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创新创业环境下艺术创意工坊运营模式探索

2016-07-06 04:34刘亚军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

刘亚军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新态势已经在很多高校全面开展,一方面响应国家高教文件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对于高校学生就业途径的一个新探索。在创新创业模式探索方面,民办高校灵活的机制下,创建艺术创意工坊,组建高效的创意设计与营销模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特色项目进行开发孵化,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意工坊;创业团队建设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长足发展,截至2015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达到八百多万人,根据国家教育部对于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需求,我国将有首批六百多所大学由研究教学型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将重点突出学生知识和技能并重的特性,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高校人才培养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对接打好基础。

1 新时期民办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社会是一个人才竞争型的社会,转型升级时期的企业对人才的竞争不仅要求高校毕业生要具备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民办高校作为高教序列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能够做到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加技能实践外,优势就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1.1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民办高等教育的内在需求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序列中一支特殊的教育组织,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久,但是自从改革开放至今,发展势头比较快,已经成为当前高教序列中不可轻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机制的灵活多样性使民办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呈现出自己的独特性,也是未来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资源逐渐集群化,诸多不利因素的层层限制,民办高校目前也存在很多发展的瓶颈,例如教学资源的匮乏、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缺乏政策资金的扶持,学生生源素质的普遍偏低等因素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绊脚石。

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的需求,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校园教育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理念思维模式,在万众创业的社会呼声中,创新创业教育也将成为民办高校提升自己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突破口。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民办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今天,民办高校职能部门应该广开言路,解放思想,要看到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民办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首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拓展就业渠道方面,双创教育是一个比较好的措施,一方面会提升学校师生的创业热情,营造良性创业环境和发现服务社会的优质创业项目,不断形成良性循环。

2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环境的现状分析

2.1 高校创新创业的环境趋于成熟

从笔者所在的珠三角民办高校来看,大部分学校能够积极地响应和落实国家教育职能部门的创新创业文件精神,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创新创业政策宣传,如举办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班,建成创新创业学院,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程,举办各种创新创业讲座和比赛等等。

2.2 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在万众创业的新环境下,国家从高层到地方陆续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家鼓励地方设立创业基金,对于创业办公用房及网络等给予优惠照顾,对于创业投资机构给予税收支持等等。从各民办高校来看,纷纷出台很多支持双创工作的政策,给予人力物力和专项资金的支持。

2.3 互联网营销模式下创新创业方式的改变

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模式已经成为诸多商业营销首选模式,在这个大背景下,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基本上也依靠互联网模式展开经营,高效便捷化的信息技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优于传统的消费体验,这种新的营销模式也会成为将来创新创业项目的主要依托手段。

3 民办高校艺术创意工坊运营模式分析

3.1 大胆探索艺术创意工坊构成新机制

民办高校艺术创意工坊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很多综合类高校和艺术院校已经有了很多种模式和成熟项目,但是从目前运营的状态来看还或多或少的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机构大多比较臃肿,很多项目团队创始之初工作理念思路不明确,人员管理比较混乱,无法形成一个高效的工作团队。其次由于创业资金短缺,学生客观存在的学习压力无法使其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开发中去,导致很多创意想法刚开始实施就陷入后继无力的状态。

鉴于以上原因,创意工坊创业团队应该从根源上找到原因,改革现有机制,借助校外成熟设计企业的管理经验,精简人员,明确目标。企业设计师的参与,会引入一些成熟的项目开发经验及管理方法,届时将会弱化传统的师生知识传授型的关系,建立一个特殊的企业运作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

3.2 创建导师负责制的师生创意开发团队

创意工坊团队导师是创业组织的灵魂核心,导师务必由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水平较高的老师担任,最好能有企业设计经验,形成一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设计师团队。在团队管理方面可以引入扁平化人员组织结构形式,这种形式已经有成功的实践经验总结,模式成熟高效,各成员之间弱化等级分层概念,形成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团队成员之间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导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相处,集体参与项目的讨论及开发工作,以弱化普通设计公司那种上下级之间的生硬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使团队处于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型环境中共同成长。

3.3 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运营模式革新

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很多高校创新创业项目的依托载体,这种新的运营模式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分析目前很多民办高校的创意工坊团队项目,小到一个标志设计,大到一个综合性设计项目,都已经能够很好地探索使用手机、电脑等网络平台展开营销,但是在这种大家都熟悉的方式方法中,能够独辟蹊径的探索具有自己特色营销方式的项目团队却很少,这也将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创意工坊创业项目开发的首要技术难题。

4 結语

民办高校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环境已经初步形成,创意工坊机构在双创环境下必须发掘自身的资源优势,整合团队成员并优化创业项目,不断的探索符合自身需求的运营模式,这样才能在诸多的创业团队项目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游.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哲学观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3(1).

[2] 李菲菲.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J].艺术研究,2012(4).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内容创业激发下的创新创业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