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开发模式探究

2016-06-30 05:05赛颖颖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沙河注意问题文化传承

【摘 要】 本文以陕西省周至县沙·沙河为切入点,探讨了文化传承视野下西部文化产业开发模式问题。认为文化产业开发应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更好地展现当地的民风民俗,注重长远性、整体性开发,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并注意加强政府的扶持、体制的完善和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开发;沙·沙河;模式;注意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文化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在地理位置划分上,东部地区在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以人才、金融、科技为依托,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集团。中部地区结合自身文化资源发挥地方特色,江西景德镇陶瓷、河南少林寺武术、山西和安徽戏曲等民间文化产业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西部地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环境、多彩的民族风情等优势使得西部地区有条件发展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虽然存在资金匮乏、技术不够、人才缺失等不足,但是相较于东部和中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12年西安市实施以5引水工程、7湿地、10河流为主的“八水润长安”工程,拟打造以水为主线的生态西安。周至县沙河作为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开始发展生态产业,提出了“沙河经济带”建设规划的构想,县政府启动了县城新区建设,将沙河规划为新区生态景观核心,分期实施沙河治理改造工程。又以秦岭为背景,突出生态特色以及厚重的民俗文化特色,意在将其打造成西安周边县城最具魅力的旅游、文化活动和娱乐中心,关中民俗文化和农居文化的体验中心。这种集生态、旅游、文化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中可谓独树一帜,既符合了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的宗旨以及西安市的整体规划,又能带动周至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谓双赢。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学界对于文化产业开发的研究也逐步展开,主要集中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和必要性的研究,学者将关注点放在了文化产业模式、政策环境、动力机制、文化市场等几个方面,并作出了先探性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文化传承的内涵与理论的研究。这方面,主要是关于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传承的内容。[1]二是研究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有多种主张,包括促进论、互动论等。[2]三是关于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研究,个例实证是其主要内容,如赵世林,陈桂波等以云南歌舞为着眼点,提出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到文化资源的脆弱性和较低的社会发育度,进一步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促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3]

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进行探讨,以陕西省周至县沙·沙河做为着眼点,通过实地调研,并运用多种手段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成果、不足以及产生不足的原因,结合周至县沙·沙河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探讨文化产业开发应注意的问题,希望为陕西省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发挥陕西省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

一、陕西省周至县沙·沙河开发现状概说

沙·沙河景区经过了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也有一些不足,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得出景区发展的现状如下:

1、周至县沙·沙河现阶段发展呈现的特点

第一,水无处不在。景区依托沙河发挥水资源优势,旨在建立一个以水系景观为核心的主题公园,相应的设有喷泉、瀑布、流水等景观,不仅增添了旅游娱乐的趣味性,也满足了游客的亲水情结。

第二,民俗民居等怀旧景观。建设关中农居院落文化节点有很多,大多是复原关中地区的各种不同风格的关中农家建筑、其中摆设各种农具和家具,有手推磨、碌碌井、铡草刀等。既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历史文化遗产,又成为互动性极强的怀旧景观,方便游客了解关中民俗文化、农居文化。

第三,多样性的历史文化资源。沙·沙河景区的主体沙河是发源于秦岭骆峪的一条古河,原名为骆河,下游流入黑河,是史记中有记载的一条河流,养育了包括老子李耳、财神赵公明、文字之祖仓颉、儒学大师李颙等历史名人,更是诞生了汉武寻仙、白居易写长恨歌等历史典故,周至县以世界级非遗项目集贤鼓乐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是周至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周至县政府部门在开发过程中密切关注开发情况,县长杨向喜定期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发展方向,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政策支持。这种将文化、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建成全开放式的生态湿地公园的做法也吸引了陕西省其他县市到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借鉴经验。但是景区目前还是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并没有完全建成,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显现出来,我们通过景区的游客调查、采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2、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其存在的不足

我们在沙·沙河景区调查了120余位游客,其中男性占40%,女性占60%。年龄层的分布为16-25岁占33.3%,25-35岁占30%,45岁以上占16.67%。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他们对景区的整体感官主要集中在水资源等自然景观,餐饮、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人文景观方面。

自然景观。沙·沙河景区拟在打造成具有生态水景的旅游胜地,游客们来到沙河主要目的也是想要体验流水与亲近自然。在调查中,大部分的游客都觉得景区的绿色覆盖率高,整体环境好,能够体验到区别于城市的绿树流水。但是仍有13.33%的游客提出要加强景区的景观建设,还提出河道内的设施较少,沙河的水质不够清澈有待改善。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现在沙河河道内,设有具有关中特色的游船,但是游客对其兴趣并不是很大,除了物价的原因,我们认为水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开发的河水流动性不是很强,大多是与上游正在建设茶坊消费区有关,下游的河流还在开发中,两岸的绿植都还没有发挥其作用,因此游客的满意度会有所降低。

基础设施。在调查中有78.33%的游客都是通过自驾的方式来到景区,其中有一些游客反映停车场过小,还有16.67%的游客提出交通设施需要改善。20%的游客认为饮食物价过高,饮食没有特色,餐饮环境较差。10%的游客认为住宿条件有待提高。可以看出,现在的沙·沙河景区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对交通条件不满意的人群集中在16-25岁这一年龄层,他们大多坐旅游客车来到景区,可能会消耗很长的时间,从而降低满意度。现在景区的饮食主要是在露天的餐桌,吃的大多在各个景区都会有的面食,缺乏一些周至县特有的饮食,因此游客用餐体验会打折扣。另外,在45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他们提出,景区的斜坡较少,老年人游览的时候会不方便。

人文景观。调查中,51.67%的游客不止一次来过景区,在这些人群中,56.67%的游客认为景区的变化是民俗项目更加丰富,文化氛围更加浓郁。而初次来到景区的游客提出,景区还需要加强人文景观的建设,可以见得,沙·沙河景区的人文景观正在逐步建设,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沙·沙河景区拟在建设三类建筑,分为临街小商铺、四合院、二层商铺,其中临街小商铺已经建成,四合院和二层商铺正在建设中,相信随着建筑的丰富,景区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景观也会得到改善。

从以上方面中可以看出,游客在景区内对于生态、旅游、文化三方面的体验有赞美但也有不满意之处,在游客的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景区呈现出来的状态与最初的规划仍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景区的发展初衷和发展规划以及实际情况,依据政府对景区的调研情况,对景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二、文化传承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周至县沙·沙河景区开发的定位是突出生态特色以及厚重的民俗文化特色,将生态、旅游、文化三种要素结合,从而推动生态产业、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我们认为,生态、旅游、文化三者在产业模式中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并实现良好的结合,才能实现产业的成功开发。其中,生态部分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外在体验,吸引游客来到景区,文化部分为游客提供深层次的精神体验,让游客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景区,体会当地的文化。这两部分的完美结合才能加深游客对景区的整体印象,促进景区旅游的长远发展。沙河在开发前曾污水横流,到处堆满垃圾,现在的景区内生态环境较开发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从游客们的满意度中也可以看出,环境的优美是吸引他们来到景区的主要动因。但是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短,说明景区的文化影响力并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期效果,这对景区的持续性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找到了一个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成功案例,结合景区的实际情况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对景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的成功案例借鉴

在文化与旅游结合方面,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其发展文化产业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一是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文化资源。二是把文化产品与旅游产品相结合,建立蒙古族民间手工艺品景区、打造民俗文化一条街等。三是突出旅游当中的文化体验,发展“牧家乐”,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牧区文化。该旗又利用区位优势把文化产业向外拓展,将自身的景点景区与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包头,邻近的陕西省榆林市等地的经典景区结合起来,形成了多条线路来吸引外来消费群体。可以看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寻找到一个发展亮点是十分关键的,伊金霍洛旗文化产业的亮点就是全方位的草原文化体验,包括牧区文化、民俗文化等,以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最后向外发展成区域优势,形成了全面地发展。同样的,周至县沙·沙河景区对自身的定位是生态与民俗的结合,景区中的关中民居以及周至县特有的集贤鼓乐等非遗项目都是其发展的亮点,结合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这些民俗文化,不仅能够解决游客滞留周期短的问题,还能够进行文化传承,提高周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景区的发展。

2、周至县沙·沙河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现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省、市、县都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县作为一个行政单位,要想顺应局势发展文化产业,更多的是开发自身独有的民俗文化,并在过程中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周至县作为众多县域之一,也不例外。在发展沙·沙河景区之初,就拟发展民俗文化,所以景区内建造了大量的关中民居,如何利用这些关中民居,如何将民居与民俗巧妙地结合,形成周至县沙·沙河景区特有的亮点是影响景区今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对周至县沙·沙河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来自外省的游客很少,大部分都是来自西安、咸阳以及本地的游客,因此,景区要想长期发展就要发挥周至县优越的地理优势,改善交通条件,要为自驾游客提供充足的车位,为外地的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公交、客车服务。在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之后,他们提出,经常会有人询问沙·沙河景区怎么走,说明景区仍需要加强标识性和导视性建筑的建设。

其次,在餐饮方面,或许可以和关中民居结合,在民居中增设餐桌,这样既可以缓解露天餐饮带来的拥挤、不卫生等问题,同时可以在民居中提供特色小吃,让游客更真切的体验民风民俗。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25%的游客是通过网络、电视了解到本景区,可见在以后的宣传中,应加强在互联网以及手机App上的推广,这样才能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来到景区感受关中文化和特有的民俗文化。

再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75%的游客只花费半天游览景区,这一从侧面反映景区的娱乐设施等并没有发挥其优势,游客短暂的停留可能不会对景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景区的长远发展是有影响的。因此,可以将摆设性的磨盘、织布机改设成磨盘体验区、织布机体验区等等,能够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当地的文化。开设一些专题栏,或在景区休息区内播放相关影视资料,这样既可以供游客休息,也可以使得游客了解到沙河的文化渊源,更好地了解周至县的历史,如此提高景区的影响力。

最后,2016年3月8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桂在对沙·沙河景区进行实地调研之后指出,非遗展演能让游客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流痕,留得住文化根脉,记得住乡愁。周至县沙·沙河景区拟在打造成关中民俗文化,在周至有省级非遗项目牛斗虎,国家级非遗项目集贤古乐,这些都是当地特色的文化遗产,加强非遗项目的展示,不仅能够进行文化传承,还会提高景区的文化知名度,促进景区的发展。

3、文化产业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周至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周至县政府对景区开发的大力支持,景区也在逐步的发展,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对于其他县域文化产业模式的开发仍有一些借鉴意义。我们通过对周至县沙·沙河景区的整体分析,总结了几点文化产业模式开发中普遍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今后其他县域以及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政府的支持,机制体制的完善。周至县政府在对沙·沙河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一直在强调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发挥各自职能。当前的中国行政体制在中央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主要部门有中宣部、文化部、广电局等,地方上,各省、区、市委宣传部中多设有文化产业办公室,各省区政府中设有文化厅等等指导本省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这些部门对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有深刻的影响。所以政府部门应尽力协调相关的文化机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的开发以及文化的传承与人关系密切。现阶段在文化产业领域,人才结构中需要更加注重商业能力的培养。只有加强有关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建设,培养一批精通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才能真正的持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并且,应加强人才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进步和持续发展。

最后,利用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现在的文化旅游在全国各地兴起,如果没有创新,游客只来一次就不会再来了,这样无疑不利于文化产业的长久发展。因此,在开发前期确定一个特色,在原有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消费内容,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三、文化传承模式下文化产业开发的意义

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主要问题是总量和规模小,供需不平衡,资源优势较为分散并且定位不清晰,区域特色不明显,发展模式和战略趋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的纵深发展,限制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区域特色和定位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文化资源而定,对文化的开发亦是对文化的传承,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对于当地的文化保护、经济发展以及全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但是不同的地域风格迥异而且分布较为不均,对文化产业模式的研究要求多样化,更好的发挥区域的文化资源优势,有利于增强区域的文化竞争力,发展特色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凝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也能在此之下得到良好的传承,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改变文化产品不足和供需矛盾的现实境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逐渐的减少国外文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额,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利于促进我国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明和谐关系的形成。

【注 释】

[1]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2002(3)10-16;普丽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46-50;徐用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结合模式构建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黄龙光.民族文化传习馆:区域性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J].文化遗产,2012(1)23-28.

[2] 洪瑶.当传统文化搭上产业快车——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突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3)74-76;杜开林、赵欢春.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J].学术论坛,2011(2)164-168.

[3] 赵世林、陈桂波.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的云南歌舞演出产业[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54-57.

【作者简介】

赛颖颖(1995-)女,汉族,山东威海人,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学.

猜你喜欢
沙河注意问题文化传承
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中段划定及淮河源头研究
白沙河
抢渡沙河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