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木雕造型与材料研究

2016-06-28 08:28杨泽银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造型雕刻材料

杨泽银

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徽州木雕造型与材料研究

杨泽银

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徽州木雕艺术历史悠久,形式与内容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元素,带有鲜明的徽州人文气质特征,其丰富、个性的审美意识赋予了人们美的享受。徽州木雕应用广泛,常用来装饰建筑构件、家俱和日常用品,其造型艺术形式变化多样,题材内容表达较丰富,雕刻艺术家常选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诸如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物山水类、花鸟虫鱼类、家禽山野类、文字器皿类等作为表现对象。徽州木雕优秀的造型艺术与材料的应用关系密不可分,良好的木材会赋予木雕造型充分的发挥空间。徽州木雕造型艺术的实现需要优质木材作为载体,不同特性的木质材料语言表现出不同的精神价值和不同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徽州木雕;材料;造型;雕刻

木雕装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带榫木构件、拙朴的鱼形器、厚重的木鱼、木质剑鞘等。西周初期,房檐下椽木已采用动物骨头、天然玉石、蚌雕等装饰。《周礼·考工记》记载:“攻木之工七,轮、舆、弓、庐、匠、车、梓”,其中匠人专为营造[1]。在徽州古建筑上,木雕物件与木构架紧密结合,雕刻者对各物件的造型及木材本身的质感进行匠心别致地雕琢,使建筑和装饰艺术之美紧紧相扣,从而协调统一、严谨美观。除此之外,徽州木雕还广泛应用于家具和日常用品上,造型精巧,手法多变,富有故事性。

1徽州木雕的主要造型

徽州地理环境优越,盛产木材,为徽州木雕提供了丰富材料。徽州木雕多用于古建和家具以及日常用品上的装饰,其造型变化多样,题材广泛,涉及花鸟鱼虫、家禽山野、人物山水、文字锡联和回纹博古等。根据现存的作品,可将徽州木雕分为以下三类。

1.1人物造型

木雕创作的内容和选题较为广泛,常见以人物为主的造型有民俗风情、神话传说、宗教故事、社会文学、民间戏曲、名人轶事等题材。其中,传统的神话传说题材有老百姓喜爱的“和合二仙”“八仙过海”(图1),《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猪八戒娶亲”“三打白骨精”“观音渡海”“瑶池琼会”“麒麟送子”“刘备招亲”“闹元宵灯会”“福禄寿”和“郭子仪祝寿”“麻姑祝寿”“抬角戏”等,无不体现着徽州人民传统的生活观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励志忠孝的名人轶事题材有“岳母刺字”“封股疗母疾”“卧冰取鱼”“戚家兵”“民族英雄像”“杨家将”“苏武牧羊”“周仁献嫂”等。

图1 八仙过海

1.2飞禽走兽造型

以花鸟、动物、树木图案为内容的木雕造型有凤凰、鸡、鸭、鹅、狮、腾龙、象、虎、麒麟、鳌鱼及猪、马、牛、羊等,还有徽州特有的四不象;表现吉祥如意的有“喜(喜鹊)、候(猴)、禄(鹿)、封(蜂)”以及“喜事连(莲)年”“鹿鹤同春”“喜鹤登梅”“三羊开泰”“岁寒三友”“五蝠捧寿”(图2)等;还有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象征高雅富贵的牡丹,寓意健康长寿的桃子等。

1.3山水造型

图2 五蝠捧寿

以徽州木雕来表现山水的有黄山、新安江的风光,如:“黄海(山)云涌”“黄山松涛”“白岳飞云”“大屏积雪”“彰山叠翠”(图3)“寿山旭日”“碎石滩头”“石洞流霞”“龙尾山色”“太白湖光”“孤峰盘翠”“烟云铺海”“双桥夜月”“青萝线天”“松萝雪斋”等具有各地的沿岸风光。

图3 彰山叠翠

2徽州木雕的材料属性

材料是雕塑造型的载体,雕塑艺术与材料密不可分。创作木雕作品就应选择合适的木质材料。徽州木雕与其他雕塑艺术一样属造型艺术,而造型设计又与材料密切相关。木雕艺人在创作木雕作品时,通常根据所要表达的题材和内容选择木料进行雕刻,以充分地表达题材的艺术意蕴。

木材的质感温和,色泽优美,清纯芳香,具有良好的触觉、视觉和味觉效果。在雕刻打磨过的形体起伏的表面上,木材的材质纹理可产生非常丰富、美丽的纹理变化,充分利用材质这种天然的色斑和肌理可以获得独有的艺术表现特性。创作徽州木雕,创作者首先要考虑选材。选材时,创作者要根据创作题材,选择具备相应特性的材料。木材的材质有疏有密,有软有硬。像樟木、松木和银杏目等属于松软的木质,雕刻容易,适宜于雕凿形象简练概括、结构造型简单的创作。该类木材色泽较轻,创作者常常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其质感。像红木、花梨木和紫檀木等属于硬木,其木质坚韧,纹理细密,切面光滑,色泽光亮,质感优良。具备这些特性的材料适宜于创作结构造型丰富、玲珑剔透、细节表现充分、可精雕细作耐琢磨的作品。而且硬木质感好,在雕刻过程中不易轻易断裂折损,易保存,属木雕的上等材料,雕刻成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这类材料的缺点是质感密而硬,雕刻费功夫,且价格不菲。另外,像香椿木、松木、水曲柳等木材,木纹突显,变化丰富,视觉艺术感强,且具有趣味性,雕刻创意时可灵活处理,巧妙安排。

一般来说,木材固有的丰富纹理会随着雕刻造型的起伏面而产生流畅而又有动感的变化,极富艺术装饰性。总之,只要不是朽木,一般的木材皆可以用来雕刻,但雕刻创作者会视具体情况,权衡利弊,灵活选择木材,以充分地表达主题,同时给人以美感。

3徽州木雕的常用材料

根据笔者对徽州木雕现存作品的研究,发现徽州木雕使用的木材种类繁多,但以下几种最为常用。

(1)香樟木:徽州的樟木资源非常丰富。樟木材质粗犷,纹理细密优美,颜色有灰、黄、红褐色,同时具有良好的色泽感一定的香味,不易虫蛀,不易变形,是徽州古建筑、家具和雕刻构件采用最广泛的木质材料,属于木雕创作中的上等材料。

(2)紫檀木:人们常常称作“红木”,呈棕紫色,产于亚洲热带地区。紫檀木木质料坚质密,凡是创意丰富、需要精雕细刻的作品大都选用此类木材。雕凿后,若再高度抛光上腊,颜色则呈黑玉色,极显沉稳且美观。紫檀木属于上等的名贵木材,多应用于高档工艺品。

(3)银杏木:常常称作白果木,产于我国大江南北,分布十分广泛。银杏木质地轻软,纹理细密,外观与黄杨木相像,呈浅黄色,经历时间越久,色泽越深,且不易变形,属上乘材料,适宜于雕刻玲珑剔透、造型丰富、线条繁密的作品,尤其适宜于创意木雕,如浮雕类和大方简炼型的圆雕类等。

(4)檀香木:产于东南亚一带,质地较坚、有韧劲,纹理细密优美、变化丰富,呈灰黄色,稍带点绿,久放则色泽加深,愈发有厚重之感,且具有极妙的香味,久嗅之对身心都具有理疗作用,属于名贵木材,适宜于雕刻各类高档艺术品。

(5)楠木:产于我国南方,因其自身具有波浪形态的木纹理并且呈金丝光泽之美,人们常称之为“金丝楠木”。其特点是材质较松软,纹理较细密,色泽呈灰褐色兼带绿色。通常分为三种:一是金丝楠木,其木纹里有金丝纹,更为奇妙的是有些楠木材料呈现天然的人物、山水或其他意象的纹理画面。这种材料较为难得,是楠木中较好的一种。二是香楠木,呈灰紫色,嗅之具有清香之味,肤质纹理也非常丰富、美观。三是水楠木,其木质较软,适宜于制作家俱,如室内柜子、箱子和书架等,也可用来雕刻精美的物件,装饰柜门或作为文房用具,更适合雕刻简洁概括的作品和仿古作品,有古朴之美。

(6)黄杨木:产于我国南方,较名贵,属硬木类,呈黄色,观之有象牙之感。其材质较坚韧、坚实、致密,纹理呈细致、均匀之态,可用来雕凿造型复杂、题材丰富、需精雕细凿的彰显细节的作品。若雕刻以后,若再经过抛光、上腊处理,则能得到极其理想的艺术效果。

(7)松木:松是一种针叶植物,材质呈淡黄色,嗅之具有松香味,年轮界线分明,树脂道多、呈条纹状,纹理粗放但具有线条的美感,有一定的趣味性。其缺点是节疤多、木质软、含水率高,故易开裂、变形,不易自然风干、不易加工。雕刻前需要做烘干、脱脂等人工处理,一般适合于雕刻忽略细节的简炼概括的或抽象类作品。

总而言之,与石材、砖材等硬质类材料相比,木材是最易切割的雕刻材料。木材的种类繁多,自然形状丰富多彩,肤质、表皮呈现出各种不同视觉美感,而且具有变化微妙的自然纹理。从事徽州木雕的雕刻家在进行创作时,应懂得“因材施艺”,充分认识、了解所的选木材与自己的创意表现之间的关系,细心揣摩所选木料的质地、形态、纹理以及色泽等木质独有的特性,合理选料,巧妙安排,从题材的选取到材料的选择再到雕凿,应充分体现作品对象的整体统一美、装饰造型美以及木材自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美,集各种美的因素于一体,力求达到完美的雕刻艺术效果。

4徽州木雕选材与艺术造型

材料语言始终存在于雕塑艺术之中[3]。对徽州木雕材料的认识,是基于对一种动态造型方式的肯定,集中体现了木雕造型与材料密的统一性。客观的材料,主观的创意雕刻,体现了自我主体对客体的再思考。一方面,记录了艺人与材料的对话;另一方面,将其美学思想转化到木雕中,承载着徽州传统文化。徽州木雕造型语言的表现就是对徽派美学的认同。在艺人与材料对话中,艺人挖掘木质潜在的灵性,巧妙利用材料的自然特性,使木雕艺术表现出独特的内涵,即表现出对徽州古典美学中“托物言志”“缘物寄情”的物我互生的审美体验。徽州木雕形式多样,造型各异,既为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的材料,又为艺人们提供了多元化的造型表达形式。

在木雕艺人眼中,木材是一种媒介,在木雕艺术审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徽州木雕的形象、造型就是借助木质材料直观呈现的。就徽州木雕材料与造型的关系而言,民国时期就曾受美术界的重视,那时的雕刻家们基于徽州传统文化与地方民俗精神,对这种关系也作过一些有益的思考与探索,并取得许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后人更深入地研究古徽州木雕的造型和材料提供了提供丰富的素材[4]。其实,数千年来,木雕造型与材料之间关系是随着木雕造型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的,但这种变化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比如,徽州木雕的选材和造型受徽州地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发展,材料与造型之间的关系不断拓展,当然这种拓展是带民族特色的,是有传承性。可以说,这是雕刻家对所表现对象的负责,是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尊重;这也是徽州人民对人文思想、社会意识和崇拜信仰的体现[5]。

5结 语

徽州木雕早在明初就已成规模,其取材多为樟木、银杏、楠木、红木等,创作题材和内容较为广泛,有以人物为主表达宗教神话、民间传说、文学故事、社会生活、唱本戏曲、名人轶事的,有以山水来表现徽州美景的,还有以花鸟等动植图案表达徽州人民的美好愿望的。无论何种题材,其造型都是由具体的材料雕刻成的。徽州木雕是艺人们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出一定的造型,凭着精湛雕工雕刻而成精美的艺术品,它反映了徽州的乡土风俗和独特的艺术品位。作为审美对象的徽州木雕,雕刻艺人在作品构思、雕凿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材料、造型和审美之间关系,这样,材料与造型才能为木雕创作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北京艺术博物馆,安徽博物院.神工意匠徽州古建筑雕刻艺术[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4:32

[2]李飞.中国传统木雕艺术鉴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3

[3]鲍义来.徽州工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26

[4]马慕良.木雕图案[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37

[5]李飞,钱明.中国徽州木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31

(责任编辑:刘小阳)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6.05.024

收稿日期:2016-02-12

作者简介:杨泽银(1976-),安徽宿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雕塑造型。

中图分类号:J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6)05-0088-03

猜你喜欢
造型雕刻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On art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雕刻时光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材料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