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浅析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情况及行为分析

2016-07-01 06:50刘陈希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新媒体应用

刘陈希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新媒体背景下浅析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情况及行为分析

刘陈希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伴随网络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遭受到新媒体的剧烈冲击。新媒体凭借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等特点迅速霸占了媒体领域,同时也对青少年的学习、社交行为等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对新媒体的特征进行了简单归纳,从青少年性别、年级、父母职业等方面对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情况和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新媒体;社交媒体;应用

近年来,在网络的推动下,社交媒体迅速发展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青少年心智尚不成熟,同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在社交媒体范围中,受影响最大的群体就是青少年[1]。根据我国网络信息相关部门实际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网民的数量在2015年暴增至2.77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9.6%,占整体网民的42.7%,近一半左右,依然是我国网民规模最大的群体,并且人数呈稳步上升的态势。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青少年自然成为社交网络的主力。通过调查发现,在青少年网民中,人数最多的是12~18岁的中学生群体,占到了38%左右。由于这一年龄段的群体思想尚不成熟,因此社交媒体的应用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对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情况及行为进行分析,能够帮助青少年合理、正确利用社交媒体。

1 新媒体的特征

1.1 高交互

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较为广泛包括报纸、影视、广播等,虽然向大众传播了大量的社会新闻,但是人们不能参与讨论、交流。新媒体作为网络通信手段,具备非常高的交互性,人们可以在论坛、微博上实现媒体和受众的双向交流。受众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媒体,同时也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与其他人交流看法。

1.2 即时性

当事情发生后,传统媒体才能进行报道,而一些正在进行的事情人们是无法看到的。而新媒体则正好相反,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卫星直播电视就能够将世界范围内的大小事件快速呈现在人们的眼中,而且互联网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人们将拍摄到的照片第一时间发布到网上[2]。

1.3 大容量

传统媒体向受众提供的信息形态较为单一,并且信息容量也比较小,以报纸为例,报纸能够给观众提供的信息形式只有文字和图片,而且信息量只有几个版面。而网络则不同,我们随便打开一个网页,它的信息都是非常丰富的,并且还有许多信息链接,同时人们也能够看到与此相近的议论和新闻。

1.4 区分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比较单一,属于一对一的大众传播方式。而新媒体可以把目标受众划分开来,把新闻信息区分成不同的内容板块,根据受众的需要,向目标受众传达合适的信息,更能体现新闻媒体的人性化,可以满足不同民众的需要。人们也能及时利用新媒体了解日常信息。

2 新媒体背景下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情况及行为分析

为了对新媒体背景下我国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情况和行为进行调查,本研究选取1 200名南京青少年学生为访谈对象,力图了解社交媒体与青少年之间的互动关系。根据相关调查表示,我国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比较广泛,对社交媒体的发展非常认可。

2.1 使用情况

1)使用电子产品的人群非常多。根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85%以上的青少年拥有电子设备,其中手机占比最高,达到了85%,其次是电脑,占到50%。电子设备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广泛应用为青少年群体社交媒体的应用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社交媒体被青少年大量接触。根据相关调查发现,青少年接触比较多的媒体是论坛、微博、聊天工具等新媒体,这些社交媒体应用远远超过传统媒体,而在新媒体中,占比最高为QQ/微信类社交媒体。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人际交往、发表个人意见的主要渠道。

表1 青少年接触媒体形式调查数据表

3)社交媒体是青少年通信交往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查显示,青少年应用的新媒体主要集中在社交媒体,通过对1 200名调查者的调查发现,在这些青少年中,每个人都拥有QQ和微信,使用率达到了100%。在他们的社交软件中,有亲人、同学、朋友,也有家人群、班级群。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应用率达到100%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青少年自身原因,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下长大,QQ/微信在他们看来就像电话簿,是必备的。另一方面是学校的原因。过去教师通知一些事项主要是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需要一个个通知,浪费时间。而现在大多数教师要求学生创建QQ号和微信号,建立班级群和家长群,将作业、重要事项等发布在QQ群和微信群中,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传达效果也非常好。青少年对社交媒体的过度依赖,使得社交媒体成为他们开展人际交往的主要渠道,除校园外,他们的大多数人际交往活动都是在社交媒体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聚会正在逐渐减少。

除此之外,我还对1 200名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46%的青少年每天使用社交媒体超过了4小时,只有5%的青少年每天很少使用社交媒体。

2.2 行为

对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行为进行了分析。在被调查的1 200名学生中,有100%的学生利用社交媒体中的QQ和微信与朋友、家人、同学进行交流、事项通知。在微博方面,青少年利用这一社交媒体主要关注自己喜欢的明星和周边新闻,了解喜爱的明星最近有哪些活动,了解身边发生了哪些事,对身边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论坛方面,青少年更热衷于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话题,在论坛中发表自己对某些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在论坛中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通过对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行为总体情况来看,不免让我们有所担忧。社交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社交媒体过于依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对他们开展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但社交媒体对拓宽青少年视野的积极作用也是不能否定的。

3 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应用社交媒体

3.1 利用社交媒体,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社交媒体的出现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但是社交媒体带给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也非常多。对于青少年过于迷恋社交媒体,从而影响其正常休息的问题可以通过规定上网时间、限制手机流量的方式[4]。作为学校,可以通过手机、校园网络等渠道将对青少年自身成长有利的文体信息传递给他们,同时学校还应当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比如趣味运动会、球类比赛、文艺表演等等。学会利用校园网络教育和家庭监督,改正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习惯,定期在网络上宣传社交媒体的消极后果,对青少年的上网时间进行限制,让他们少上网。

3.2 运用社交媒体,形成良好道德

社会和学校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正确的思想宣传,在思想上为青少年起到引导作用,使他们逐渐吸收正确的思想教育。相关教育工作者也要充分意识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进行调查,合理利用这些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不仅做到了教育的针对性,而且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来说,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青少年常用的社交媒体与青少年进行交流,在交谈中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了解他们的心理。这种有别于传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使得交流双方变得更加隐蔽,学生对教师放下了戒备,愿意把自己心里的话跟教师说,而教师将具有更好的引导效果。在和青少年交流时,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判断社交媒体不良信息的方法。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新媒体逐渐融入我们的社交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既有不利影响,也有积极影响。新媒体信息作为一把双刃剑,受众一定要学会利用它的优势,摒弃其中的糟粕,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便利。

参考文献

[1]傅小燕,毕涛,刘力文,等.青少年新媒体阅读分析与阅读引导——以重庆市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 (5):88-92.

[2]张学波,吕雅琼,余倩.青少年媒体素养水平实证研究——基于广东在校生媒体素养现状调查的分析[J].软件导刊,2013(4):52-55.

[3]苏凡博,邓烨祺.都市青少年群体社交媒体使用强度相关性研究[J].文教资料,2015(20):124-125.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11-0048-03

作者简介:刘陈希,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新媒体,跨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新媒体应用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