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改革探析

2016-07-06 04:18徐劼王冰冰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工作室美术教育教学改革

徐劼 王冰冰

摘 要:美术教育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需要通过动手来提高自身能力。但是由于是师范类专业,所以在教学时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播上,忽视了美术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使多数学生空有理论却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必须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改变固有的教学思路,行之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美术教育;工作室;教学改革

0 引言

对于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美术专业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就业,因为只有书本理论知识是完全不够的。因此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并且建立一套全新的符合要求的体制,那么工作室制就脱颖而出。下文我们就针对如何在美术教育专业中很好的融合工作室制,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来进行探析,因为这密切关系到学生能否在犹如过江之鲫的大学生就业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为自己争取一个展现自身实力的平台。

1 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目前教学方式的弊端

第一,由于我国近年来发展迅猛,所以市场格局以及各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也有了新的方式,这都是为了适应当前形势,这就表明对于面临就业的毕业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如果不能进入学校从事教师行业,那么他们在进入与美术相关行业就业时不仅得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更被看重的是他们的美术技能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展现自己的才能来吸引用人单位的目光。但是现实是我们现在过于注重学生的教育理论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的培养,而逐渐忽视了他们的美术专业技能的培养,所以致使他们在社会就业形势中显得力不从心,位置尴尬。

第二,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理论与实践双重能力的要求,但是却没能将理论和实践有力结合,致使学生综合实力下降。可能有些专业老师只有绘画知识,但是没有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所以在教学时可能考虑问题不是特别全面,所以教学模式存在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这样就很可能耽误了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脚步。

第三,学生想要正真实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仅仅依靠自身觉悟很难实现,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就是专业能力培养得到学校的看重。在对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技能培养时不能单纯依靠书本知识,而是需要进行大量的动手实践,真正的学以致用,从而熟练掌握实践过程,提升自身实力。但是我们的学生的真实水平与社会要求水平还相差甚远,社会竞争力比较低下。我们必须改变这一现状,从根本上意识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硬道理。

第四,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短缺,所以大多数用人单位并不会提供很好的锻炼平台,致使大学生没有实战经验,既然如此,那么学校就应该考虑到这一问题,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让他们可以学以致用,真正理解和接收理论知识。

2 美术教育专业工作室制的构建

2.1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在美术教育的教学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在工作室中的实践教学,运用这种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来完成教学课程的学习,与教师一起参与研究课题,将专业知识充分的掌握和熟练的运用,使得学生们获取较强的专业技能,在无形之中提升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内在艺术涵养,增加就业竞争力。这样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起来有着更多的自主权,学生们更加自由,更有着极强的实践应用性,对培养美术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工作室實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对包豪斯工坊式教学模式的大胆借鉴。教学是为实践所服务,实践则为教学提供依据,在实践的同时创造的财富。在这样良性的循环正是这种新模式的优势所在,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能力强化训练,才能掌握真正的实用技能和实践能力。更有助于未来参加工作。因此,只有把理论知识与工作室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一个具体高效实用,满足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把美术实践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上来。目前,许多院校成立了这样的工作室,主要是以教学和实践为主的研究实践场所,在未来进入社会中也会产生明显的教学成果,另外也把教育学习与实践充分结合,达到对人才的培养的最终目的。

2.3 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

第一,工作室的功能。工作室制教学机制主要是将传统的封闭教学机制改为以工作室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们有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各工作室有其明确的专业方向和风格,主要任务是培养真正有能力的美术人才。

第二,工作室的设置。按照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特长设置,也可以按照课程体系设置。工作室与行业之间建立合作,可以依照不同角度和方向来进行专业教学。

第三,工作室制教学的教学资源。首先是师资队伍的力量,工作室制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会减少,相反教师需要负责指导设计课题和实践课题,而且还要担任一门或多门课程教学,任务十分艰巨。另外教学的组织上要合理,实行分小组进行教学,良好的组织形式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更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更近的接触和沟通,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3 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

工作室作为一个与社会相关联的实践桥梁,它将教学与实践,学校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是学生步入社会的起点,在带动实践教学和多方面发展中具有明显优势。

3.1 工作室专业方向、课程配置合理

通过工作室平台,一方面根据人才的需求,进行油画、水彩画、中国画等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根据社会需要,对专业学习进行调整,使实践体系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并使每门课的实践教学内容更加有效。

3.2 工作室开展同社会行业的多方合作

一方面,工作室教学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带着任务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会碰到教学过程中许多难以发现的问题,并会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使得科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

3.3 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就业

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了参与行业各项工作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参与与美术专业相关的创作以及技术服务等工作,了解美术行业工作模式,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地融合到行业的工作中。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就业能力。

4 小结

由于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变革和发展,使得用人单位和企业对于美术类学生招聘标准也有所提高。学生不仅的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的有动手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在传授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更是要把实践操作提到最重要的位置,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健.从工作室制度看中美高校艺术专业教学差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9).

[2] 幸代远.关于美术专业实施工作室制度的构想[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8(20).

[3] 谭秋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06).

猜你喜欢
工作室美术教育教学改革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