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与枪

2016-07-01 09:55张国领
前卫文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弹射击新兵连队

张国领

“枪是战士的第二生命,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它!”

一到部队,班长排长连长们都会这样告诉新兵们,可见枪在军人心中的地位,也可见枪对于军人的重要性。

第一次拿到枪是我当新兵的第三周,新兵连要练习打靶,每个新兵班发五支枪,全班十个人,由于人多枪少,练习瞄准的时候,只能把人员分成两拨,一轮三十分钟的练习时间,不瞄准的就在边上走队列。头一次拿枪,我心里怦怦直跳,虽然知道枪膛里没子弹,可它毕竟是用于杀人的武器啊。

瞄准之前班长先给我们讲了枪的结构和使用要领,记得他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枪口不准对人。所以后来我们无论拿什么开玩笑,都不敢拿枪开玩笑,仿佛那枪口里会随时飞出一颗子弹置人于死地似的。

白天用枪练瞄准,晚饭前的半个小时各班要统一组织擦枪,把枪上能拆的部件全拆下来,用洁白的擦枪布蘸上枪油反复地擦,直擦到像一尘不染的镜面一样光可鉴人方算完毕。擦枪也有很多步骤和要领,必须严格按照要领和步骤来,如果不得要领,班长会毫不客气地让你把枪部件装上,重新来过。擦枪的过程,是对枪认识和了解的过程,因为边擦枪还要边叫出每个部件的名称和用途。擦枪多了,不但对枪的零部件了如指掌,还提高了对枪的识别能力,拆装的速度也迅速加快。后来有的新兵学着老兵的样子,用一块布把眼睛蒙上,也能将枪快速地分解组合。

在新兵连,拿枪的机会并不多,只有练习瞄准和擦枪的时候才能与枪近距离接触,除此之外就只能看着班长和排长们天天拿枪了。

下连队之后,新兵又单独集中进行了一周的队列训练,分班之前举行了一次隆重的授枪仪式,连长在仪式上严肃地说:“授枪以后你们就是一名真正的革命战士了,枪是战士的第二生命,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枪在人在,人在枪在。每个人都要熟练掌握手中的枪,熟悉手中的枪就像熟悉自己的双手一样。枪上有军人的意志,军人的意志有时是靠枪来实现的,希望你们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手中的枪。”

战士发的都是半自动步枪,班长用的是冲锋枪,排长和连首长佩的都是手枪,从配的不同枪支中我明白了,枪,除了代表战士的意志之外,也是军人身份的象征。

由于从见到枪的第一眼起,被灌输的都是“枪是战士的第二生命”,我对枪的爱护的确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但天天把枪擦得锃亮锃亮的,还全部掌握了它的性能,无论谁不经我同意动了我的枪,我都会毫不留情地提出抗议。

我们连队担负的是看押勤务,每天每个兵至少要站三班哨,每班哨站两个小时,三班哨六个小时,也就是说我每天有六个小时是枪不离身的。平时的训练课目有很多也是与枪有关,射击就不用说了,从瞄准练习,到实弹射击,离开枪寸步难行;还有肩枪训练、托枪训练、刺杀训练、战术训练、三打三防训练、带枪队列训练、带枪各种姿势前进训练、方案演练、紧急集合、武装越野,就连开会、学习、看电影,都是带枪的,那时候说枪和兵形影不离并不过分。当然也有不带枪的时候,比如吃饭、下课的时候。每班都有一个枪架,不需要带枪的情况下,枪像列队的士兵一样,按自己的排位在枪架上放好,枪栓、枪托、枪口和枪背袋的朝向都是绝对统一的,可以说分毫不差。满装的子弹袋折叠好放在枪的下面,这一切和班里的其他任何一件物品一样,整齐划一,排列有序。

我们那时候无论干什么都带着枪,任何一个兵,看到他带着枪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哪个兵没带枪,倒是他不像个兵,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兵了。

兵是要扛枪的,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兵离开了枪,他充其量是一个穿着军装的普通人,和真正的战士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带枪的兵,他再好的意图,都难以实现,他再坚强的意志,都难以有效表达;他再坚定的信念,都难以帮他抵达心中的目标;他再善良的愿望,都难以让罪恶举手投降。

所以,战士白天把枪带在身上,到了晚上,睡觉前的第一件事是把枪从枪架上取下来,放在床头。通用的办法是把枪枕在头下,把子弹放在枕边。那时部队还不发枕头,就发一块白布,我们把洗过的衣服叠好用布包着当枕头,这样的枕头本身就又硬又不平整,下面再垫支枪,那种坚硬的感觉一般人想象不出来。但我们每个人都睡得很香,不是因为战士们不知道硌得慌,而是枪枕在头下,心中踏实。或叫身边有枪,心中不慌。

爱枪是每个兵的自觉行动,谁不小心把自己的枪弄出了毛病,处分是肯定的,这样的处分兵们没意见。他们清楚,战士手中的枪是用来打击敌人、保卫国家的,如果把枪都弄坏了,战士的使命何谈完成。记得有个老兵对他班长有意见,为了出出班长的洋相,他把班长的枪悄悄扔到了营房后的水沟里。这在连队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最后在强大的压力下,那位老兵主动承认了错误,把枪从水沟里捞了出来。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他这种行为的性质是恶劣的,团里还是给予他处分。为此连队还专门进行了一周的教育,主题当然是与爱枪有关的。

战士爱枪决不是把枪收藏起来,束之高阁,不摸不碰。恰恰相反,战士爱枪是把枪运用得出神入化。有一首歌中唱道: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这是对战士生活的真实写照。上世纪70年代末期,部队配备的先进武器少,训练就是战术、队列、投弹、射击和刺杀。我们连由于担负的勤务不同,对射击又特别重视,实弹射击是家常便饭,几乎每周都有一次。即使没有实弹射击,也会有瞄靶训练,大家以争当神枪手为荣。我们连长是团教导队下来的教员,教导队每天没事就是实弹射击,据说他一人打过的子弹用解放牌的大卡车可以装一车。所以他是当之无愧的神枪手,连队装备的任何一种枪,只要到了他的手里,都是百发百中。

他的这一绝活,为他当好连长起了很大的作用。连长文化低,管理能力一般,对战士没有多少思想工作,都是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果有哪个兵不听指挥,他就会把他拉到训练场上比试,比得你心服口服。他比的最多的还是打靶,无论新兵老兵还是干部战士,在枪上没人能比过他。所以,人人都佩服他。他从来不批评人,但大家对他都敬畏三分。现在想想,那时的兵是以军事能力论高低的,投机取巧的也有,但只要军事训练成绩不行,那你在连里就永远抬不起头。

俗话说惺惺惜惺惺,什么样的领导爱什么样的兵,连长就是喜欢枪法准的兵。团里每年都从连队选拔驾驶员、卫生员等专业技术的学兵,我们连选送去的都是训练尖子,这些尖子中以神枪手居多。连长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一个军人连自己手中的枪都玩不转,那他干什么都不会合格。战士枪法准,不用看,他干什么都特别认真。因为打枪讲究的是稳、准、胆大、心细、善于把握时机、关键时刻毫不犹豫,枪法里面包含着一个合格战士应有的全部素质。

拥枪的日子里,最大的感受就是责任感。手中有枪,肩上就有责任,时刻准备着冲锋陷阵,在枪林弹雨中杀敌立功,报效国家。尽管从来没有什么战斗发生,但在我的心中,总有一种今晚或是明天战争就要来临的感觉。这感觉我现在才明白,其实是一种渴求,手握钢枪的战士的渴求。如果作为一名军人,特别是手中有枪的军人,服役几年没有遇到过战争,甚至除了对着靶纸扣过几次扳机之外,再没有让手中钢枪体现出它的英雄本色,会心存遗憾,可能一生都心有不甘。

手中握枪的战士才是真正的战士,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不合格的兵。因为我到连队时间不长就被调到机关,拿起笔杆子之后,就再也没有握过枪杆子,所有对枪的记忆都是刚入伍在连队那一年的记忆。在我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一年是个很短暂的时光,可那不平常的半年却足以让我回忆一生,幸福一生,自豪一生。由于有了那一年扛枪的资本,后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可以拍着胸脯说:“我当过兵。”

今年我有幸重返我曾战斗过的连队看看,看到生龙活虎的年轻战士们,我就回想起当年的我和我们的连队,时光的河奔腾不息,军营的活力始终如一。不同的是,我在我住过的班里没有看到当年那个木质的枪架,也没有看到枪架的替代品,班里根本就没有放枪的地方,更没有看到枪。一问才知道,现在的连队,枪支弹药都是统一保管的,平时班里并不放枪。听了这样的介绍,我愣了许久不知说啥为好,看来真的是天下太平了。

回到机关后和同事说起此事,他们说这样做的不光是我的老连队,在部队是普遍现象。这又让我吃了一惊,不让战士与枪贴近,怎么能培养铸造出战斗精神呢?军人是人,但应是血性更足的人;军人有志,但首先要有无坚不摧的意志。这是军人的使命所决定的,这是军人的职业所决定的,手中无枪的军人,他的拳头再硬,不也只能在一米之内挥舞吗?

枪,任何时候都应是军人的标签啊!

猜你喜欢
实弹射击新兵连队
立正!新兵们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美军在雪地实弹射击M249轻机枪
南疆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连队经济发展调研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浅析后进连队主官的五种心态
新兵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