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在华找人才像寻针

2016-06-29 07:49
环球时报 2016-06-29
关键词:文成青木德国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6月28日文章,原题:寻找中国的针 29岁的刘文成(音)毕业于一所精英大学的工程专业。他的首个雇主是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一年半后,他换到同在上海的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只呆了一年,他又跳槽到英国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

对在华的德国分公司经理们来说,这是在世界最大市场的一个关键问题——德国经济要在华取得成功的最大障碍,不是与中国企业的不正当竞争,也不是缓慢的中国互联网速度,而是“找到并留住人才”。

如今中国经济增长减弱,“德国制造”销售也不再持续增长。这种情况下,德企需寻找到更好的员工。上海猎头米谢艾尔·梅德尔说,“如今企业需要具有创造性、性格坚强、身体强健并有一定个性的人才。”但中国的教育体系尚未培养出足够的优秀人才。

同时,专业人才对企业的要求变得很高,不仅要职位稳定,自己感兴趣,还要有高收入和发展前景以及赴海外工作的机会。这对在华的德国中小企业来说,更是难题。一些企业认为,中国年轻专业人员的期望与技能之间存在差距,很多要求“不切实际”。

许多德国公司正另辟蹊径吸引人才。比如,有公司参与重建四川大地震被破坏的学校,以慈善举动留住员工。但刘文成怀疑此法的效果。专家认为,长远看,德国公司在中国解决人才问题,只有一种方案:从一开始培养员工,给予他们从下向上的职业阶梯,就像在德国一样。▲(作者亨德里克·安肯布兰特,青木译)

猜你喜欢
文成青木德国
时隔二十年,如何重返“人世间”
背诗学写话
三千世界
“梦梦”“娇庆”德国行
三千世界
三千世界
青木昌彦 因病离世
钱包,快跑!
“导游”手帕
新中国科技60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