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嵌入歌词的尝试

2016-07-04 01:07许丕龙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实用性民歌课堂

许丕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305-01

歌词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能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感和趣味性,从而营造生动的地理课堂。下面,笔者依据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就实用性歌词的整合及其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注重收集,加强整合,分门别类

1、把搜集实用性歌词当作自己的业余爱好。笔者认识到一些富含地理事物和地理信息的歌词的价值,平时利用书籍和电视、电脑等各类渠道,有目的地寻找民歌和界定民歌,把搜集实用性歌词当作自己的业余爱好和精神需求。

2、不断积累,加强整合,分门别类。笔者把整合实用性歌词当作备课的重要一环,平时就饶有兴趣地加以积累、揣摩和界定。从民歌歌词的地理性特征、歌词描写的区域范围、歌词的地理内涵、歌词的地理性生成因素等诸方面进行剖析和考量,然后细化,分门别类。本着简单明了、有效实用的原则,笔者通常将搜集到的实用性歌词分成以下四类:

(1)描写省区的实用性歌词。例如,“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歌词中有一个很明显的地理标签“阿里山”,不言而喻,这是描写台湾的歌词。再如歌曲《新疆好》中的“葡萄瓜果甜又甜,煤铁金银遍地藏”说的是新疆丰富的物产与矿产。“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哎耶” 这是内蒙古民歌《我的天堂》。

把描写同一个省区的实用性歌词合在一处,注明省区,贴上各省级行政区域的标签,以备上课时选择。

(2)描写区域的实用性歌词。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种类多,气候复杂多样,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每个地区的地形不一样,气候种类与特征也不一样,在生活与劳动中的感受肯定不同,酿制出的歌词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都不会相同。我国北方民歌大多高亢粗犷,南方民歌细腻婉转,这与南北方的气候不无关联,教师要能区分出歌词属于哪个地区。例如,《在希望的田野上》中的“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是北方地区的地理元素,北方多旱地,高粱的种植面积较大;“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通过“蓝天白云羊群”等地理元素,读出这两句歌词描写的是内蒙古草原的美;“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这里描写的是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3)刻画自然风光的实用性歌词。大自然的许多地理事物都是人们崇拜和赞美的对象,人们对它一方面撷取和依赖,另一面赞叹和描摹。比如,山川河流、原野雪域等自然风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选自歌曲《长江之歌》;《亚洲雄风》“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是描写亚洲山川河流等地理事物的歌词。大多数民歌都有反映自然风光的歌词,有的比较散,有的比较浓厚,这需要遴选和积累。

(4)讴歌传统文化的实用性歌词。如《泼水节》的歌词“为了那神往已久的传说,晶莹的水飞溅最美花朵。跳起依拉贺,敲起象脚硭锣,纵情,我泼你泼我。”传神地刻画了泼水节中的喜庆场面;山西民歌《绣荷包》“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那春风摆动,杨呀杨柳梢。三月桃花开,情人捎书来;捎书书,带信信,要一个荷包袋。”那春暖花开、情思涌动的画面从歌词的字里行间跳了出来;“高原红,美丽的高原红,煮了又煮的酥油茶,还是当年那样浓。高原红,梦里的高原红,酿了又酿的青稞酒,让我醉在不眠中。”一首《高原红》唱出了藏民美如青稞酒的心声。

特别指出的是,在搜集和整合实用性歌词时,一定要注重歌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歌词的含义与教材的内容要衔接,做到精准勿滥。要寻找歌词中有明显地理特征的关键词,在每一首歌词的前缀添加主题词,后缀部分注明适用的教材和章节内容,最好细化到课本的页码。

二、把实用性歌词有机地嵌入初中地理课堂中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适时有机地嵌入歌词教学,既教授知识,又增强课堂美感,提升地理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但不可多用,更不能乱用。笔者在二十余年的课堂教学中,经过不断地探索和试用,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把歌词嵌入课堂的方法。

1、引领式运用。演唱一两句实用性歌词,见好就收,引入新课。例如,在《高寒的青藏高原》这节课,采用“歌词+设问”导入式教学。先声夺人、声情并茂地演唱《天路》片段“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然后设问:天路是指什么工程?学生答:青藏铁路。为什么叫天路?学生答:因为海拔高,工程艰巨。学生感到新颖、好奇,一下子激活了兴趣,省时有效,也为后面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2、营造气氛时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若逢酷夏下午的首节课,学生很容易打盹或分神。此时,嵌入一两句歌词会使整个课堂如雨后的天空清新起来,学生的情绪也活跃起来,能够把学生的思绪拽回课堂,有利于师生、生生交流。例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节课正值下午的第二节(第一节是体育课),在上课的中间时段,有些学生犯困,有的学生分神,此时根据教学情境,唱出几句“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黄土地的儿女, 跟着那太阳走。” (这是民歌《西部放歌》片段。)之后,学生睡意顿消,课堂上有了生机。

3、拓展时运用。民歌是一种文化元素,民歌文化最根本的特质就是它的乡土性与地域性。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就有专门的民歌文化介绍,如秦腔、信天游等,为了拓展、延伸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更浓厚的民歌兴趣,可以搜集与补充全国各地方的民歌,最好上一两节以民歌为主题的趣味课。譬如东北地区因为冬季气温低、无霜期短、黑土地肥沃,农民春秋忙,冬闲时间长,百姓在冬闲时间享受民歌,这就是“二人转”等民歌文化形成的时空要素。民歌文化的介绍要与课本内容相衔接,要遴选那些地理元素较丰富的民歌,最好是初中生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民歌。

4、归纳时运用。现在地理归纳不拘一格,笔者经常运用实用性歌词归纳一节内容。例如,笔者在讲授完四大地理区域后,就用实用性歌词编写了一道连线题来归纳本节的知识点。

A.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西北地区)

B.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青藏地区)

C.五谷里的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北方地区)

D.阿哥好比芭蕉叶,阿妹就是芭蕉心(南方地区)

总之,在课堂中采用的实用性歌词,需要精心择取和加以修剪,能短则短,能精则精,内涵要到位,对应性与说明性要强。不同的歌词意境若相同,要精选与合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课堂教学要巧用、妙用,以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感和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

猜你喜欢
实用性民歌课堂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甜蜜的烘焙课堂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美在课堂花开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