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2016-07-04 21:13冯芳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冯芳

摘 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是新课程的灵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行为,再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一个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伟大而又艰巨就表现在这里,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创新,教师把这种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样也是一种创新,而是一种更伟大的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师教学行为;教学行为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23-02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美好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我们农村小学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

在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通识培训和课程标准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实践中不仅要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更要懂得如何做,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上,要在转化中进一步认识理论,在转化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品味理论指导教学带来的甘甜。

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二是课程要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三是课程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要准确地理解和牢牢地把握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进而要准确地理解和践行围绕核心理念的一系列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包括:1、要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2、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5、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6、要把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7、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8、要明确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师生的发展,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只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我们才能认清课程改革的方向,才能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八种基本理念,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和深入课堂听课后的归结,我把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来抓。如何实现新课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机整合,下面是我在研究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理念一:课程要面向学生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1、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⑴密切联系学生的想像世界。⑵唤醒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⑶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2、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⑴引导学生重视对学习内容感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及规律,学会学习。⑵注意用社会的注流价值观去引导学生。

3、讲清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4、强调培养理论抽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环境的沟通。

理念二: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1、问题从学生已知引出。⑴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⑵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出。

2、提供向上攀登的“支架”。

3、围绕“锚”组织教学。

4、让学生掌握自由联想策略。

5、提供先行组织者。

6、帮助新知识找到家。

理念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1、教给学生学习策略。

2、运用问题训练单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调节与自我反馈。

3、规范合作学习的操作。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

5、改革课程教学组织形式。⑴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空。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理念四: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1、给每一个学生以同样的表现机会。⑴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交流。⑵给性格内向的孩子表现机会。⑶给学困生和待发展学生表现机会。

2、让学生们学得有兴趣。⑴创设情感氛围。⑵创设动手氛围。

3、把学生们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⑴循循善诱,以问引问。⑵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4、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⑴个体活动。⑵群体活动。

5、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⑴教师要少讲、精讲。⑵教师的讲应是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不是直接告诉答案。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索。⑷提出一个探索性问题,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6、注重过程,注重体验。

理念五: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1、确定创新性目标。⑴找创新点。⑵按教学目标理论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陈述。

2、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⑴教师要克服自我中心意识,确认师生之间的各自地位在课堂上是平等的。⑵教师要努力做到与学生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让自己的行动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并得到学生的肯定,从而维系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与学生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使得各自的教与学彼此相长,相得益彰。

3、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⑴重视每节课的导入环节。⑵重视整节课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4、鼓励学生提问。⑴尊重学生,给他们一个敢于提问题的“胆”。⑵激励学生,给他们勤于提问题的“心”。⑶引导学生,给他们善于提问题的“脑”。

5、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6、统一于过程之中。⑴统一于讨论之中。⑵统一于反思之中。⑶统一想像之中。⑷统一于情境表演之中。

7、实施以“激励和激活思维为主要目的”的学习评价。⑴延时评价。⑵“多值”评价。⑶“激励”评价。

理念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知冲突。⑴设计用原有的经验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⑵设计用原有的知识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

2、提供有利于合作交往、意义建构的环境。⑴组对方法。⑵组际交流。⑶方案展览。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⑴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⑵设疑问难,激发兴趣。⑶成功体验,稳定兴趣。⑷巧设练习,增添兴趣。

4、帮助学生制定能够达成的教学目标。⑴有选择的制定教学目标。⑵设定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渐走向教学目标。

5、教师要学会观察和倾听。⑴观察学生的表情。⑵观察学生的行为。⑶教师要倾听学生在课堂上的声音。

理念七: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

1、充分发挥教师资源作用和教师的指导

作用。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⑴要在关键点设问。⑵要在疑难点上设问。

3、恰当使用合作与交往的过程。⑴提供合作与交往的问题。⑵提供合作与交往的形式。⑶提供合作与交往的时间。

4、创造性运用教材。⑴从学科课程标准出发。⑵从学生实际出发。⑶从具体的教学情境出发。⑷从现有的教学资源出发。

5、充分利用差异。⑴尽量让学生表述与众不同的见解。⑵合作学习小组要体现异质分组原则。⑶给不同意见的人更大的展示空间和机会。

理念八:评价的本质在于促进发展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1、评价要体现教学目标的三维性。⑴知识与技能。⑵学习能力。⑶交流与合作。⑷个性与情感。⑸知识与技能学习目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⑴成长记录袋的内容不贪多求全,要有针对性。⑵记录袋中资料的收集,整理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⑶学期结束时要求教师、学生认真总结反思记录袋中的资料,给出客观评价。

3、测评要做到两个“三结合”。⑴课堂测评、单元测评、期末测评相结合。⑵动口、动脑、动手相结合。

4、采取学生、家长、教师三方协商评价法。

5、正确处理和公布分数(等级)结果。⑴对部分评价结果暂不公开。⑵将百分制考核变为“等级加评语”,并取消“不合格”这一等级,用“再努力”代替。

6、采取延缓评价的方式。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