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由点及面、纲举目张的语言学流派专著

2016-06-30 22:34罗雨镓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0期
关键词:梳理发展

摘 要:本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对封宗信的《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进行了分析,认为该书体系架构上由点及面,层层推进,能够纲举目张,触类旁通,指出该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在语言学流派研究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新成果。最后简要指出该书的一些缺憾,并对未来语言学理论研究领域能够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了期待。

关键词:语言学流派;封宗信;梳理;发展

作者简介:罗雨镓(1984-),女,侗族,贵州天柱人,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2014级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2

语言学研究,是一门艰深的学问。研究者不仅需要语言学基础理论的专业知识,了解语言学和语言学理论是什么,还需要全面把握语言学发展脉络和研究路径。千百年来,无数的先驱和前行者在语言学研究的道路上筚路蓝缕,他们苦苦耕耘而收获的研究成果如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继续前行。封宗信先生《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一书,是浩如烟海的语言学研究成果中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著作之一——其在语言学流派的梳理中为我们勾画了一条较为清晰的思路。关于现代语言学流派的研究,有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张延君和贾磊《现代语言学流派》(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4年版)等专著成果,它们与封先生的专著相得益彰,前呼后应。封先生的专著为后出,虽然仅以“概述”为题,但全书处处体现了自己的独到处和深刻性——在流派的脉络梳理上更为简洁、清晰、明了,结构上独辟蹊径,由点及面,层层推进,内容上能够做到纲举目张,翔实生动。可以说,该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在语言学流派研究方面的新成果。

一、体系架构上由点及面,层层推进

封先生《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一书具有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特点,这种独辟蹊径的体系建构能够让读者对现代语言学流派的发展与理论一目了然。

从语言诞生至今,语言学一直都是一门不断发展和延续着的学科。研究语言学,不仅要审视语言素材本身,还要对学科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这一学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各种重大成就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语言学界出现的不同具体问题和各种理论观点,也才能对这门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封宗信先生编写的《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一书正如他自己所说“此‘概者,非史纲式概述,如果不算是以偏概全,至少也是一点概面”[1]。这是他个人中肯、准确而又谦虚的总结,无可否认,从点到面实际上正是该书特色和优点。

除了由点及面的特点,《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全书层层推进,能够让读者理清现代语言学各流派的理论主张和发展脉络。该书在目录安排上简明合理,这使全书显得清晰明了。以导论为起点,每个部分环环相扣,凸显出了每个章节之间的关系。全书主体共分七章,每章又分若干小节,并且基本上都有引言和小结,结构整饬,层次清晰。从导论解释语言学理论是什么开始,到“现代语言学的开端”“早期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美国描写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生成语义学和格语法”等七大部分。后设三个不可分割的附录——“思考题”“参考文献”“索引”,它们可以引导读者由浅入深而思考,并且通过文献的列举而间接提供学界研究的动向和研究成果,进而引导读者根据需要选取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经典著作进行拓展延伸学习。该书几乎囊括了现代语言学有较大影响的主要理论与流派。与其他此类研究书籍相比,该书有其自身的特点,虽为“概”述,但它的学术价值绝不可“概论”。孟庆莉这样评价该书:“《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全面地简述了现代语言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流派和他们的观点理论。作者以自己的视角简述和分析了语言学流派这门学科。本书语言通俗、材料充分,可以作为广大语言学系研究生或者教师的参考书目。”[2]这对该书的价值和功用说得很到位。尽管该书限于结构“只能围绕现代语言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概括性地介绍了它们的产生背景、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方法、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标志性著作及其影响等等”,“与刘润清教授的《西方语言学流派》相比只能是起点的起点”[3],这其间固然有作者的自谦,但对于想概略了解西方语言学源流知识的中国读者甚至是进行深入探讨的研究者来说,无疑都会受益良多。

本书的“前言”堪称全书的“眼睛”,封先生在这里介绍了该书的体例以及其理论构建的来源,也对其特点进行了概括。我们说结构上由点及面,在“前言”中就完全可以理解作者的一番苦心。按常理,语言学流派和理论的渊源有数千年历史,介绍现代语言学不能不顾及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古印度时期以及 19 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当然也少不了泱泱中华数千年来的研究传统。作者对索绪尔以前的语言学历史着墨不多,没有真正展开。在第一章导论,梳理了什么是语言学理论、辨析了语言学是否为科学、对语言学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总结,指出“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规定、描述、解释”[4]之后,直接进入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分析,该著作不是通史范畴,是断代史和专门史的范畴。作者也意识到面对如此纷繁庞大的语言学理论和流派,写任何一本专著都不能面面俱到,所以选择“概论”的形式。因为在索绪尔以前的语言学研究并未形成真正的理论和学派,当时语言学家们只是意识到了语言本身的复杂性和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性。他们往往只是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对语言提出了一些假设或者设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语言理论。综合起来考虑,从历史和流派的角度出发把它们列入该书并不合适。该书从“前言”到正文,再到“附录”实际上也是一体的。从前言可以大致了解该书,而各章节正是围绕作者的设想展开的,至于附录,也不可或缺。正如作者自己在前言中指出:“本书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的实际需要,在编写中参考了其他相关的书籍,引文和目录都提供了出处。”[5]附录既是作者严谨治学精神的体现,是研究的基础,也是读者拓展研究的跳板。这样,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语言学流派方面知识的读者可以依照引文和目录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再进行深入研习。

二、内容上能够纲举目张,触类旁通

前言和导论,封先生着墨不多,但实际上包含的信息量是极大的。它们可以使读者很迅速地捕捉到作者的主张和意图,并且结合其结构特点,把握正文章节内容,再借助附录文献深入研习,纲举目张,网络式的知识结构就可以形成。“在学习语言学理论的过程中,我们不但看到过去几十年里对语言学的科学考察中取得的重大进展,而且看到了远古到现在语言学历史的延续” [6],进而把握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和传统精髓,在融会贯通中促使语言学科学走向新的发展境遇。

该书在内容上从索绪尔开始,重点推出代表性人物。不仅叙述准确,而且持论公允。如在《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一书中,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专门作为一章来叙述的。作者在导论中也特别强调了韩礼德的理论,指出他的理论有社会学性质[7]。对这位曾经师从罗常培先生和王力先生的英国人,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其人其事,还对其语言观和理论进行了翔实的介绍。这样的篇章结构布局强调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早期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也更加突出了该理论在现代语言学理论中的地位和影响。

内容主要是比对欧美理论。第一章为导论,接下来的二三四章主要介绍的是欧洲的语言学研究和理论;最后在五六七章则主要介绍美国的语言学研究和理论。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可以说,现代语言学理论发轫和发展于欧洲,像英国的语音学研究和德国的历史比较语言研究等。这些理论和研究对美国也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虽然美国的语言学与欧洲传统有很大的不同,但二者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可否认,美国语言学在继承欧洲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例如美国的描写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具有自己的特点:实用性和科学性。他们认为,要准确描写和记录语言,必须有一套严格完整的调查分析方法。作为后起之秀的美国语言学研究,既吸取了欧洲大陆的营养,还独树一帜,最后反过来又对欧洲和整个世界的语言学研究产生着重大影响。在本书的后半部分作者用三章的篇幅详细介绍了美国语言学研究所取得成就,这不仅体现了语言学研究的继承性,也是反映出作者对美国语言学家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

总体来看,该书的结构与内容结合紧密,相得益彰。全书反映了作者广博的知识面,深厚的功底,并且对语言学学科的历史和发展脉络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前瞻性眼光。可以说,该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在语言学流派研究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新成果。

三、结语

前文提到,通过审视和梳理语言学发展历程中的研究成果,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语言学理论发展的过去、现在,实际上透过这些历史的脉络,也可以预见未来。“过去两个世纪里不同语言学流派都在描述和解释之间迂回”[8],已经蕴含作者对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当然,这本书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让读者对之有更高的期待。特别是对于近年来西方涌现出的五花八门的其他新兴学科学派,这本书未能详加介绍,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作者本人在前言中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即使只限于20世纪的语言学,也有很多东西不能在这本概论中囊括。”[9]另外,从封先生的著作里,笔者窥见,现代语言学流派充斥的只是欧美的声音,他们的立论依据和素材多数都是印欧语系。那么,对于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和广袤的汉语世界在语言学理论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独创研究体系何在?足以让华人影响全世界的研究话语权何在?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还是做争先的弄潮儿,勇敢搏击未知领域的浪涛?窃以为,不管是语言学还是其他的学科,都应该发出中国的最强音,这应该仍然是未来整个科研领域里所有中国学者的努力方向!

注释:

[1]见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前言部分,p1。

[2]孟庆莉《<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简评》,见《科技信息》,2009 年第23期,p572。

[3]见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前言部分,p2。

[4]见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第一章导论,p6。

[5]见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前言部分,p2。

[6]见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第一章导论,p5。

[7][8]见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第一章导论,p6。

[9]见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前言部分,p1。

参考文献:

[1]封宗信编著. 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冯志伟编著. 现代语言学流派 修订本[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

[3]张延君、贾磊编著. 现代语言学流派[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4.

[4]孟庆莉.《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简评[J].科技信息,2009 (23):535-572.

[5]张敏.《现代语言学流派》评介[J].语文建设,1989(4): 59-61.

猜你喜欢
梳理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自主学习 发展能力
基于活动经验的序列化知识教学策略例谈
改性涤纶在梳理过程中静电的控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