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拉弦与打击乐器对自闭症功能恢复研究

2016-07-06 04:34赫威张彤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打击乐器自闭症研究

赫威 张彤

摘 要:音乐治疗是一门年轻的应用学科,涉及学科广泛、应用领域庞杂、流派思想丰富,各国专家在音乐治疗的领域及治疗方法的不同,也产生了不一致的定义。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作为治疗的手段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音乐治疗运用听、唱、器乐演奏、音乐创作、歌词创作、即兴演奏、舞蹈等等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形式作为手段,而只要是系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应用音乐作为手段从而达到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目的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活动,都应属于音乐治疗的范畴。随着对自闭症及其教育的认识的提高,越老越多的人越来越关注音乐治疗对自闭症患者康复的影响,希望通过音乐治疗对自闭症患者的认知能力与语言、感知觉与动作能力、社会适应与生活自理等等方面的发展起到辅助作用。

关键词:拉弦乐器;打击乐器;自闭症;研究

1 音乐治疗对自闭症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音乐治疗对自闭症患者的康复训练有很多的影响,如塑造了正确的人格发展,增加了注意的时间长度,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自闭症的孩子内心是较为孤独的,大部分不愿与他人交往,但集体形式的音乐治疗在通过唱歌,演奏等方式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如:在音乐游戏《找朋友》中就完全体现出来了,经过一周的学习,我发现只要听到这音乐,孩子就会拍着手找自己心目中的好朋友,握手,敬礼等。音乐治疗中个别的音乐治疗,对于语言表达,情绪的安抚会有较好的帮助,而集体的音乐治疗对孩子的交往通力合作能力也有同样的效果。音乐治疗可以个别与集体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从而发展了自我意识,改善社会功能等,会有更好的效果。音乐治疗方法的选择同样重要。首先教师在进行音乐治疗前要设定好课堂的内容。治疗的课堂内容非常重要,要针对每一位学生情况而设定音乐治疗计划(如情绪,行为等)。教师利用多种音乐活动如歌曲,乐器弹奏,节奏训练,音乐游戏聆听,即兴等,同时也要进行具体观察,分析选择,要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让音乐在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中起更大的作用。

2 拉弦乐器对自闭症康复训练的作用

中国传统的民族拉弦乐器有京胡、板胡、二胡、革胡等。拉弦乐器大都擅长演奏歌唱性的旋律,音色一般地也较为柔和优美,而且适应性较强,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是根据行为矫正、潜意识开发等心理学原理,通过对孤独症儿童进行的较长期的音乐治疗活动,在治疗师、乐器、音响、儿童、家长之间建立的音乐关系,显示出激发儿童有意识或无意识反应的积极的音乐行为表现来促进改善儿童的孤独症状。从儿童在治疗前后音乐能力的进步程度体现儿童行为方面的改善(情绪、交往、注意力、身体协调等),达到补偿特殊儿童行为缺陷的治疗目的。儿童音乐治疗中要一直紧跟儿童情绪变换音乐活动内容,如果音乐活动不及时调整,音乐活动不仅没有治疗作用还会出现消极的刻板行为,如盲目模仿等。在儿童音乐治疗选用的音乐作品中,一定要儿童喜欢的作品才可以采用,因此治疗师要有丰富的音樂作品储备。根据不同的孩子,治疗师选用的音乐作品要具有针对性。否则儿童可能会采取不接受态度。

儿童音乐治疗师使用的乐器其原则是要熟练掌握,能即兴演奏。常用的乐器有:钢琴、拉弦弦乐器、弹拨乐器等。如拉弦乐器中二胡的演奏中,运用揉弦技法会使演奏出的音乐柔美,也是最能体现二胡特色的一种美感。柔美的音色能够表现自然和谐、诗情画意、愉悦欢快、亲切感人的情怀。优美的旋律、流畅的弓法、细腻柔和的滚揉,融汇到乐曲所要表达的美好情感之中,往往会让人浮想联翩。例如,演奏《月夜》会表现出一种月光下宁静安详的美感。又如《江南春色》及《春诗》中的行板,用细腻轻柔的滚揉手法,展现出一派风光秀丽、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风情,体现出一种清新、柔和、绮丽的美感。对自闭症患者的情绪会起到舒缓平和的作用。

3 打击音乐训练对自闭症患者起到的重要作用

音乐治疗也打开了不少自闭症孩子主动交流和沟通的“开关”。“有的孩子喜欢打击乐,有的喜欢轻音乐,只有不断地尝试,才会找到最适合的乐器。”李晓白说,向遥远星球“发射”希望沟通的信号的过程,或许很漫长,但终将会有回报。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这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重视体感,以节奏为基础,以综合性、参与性、创造性和互动性为基本原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互动音乐游戏和戏剧表演、声音造型四方面。奥尔夫音乐极大程度地吸引了自闭症儿童参加进音乐当中,在音乐中娱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在音乐中快乐地享受,自己也成为了音乐的创作者之一,和音乐一起完成了音乐的表现。孩子不需要懂得什么是音乐,就可以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

奥尔夫乐器比较容易操作。比如鼓、沙锤、响板等。这些乐器不强调过多的技巧,只要在老师的启发下,自闭症儿童就可以有节奏地敲击进行音乐伴奏,使自闭症儿童很容易参与到音乐中,通过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孩子对外界和其他人的兴趣,参与外界活动的兴趣也随之得到提高。打击乐器“成了教学的器材和促进丰富想象力的工具,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观念,这种观念肯定了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勿再强调反复灌输的原理,而是突出人的天赋、内在激动和感情。奥尔夫音乐带有综合性的自娱的特性,不光是让孩子单向地听音乐,而是一直参与在音乐当中,与音乐形成了双向互融的关系。这使奥尔夫音乐极大程度地调动了自闭症儿童的参与意识,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拍打自己的身体、使用打击乐器、舞蹈和互动音乐游戏,有效地吸引了孩子的参与,提高了孩子的主动性。

4 结语

自闭症的儿童脾气较怪,情绪极为不稳定起伏波动大,不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自闭症患者他们的语言表达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而通过音乐治疗能使他们在语言方面得到一定的改善。那么音乐治疗中的乐器或倾听力量可以慢慢地改善孩子的这些情况,如多数学员情绪是极为不稳定的,有的在上课时总是不停地挥动自己的手,挪动自己的脚。让他们在音乐课中学习利用乐器来听音乐进行打击乐,经过观察发现多数学员用乐器听音乐来敲时特别的用力,简直想将一种未解的仇恨用乐器敲出来,敲过后他会露出一种开心的笑脸,这也许就是孩子的一种情绪表达吧。这种在他们的世界中简单容易接受的音乐给他们的治疗有着很大的改善,证明了打击音乐是对自闭症儿童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谈慧.音乐在自闭症儿童训练中的运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4.

[2] 韩建军.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自闭症训练中的运用[J].西部大开发,2012.

猜你喜欢
打击乐器自闭症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幼儿园打击乐器配备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