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办学背景下双语与全英文授课方法研究

2016-07-06 04:18刘丽娴俞烨刚陈诺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优化方案国际化课程体系

刘丽娴 俞烨刚 陈诺

摘 要:国际化办学背景下,双语与全英文授课与本专业知识体系的结合对教师与学生提出了双重要求,以《服装商品企划与控制》课程为例,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视角,审视双语与全英文专业授课过程中面对的关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与优化方法。

关键词:国际化;双语授课;全英文授课;课程体系;优化方案

1 研究背景

服装商品企划与控制是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引进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Fashion institution Technology,简称“FIT”)原版课程体系与教材,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对服装商品企划的总体流程有基本的了解;具备对服装产品规划各环节、各步骤的把握能力;了解服装商品企划的组织运作方式并能够定义和解释一些基本的营销术语;具备制定商业计划的基本能力。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提高服装营销方向学生的综合能力,加深学生对服装行业的理解。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还包括:通过全英文教学,提高学生对中、英文专业词汇的熟悉程度。使学生的国际化程度得到提升。原有课程体系为双语教学课程设置,虽然已经开展了一次该课程的全英文教学,但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作为一门面向服装设计、服装营销、服饰品设计、服装工程等多个专业开设的双语与全英文课程,该课程的全英文以及双语教学资料匮乏,需通过对该课程学习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编撰来填补这一空白。行业、企业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中,也对课程体系、内容提出与时俱进的要求,国际化、职业化、专业化是该课程改革的特征。[1]

课程授课对象为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大二或大三的本科生。由于该部分学生属于中美合作项目的学生。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的学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这部分学生属于艺术类招生的学生,思维方式方面比较跳跃与活泼;第二,该专业学生已经学习完基本的服装营销导论类课程,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三,该部分学生对案例说明的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对纯理论的讲解方式比较反感。

2 现状分析

首先,学生对EMC(English Media Course)的理解有待加强。本项目的展开有助于增强理解学生对全英文授课课程的理解与消化情况;同时,目前已经开展本课程全英文学习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存在相对缺乏深入理解服装商品企划与控制课程所需要的相关学科背景知识的问题,因此更需要专业术语与词汇的中英文对接词汇与专业教师的系统介绍;最后,学生尚未建立对行业前沿信息的跟踪习惯于技能,该技能对于服装设计与营销系统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通过课程改革,不仅要提高教学水平、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信息的接受能力,还要强化学生的英语专业知识基础并提高其对前沿咨询的关注度。

3 服装营销类课程全英文、双语教学面对的关键问题、改革目标

3.1 改革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商品企划的基本知识,了解对服装产品规划各部分、各步骤的活动,初步具备灵感主题设定与产品架构、系列设计、产品推广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如下能力: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审美分析能力、商品企划能力和初步的品牌运作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通过课程启发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素质:具有美好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独立的个性追求,勤于思考、深入研究的习惯。敏锐的观察能力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程强调相关营销原理与市场动态信息的结合。课程结合相关时尚领域的新闻与英文素材。参考英文资料包括New York Times、Global Times、Wall Street News、哈佛商业评论等。

在课程中强化理论高度,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大量实战案例加强学生对理论学习实践应用价值的认识。系统介绍目前国内外各类服装企业与服装零售商开展商品企划与控制工作的概况与方法;提高学生对全英文授课课程(EMC,English Media Course)的理解能力;编撰系统的全英文课程教学材料,从前沿咨询与学科素材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与分析。

为了进一步明确服装设计与营销类课程双语、全英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面向服装、设计、服装工程、服装营销三个专业的100位曾经至少一次上过双语或全英文专业课的大二以上同学进行调研,通过个人访谈(Personal Survey)与焦点小组(Focus Group)的方式进行前测,确定问卷内容,五个选项包括:B1学生自身语言能力;B2专业基础知识能力;B3教师授课能力;B4教师授课方法与技巧;B5没有问题。通过100份问卷的发放、收回、数据整理,根据权重分析与排序,得到以下结论:学生自身语言能力、专业基础知识能力、教师授课方法与技巧是影响双语与全英文营销类课程最为重要的三个问题。

4 解决方案与实施过程

4.1 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认知,认为可以就课程的设置作以下调整:首先,采用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在各部分的讲解中融入大量实际案例分析,以案例说明与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讲授部分的内容。其次,注重专业词汇的概念梳理,加强学生双语能力的提升。第三,安排部分集体答疑或影像资料的放映等教学环节。采用作业展示与讲演、汇报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具体如下:第一,进行产业背景知识梳理。作为《服装商品企划与控制》的第一次课程内容,本次课程的内容涵盖了服装产业与品牌的相关背景与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内容的开展打下基础;第二,采用英文为主的授课方式。本课程的PPT的设计采用以英文为主,中文为辅的方式;第三,设置灵活的课程时间。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大量案例地融入帮助学生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加强课程内容的时效性。

纺织服装产业链长且复杂,传统与时尚并存,对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的培养尤为主要。多采用互动、交触式的强调动手、实践、团队、合作、系统思考,到新设计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小组工作”(Teamwork)环节设计中方老师美方老师的联合指导能让学生更多的思考。学生、教师双中心实施以理论学习为基础阶段,案例学习为深化阶段,基于个人能力与团队合作的有效改革框架。

4.2 实施方法

理论讲解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应用以及实践操作。在理论教学部分围绕服装产业概况接受产业现状与品牌建立、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课程的讲解;在实践教学环节,对现有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服装品牌的运作方式开考察与实地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如图1,首先,以不同业态服装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作为行业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兴趣;其次,采用全英文教学的形式,加强学生吸收国外前沿资讯的能力;第三,理论知识联系实践应用,强调行业前沿咨询的实时更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表现的能力以及相关的职业素养。最后,与FIT课程的对接有助于本学科发展,同时系统全英文教材的编撰,能够填补目前专业英文教材匮乏的现状。

5 总结

通过《服装商品企划与控制》课程的实证,归纳所遇到的核心问题,论证全英文、双语专业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从而归纳提升双语与全英文课程教学质量的路径与方法。通过对学生全英文和双语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调研,针对存在的核心问题,重新组织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先修与后修关系,并通过授课形式、方式、体系的优化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颖,季晓芬,蔡丽珍.培养本科工程协作创新能力的项目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學报,2015 (30):451-455.

[2] 阎玉秀,李立新,等.加强服装学科复合型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探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1(28).

[3] 任力.服装买手课程“采购研讨”的教学改革探索[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猜你喜欢
优化方案国际化课程体系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全站仪在数字绘图中测量方法优化方案
湖北经济消费结构优化研究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