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浆

2016-07-05 02:04郑培凯
爱你·心灵读本 2016年11期
关键词:辣油店名豆腐脑

郑培凯

在大陆,常听朋友说起永和豆浆,语气里充满了景仰。跟小朋友说到麦当劳或肯德基一样,他们以为“永和”是家百年老铺,传承有序。

其实“永和”本来不是店名,而是地名。川端町之南就是新店溪,溪上有座单行的川端桥(后来改名为中正桥),过了桥就是乡下的永和了。我在1960年迁居永和,亲眼目睹了这一带豆浆店发展的过程。

在20世纪50年代,国民政府迁台,大批人逃到台湾,也带去了大陆的饮食习惯。

后来政府整治了新店溪,拓宽了中正桥,人们也逐渐搬迁过河,形成了繁荣的永和镇。靠近桥头之处因为是交通要冲,也就出现了好几家卖早点的豆浆铺,一家叫中国,一家叫世界,一家叫国际。我们那时笑说,再开一家就该叫宇宙了。三家竞争,烧饼油条愈来愈好吃,豆浆也愈香醇。

不过,早期没有一家用“永和豆浆”作为店名的,因此,它连50年老店都算不上。

香港人喝豆浆(亦称豆乳、豆奶)、吃豆腐花(亦称豆腐脑),一般都加糖,入口甜丝丝的,柔腻滑润。特别是在暑热时节,喝杯冰豆浆,吃碗冻豆花,入口即化,清爽过冰淇淋,几分灵气进入内腑,真是一大享受。

华北人喝豆浆吃豆腐脑一般也加糖。长江流域却有不同的吃法,加酱油和麻油,甚至加醋和辣油,还加佐料,比如虾皮、葱花、紫菜、榨菜末等。

说到咸豆浆,最好喝的在台湾。一碗咸豆浆上来,洒上半勺辣油,调羹翻动几下,然后看豆漿逐渐凝聚起来。碗中热气腾腾,喝上几口,觉得头顶冒汗,五脏六腑也有一股暖流通过,熨得平平顺顺的。

喝咸豆浆得放辣油,而且不止三两滴,得放上半勺才过瘾。尤其是大清早,那半勺辣油溶在豆浆里,绝对有提神补气之效。香港人流行的说法则是排毒养颜,驱除昨天仍然残留在体内的烦忧恶气。

大陆的咸豆花不错,但咸豆浆难以入口。我走南闯北还没喝到一家咸豆浆是像样的,若要正名,应当叫作“咸豆水”,以免侮辱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豆浆。

(摘自《品味的记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胡虫虫)

猜你喜欢
辣油店名豆腐脑
鞋类店铺名称语言考察——以株洲南大门负一楼店铺为例
有一种甜
“追凶”记
不要让别人吃亏
从网店名看电商文化传播
“奇葩”店名何时休
一碗豆腐脑
店名“错”字多
家传豆腐脑助留美学子致富
关于龙虾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