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商务视觉设计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

2016-07-06 06:23程晨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工作室校企合作

程晨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技能型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本文作者从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及电商视觉设计人才的任职要求的角度出发,探索基于工作室平台的高职电子商务视觉设计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促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视觉人才的培养,为高职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作室;校企合作;电子商务视觉设计

0 引言

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行业是平面设计领域拓展的新大陆,浙江乃至全国电商行业发展迅速且竞争激烈,视觉设计人才需求普遍旺盛,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也使得视觉设计人才流动性也非常大,这使得培养适应电子商务行业的视觉设计人才成了当务之急。而目前高职电子商务视觉设计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培养模式落后、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因此,通过校企合作这种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机制,利用高职院校和电子商务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就非常具有探索意义。

1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职电子商务视觉设计人才

1.1 电子商务视觉设计人才需求旺盛

电子商务视觉设计人才,俗称网络美工,是电子商务行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标准配置型技术人员,该岗位要求视觉设计人才具备互联网视觉营销的思维,电子商务思维下的创意及审美能力,并熟练掌握网页设计和平面设计技能。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从1998年至今走过17个年头,仍处在高速成长期,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数据表明,电子商务视觉人才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将持续保持人才缺乏的状态,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视觉设计人才,优秀设计师难寻;而普通的视觉设计人才流动性大,跳槽平凡;如何解决这一人才供求问题,始终是摆在学校和企业面前待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1.2 电子商务视觉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视觉营销设计人才需求旺盛,且急需优秀的资深电子商务视觉设计师。然而,高校视觉设计人才培训体系与电子商务企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当下大部分设计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着以下问题:

(1)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时间不长,其自身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且由于电子商务的行业特点,其资讯更新速度极快,现存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理论并不完善,基本都是各个电商企业对各自商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随着电子商务整体发展实时更新,且电商行业视觉营销理论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其知识的有效期非常短,因此,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各高职院校目前没有形成统一而广泛受到认可的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理论体系。

(2)除了没有完整的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理论体系作为教学指导和教学理论支撑,传统的艺术院校普遍存在熟悉电子商务知识结构的师资匮乏这种现象,大部分设计院校老师没有电子商务理论和实践经验,也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适应不了电商时代的快速发展,因此也无法教授电商企业实际需求相一致的知识与技能。

2 校企合作共建工作室制电子商务视觉设计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本、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工作室为依托、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企业项目为引导,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强化教、学、做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校企合作、产学互动,促进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通过工作室的方式,灵活地建立既能服务企业,又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校企合作机制,是校企合作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

2.1 通过工作室建立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

(1)建立从“需求到共赢”的校企灵活合作机制。工作室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实施“订单培养”、“合作教学”、“岗前培训”、“合作办班”、 “定岗实习”、“提供单项或特殊技能项目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

(2)建立从“利益到情感”的校企深度互动机制。利益是校企合作的前提,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双方的利益,避免合作双方可能采取的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以致破坏合作的基础,危及合作的成效。

2.2 通过工作室建立校企合作教研新机制

(1)以工作室为平台开展校企“一体化”教学机制。“请进来,走出去”是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在工作室平台下,”执行“一体化”教学和管理,根据高职专业特点及企业需求构建课程动态调整机制,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变为紧随企业需求的流动式教学,在工作室教学过程中,校企双方协同效力,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基础,采用企业的用人机制,围绕“项目”开展教学、实践及应用。校企“一体化”教学方式使得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就业方向明确,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将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

(2)以“工作室”为平台开展校企“联动式”教研模式。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的行业特性,其知识更替速度极快,高职院校不能动态监测和掌握随时变动的行业技能需求,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状态,运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可以借以市场的力量填补高校在师资力量、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上的不足,养一支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对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的理论研究,填补国内电子商务视觉设计领域的理论缺失,进而带动本专业的调整与建设,使视觉传达专业从传统的二维设计引导到交互式新媒体为媒介的数字化设计上,进而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

3 校企合作实践成果

目前,我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正与杭州开三电子商务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初步合作效果良好,正处在良性发展中。双方已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通过双方努力,我校已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大三学生中开展与顶岗实习对接的人才培养合作项目,通过工作室前期基础设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加上后期企业派遣资深员工对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灌输企业文化,“點对点”地进行符合该企业要求的专业技能培训,最后选拔优秀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通过双向选择,目前已经有10名同学于2015年12月开始在开三电子商务公司实习。

4 结语

总之,在高等职业教育行业,对如何培养适应电子商务需求的视觉设计人才方面仍处在初级探索阶段,因此是非常的必要借助企业的力量来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深入研究电子商务视觉设计人才需要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深化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以满足电子商务产业对视觉设计人才的需求。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技术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推动所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更促进了学生就业,形成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工作室校企合作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