将一根一根的篾丝编织起来。

纸簾的外貌颇似小时候家乡门檐上悬挂的竹帘,而纸簾要比竹帘的制作工艺精细的多。做纸簾上等的材料为苦竹,将制作纸簾的竹子削成编织所需的形状,竹子的表皮被称为篾青,竹子表皮以里的部分为篾黄,将篾青与篾黄分离开,取篾黄来做编织纸簾的原材料,按照一定的尺寸再将篾黄分离成一根根的篾丝,将篾丝的头部削尖,穿过打了孔的钢片,用钳子将篾丝夹住抽出,这样一根篾丝便做好了。无数根篾丝经过这样的处理,粗细、尺寸便统一了。细细的篾丝比做针线活儿用的棉线还要细,轻轻一吹,随微风有弹力的摇摆。接下来便是编织,传统的纸簾编织,一张丈八的纸簾需要三个工人来完成,将篾丝放在每个人面前的竹筒中,竹制的吊坠带着经线上下翻飞,固定住一根根篾丝,便有了“上有下有”的吉言。程氏将这种需要人工劳动力的编织方法进一步改进,借用了织布机的原理,用机器控制经线,人工编织篾丝。纸簾编织完后还要经过打磨、刷大漆(生漆)、挑纸(清理缝隙)、局部修整等种种工序,一张真正的纸簾才算完成。有的客户需要纸上显示特定品牌水印,这就需要在纸簾上绣好品牌图案,用带有图案的纸簾抄出来的纸张上自然会留下水印。做好的纸簾在光的照射下,油亮油亮。

单单一张小小的纸簾就需要如此繁复的工序,程宵春调侃地说:“抽篾丝这种工作被称作‘水头工’,以前都是妇女来做,现在妇女都讲究人人平等,都不愿意干这种活儿了,可是在化肥工厂妇女就不讲人人平等了,重活累活全是男人干……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也不多了,也都快‘灭绝’了。”工序繁复、劳动力需求大等也许就是传统的手工艺渐渐消失的原因。好在现在程氏改进了打纸簾的方法,打纸簾的整套工序也仅仅是程宵春的父亲、母亲以及他和妻子四个人就可以完成。

程宵春正在清理纸簾的缝隙。纸簾编织完刷大漆之后,纸簾缝隙中会存有碎屑,程宵春用工具将缝隙清理透彻,此步骤为挑纸

如今程宵春收了名徒弟谢巍巍,他们不仅是师徒关系,他们以前是工友,现在也是好朋友,徒弟甚至比师父还要年长一些。成为真正打簾的学徒,需要跟师父学艺至少8年方可,如今年长于师父的谢巍巍还不能真正着手打簾,但他学习了打簾的流程,目前师父将传授他如何辨识原材料以及好的纸张放在了第一位。师徒二人对打簾这门手艺即将绝迹,不能继续延续下去而困顿,未来的继承人怎样去寻找,或是谁又能自告奋勇的尝试去传承这样的手艺?然而程宵春并不想把这门手艺传给自己的儿子,他给儿子起名程书浩,可见他对儿子寄于厚望,希望儿子将来好好读书,不再像他们这三代人一样做这样辛苦的手艺。现如今师徒二人想做一些事情,他们计划着把这宣纸制作工艺上微不起眼的纸簾的相关知识介绍给大家,他们还计划着未来每年都自己做一些真正的燎皮燎草的宣纸,也许他们还计划着筹办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将与宣纸有关的所有工具、材料、流程以及各地方上好的宣纸聚集在一起,为传统文化的保留献出一份力量。

人们对传统手工艺中微不足道的工具、环节持有一种执念,希望它得以延续,程宵春师徒如此,清华美院“清影工作室”的师生亦是如此,他们用了四年的时间,与程宵春同吃住,记录下传统纸簾的制作过程以及传统手艺人的生活、工作与手工艺之间故事。最终剪辑成89分钟的纪录片,清晰的表现了这极其微小的纸簾,却有如此大的作用。当这门手艺在世界上真正失传的时候,从影片中我们或许还可以探知一二。纪录片导演雷建军说:“传统手工艺渐渐在消失,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记录下来,深入观察传统宣纸手工艺走向没落的内因。我们也在以这样的方式寻找能将手艺传承下去的人,希望让所有从事传统中国绘画的艺术爱好者能用上好的宣纸。”

“一张宣纸”活动结束之后,工作人员与程宵春离开美院,有学生追上前去问在哪里才能买到好的宣纸,而程宵春边走边摇头说:“现在哪里还能买到真正好宣纸啊!”他的话语中带着多少失落感,却随后又转身回来对那位同学说:“我告诉你个方法,买纸的时候不要问有没有好的宣纸,只说我要好的书画纸。”说完转身离去。从他的背影中,我们体会到了影片中纸簾手工作坊的起起落落,看到了作为一个传统手工艺人同时也是一个化肥厂装袋工人的生活状态,也体会到他在喧嚣社会中从容的一面,看到了一个手工作坊手艺人的朴实与笃定。美院举办的活动也给很多人带来极大的启发,宣纸优劣的辨别,纸簾的重要性,但我认为更多的是人们对传统手工艺即将消失的自我反省,以及怎样去保护与传承。

06/微展览

猜你喜欢
程氏手工艺手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苏东坡的母亲
老手艺
最贵的不是手艺
新安医家程原仲辨治郁证经验探析
《豫》卦释义
《寻找手艺》让“手艺”文化走红
老手艺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