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城市群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2016-07-05 04:20吕冬娜史晓萍李艳彦
中国市场 2016年25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城市群京津冀

吕冬娜+史晓萍+李艳彦

[摘要]城市群建设的标志是城市区域空间组成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域形式,是城市化建设到达一定水平的产物,是21世纪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单元。城市群已被作为国家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镇化进程中城镇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群逐渐形成,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我国正在形成23个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也是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的核心载体。

[关键词]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061

京津冀城市群,是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包括河北省全域的大都市地区。京津冀城市群城镇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近年来人口增速明显加快。

2012年,京津冀城市群城镇人口比例达5893%,高于全国5257%的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和天津已进入高级城镇化阶段,城镇人口比例分别为8620%和8155%,超过世界较发达地区人口城市化平均水平。而同年河北省的城镇人口比例只有4680%,尚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祝尔娟分析称,京津冀地区超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其他等级城市人口规模呈“倒金字塔”形。

不仅人口规模分布差异过大,而且经济实力与经济结构也相差悬殊,这反映出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城市集聚力强而承载力弱,中小城市吸纳力弱而承载力尚有潜力。这种不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最终会导致区域发展缺乏支撑力。

因此,需要从较低规模等级的城市中培育和发展出新的更高等级的城市,以增强城市体系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京津冀特殊的格局,区域内行政协调难度大,利益诉求差异明显,协同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一是城镇化发展不均,京津独大。京津冀城市群,是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包括河北省全域的大都市地区呈现资源和高端劳动力流出态势。

二是经济城市“双核”,GDP占比过半。从经济实力来看,2012年北京和天津两市地区生产总值之和占整个京津冀城市群的537%。从经济区位度来看,从2000—2010年,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区位度都有较高上升,且远远高于其他城市。与北京、天津相邻的廊坊、承德和唐山的经济区位度也有所上升。而距离北京、天津较远的城市(如石家庄、邢台、邯郸)的经济区位度却在近几年有所下降。这反映了北京和天津两市的极化效应依然明显,区域内不平衡性还在加剧。

从人均GDP来看,2012年北京和天津两市的人均GDP分别达到1402713美元和1512904美元,而河北省人均GDP仅为583895美元,不仅远远低于京津两市,甚至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6094美元)。河北省的城市规模及其经济实力,与京津两市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反映了京津冀城市群“双核”格局明显,内部发展不平衡。

2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城市群建设的政策建议第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北京中心城区的人口疏解应从城市功能疏解入手,采取措施鼓励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向新城迁移。而对于在中心城区的行政机构和医院、学校、科研等事业单位则采取适当限制发展的措施,如限制医院在中心城市改建扩建、限制学校扩大招生规模等。

第二,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政府从城市长远发展利益出发,在重视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生活便利程度的同时,应本着同城同价的原则对新城区居民收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市政设施的服务费用,并在适当的时候,对新城各种服务的费用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以降低郊区生活的成本。除了行政手段,政府还可以采用收费等经济措施,来控制中心城区的人口膨胀。

第三,未来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方向是促进城市间的交融与融合。在城市的空间结构方面,应促进由“单核”(或“双核”)结构向“多核”结构转化,由“圈层”结构向“网格”结构转化;淡化城际边界,促进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第四,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中关村、滨海新区等为代表的先进地区,经过摸索和积累,形成了推动区域超常规发展的先进政策和体制机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地区,复制或有选择地放大先进地区的先进政策和体制机制,有利于形成多点支撑、协同联动、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

第五,规划建设首都第二机场,不仅是北京疏解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打造新经济增长极、增强北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的重要抓手,也为京津冀三地围绕新机场统一谋划、整合资源、联手共建临空产业、航空城镇、交通体系、宜居生态等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战略支点。北京应联手津冀共同申报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域合作示范区”,建成一个类似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并列入国家战略层面、以临空经济为主体的国家级新区。

联合共建以航空、航海、航天一体化为核心,以地铁、高铁、市郊快铁为主干的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联合共建以航空物流和航空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中心为主导的高端产业体系;联合共建以水、园、绿为主体的一流生态体系;联合共建以航空小镇为重点的绿色、智慧、宜居航空都市体系。

可以预见,在未来10~20年内,在首都城南地区有望形成一个以高端产业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同时保障生态环境的绿色临空经济区和现代化城镇体系,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国家区域合作示范新区。

第六,在我国三大城市群发展结构中,长三角城市群是“一主多核心”空间结构,以上海为主核心,南京、苏州等多区域性中心城市融合发展;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均是“双核心”发展结构。

而珠三角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又有不同,珠三角城市群由广东省统一协调;而京津冀城市群由于各城市行政体制的分割以及各地区域经济发展利益的追求使得各个城市利益的冲突较大,核心城市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石家庄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各自为政,城市产业发展同构现象严重,城市群的一体化的互补性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因此,京津冀城市群建设将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城市群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合作与分工,充分激活城市群之间的活力,大大降低城市群的交易成本,从而引领我国京津冀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

参考文献:

[1]陆大道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5,3(20)

[2]张炜熙,胡玉莹长三角与京津冀城市群物流产业发展比较及与区域经济关联分析[J].现代财经,2010,6(15)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城市群京津冀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