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独立游戏的发展趋势

2016-07-06 08:10胡娉司徒振鹏朱翠娟林意婷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开发者游戏

胡娉 司徒振鹏 朱翠娟 林意婷

摘 要:伴随着电脑科学技术的发展,游戏一路走来已非常成熟,游戏制作工序也自成体系,因为这样可以降低游戏制作的成本提高效率,但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游戏的同质化较为严重。可幸的是,玩家从纷繁杂乱的游戏中开始发觉,游戏的素质才是衡量一款游戏好坏的标准。正因如此,作为具有独特品质的独立游戏在外界赋予厚望下,其发展又是怎样,能否抓住机会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独立游戏;机遇;挑战

在2005~2008年是国内MMORPG类型游戏的井喷年,游戏厂商趋之若鹜,结果众多游戏换汤不换药,不但游戏没有亮点,更可怕的是堵塞了游戏行业的创新之路。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曾经一度不被看好的独立游戏,似乎开始迎来春天。从最初的不被接受,甚至被外界排挤,到如今成为游戏平台相互追捧的新星,独立游戏显然改变了以往尴尬的处境。但并不是打着独立游戏的名号就可以在游戏业内横行霸道,衡量游戏的标准依然是它的质量以及原创性。一旦失去独立游戏给受众带来的独特体验,沦为庸俗之作,独立游戏也就失去他自身的魅力。

1 崭露头角的独立游戏

独立游戏大多数是不以商业发行为目的,独立设计制作而成。独立游戏或者说小作坊游戏,游戏的制作工序没有大游戏公司那样自成体系,但在游戏性方面却有其独特的设计感与吸引力。

曾经独立游戏就是一群在黑夜中敲着代码,口里叼着一块披萨的程序员在茶余饭后自娱自乐做出来的一些作品。如果追溯到最早的一款游戏仅仅是几个像素在屏幕上漂浮,而玩家则控制他们远离障碍。而现在独立游戏,是指相对于商业游戏制作而存在的另一种游戏制作。

对于独立游戏的理解,国内国外也不尽相同。以2009年由Rovio Entertainment Ltd.(下面用“Rovio娱乐媒体公司”代称)开发的一款休闲益智类的游戏《愤怒的小鸟》为例。该游戏首次打开国内的独立游戏市场,游戏的本体以及游戏相关周边产品,不仅席卷了中国的游戏行业,美国的《新闻周刊》更是称《愤怒的小鸟》是全球首款取得真正主流成功的手机游戏。

《愤怒的小鸟》的发展雏形是四位在校大学生参加一个手机游戏比赛的作品。它脱离主流市场,游戏的开发并没有商业资金的影响,以创意取胜。在目前的游戏制作圈子内,独立游戏可谓近年来夺走了大多数人的目光,甚至在国际的E3游戏展位上独立游戏就占了其中一席之位。外界来看这一个崭露头角的独立游戏,其中蕴含的力量不容小觑。

反观国内的独立游戏制作,往往给人一种“地下工作室”的感觉,的确与商业游戏公司的制作环境相比,无论是资金、设备以及人力上,独立游戏都是势单力薄,尽管我们可以在IGF China(独立游戏峰会)上,偶尔能看到独立游戏可以獲得上百万美金的资金赞助,但毕竟是凤毛麟角。更多的独立游戏制作者,条件还是非常艰苦的,因为缺乏资金,所以往往选择最直接,最有表现力且能够表达自己的题材去制作。所以这些作品的品质可能成熟度上无法与商业游戏公司的作品抗衡。但独立游戏与独立电影,歌曲,艺术一样具有优异并独特的品质,散发着他们独到的思想和意志。

笔者认为,未来会有更多从事独立游戏的团队。在网游领域,小厂商已经渐渐丧失机会。独立游戏省去了后端,只要创意,做一款可能只要 30 万,一旦回本还可以做下一款。Steam 的机制也不是营销为先,而是口碑为先。这是小团队的机会,目前制作游戏的门槛降低,技术层面上已经不再成为大部分人的绊脚石,而且国家的政策扶持,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举措,独立游戏可能是未来大部分想进入游戏行业前的试水之作,所以笔者觉得会越来越多人的加入独立游戏这个行列。

2 另辟蹊径获取资金

独立游戏作为游戏大军中的新生力量,资金的问题无疑成为首要面对的困难,没有资金许多工作室寸步难行。虽然独立游戏的开发团队较为小型,但游戏制作的前期,如没有外界的赞助,几乎是入不敷出。而这也是让很多人对独立游戏创业望而却步的原因。虽说国家政策的扶持是独立游戏工作室取得资金途径的较好选择。面对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扶持的资金对于独立游戏的工作室而言往往也是杯水车薪。而且申请国家扶持的项目,很多时候审核制度以及题材的限制成为独立游戏工作室的门槛。

近几年来,不少独立游戏制作团队会使用众筹来获取资金。即把游戏项目放到公开的场合,让人们给钱投资这款游戏的制作,开发者反过来会给这些出资人一些好处。比如说游戏中的某个人物以出资方的名字命名,或者等游戏制作完成后寄一份给这些出资人。这种新型筹资的大门,需要建立在高度信任上才能奏效。独立游戏要能发挥出其短小精悍的优势,保持一贯的创意先锋并能高效按质按量出作品。这是保证独立游戏工作室持续获得玩家投资的良法。否则缺乏诚信,众筹资金的道路将会举步维艰。

宣传是游戏制作的很重要的环节,甚至说是决定游戏存亡的一个关键也不为过。独立游戏与商业游戏相比缺少了强大的背景,所以独立游戏在制作过程中很容易遗忘掉对自己游戏的宣传。对于这种人数不多的小团队,要完成这种对宣传技术和舆论引导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资金紧张,节约宣传成本是独立游戏团队必然去面对的事情。

而笔者个人认为,独立游戏的用户群体小,并不是一件坏事。一款相对优秀的独立游戏,宣传的时候并不需要那种铺天盖地的广告,反而去了解用户群一般获取资讯的渠道,反其道而行,有针对性地去宣传游戏。相对于传统的宣传模式,花费的资源小,而获得的效果却会更好。例如在一些漫画网站上,推荐一些漫画风格的游戏,因为只有对漫画有兴趣的用户才会浏览这个网站,而这个游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重点是相比于在传统的游戏网站上面宣传,更有针对性。但如果立游戏开发者为了游戏的发行效果而在宣传上花过多的人力物力,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最终会给游戏团队带来毁灭性打击。

3 面对挑战也是机遇

国内外不少独立游戏给团队带来利益,导致众多团队为了利益而开发独立游戏,却因为付费设计的失败而导致悲剧的发生。独立游戏的独特之处,并不是从收费方式上面的划分。尽管大多数人以为,独立游戏其实就是不收费的游戏。其实不然,独立游戏商业化是在所难免的,毕竟天下间没有人做亏本的买卖。但过多资金的流入,在带给开发者机会和资源的同时,也可能扼杀游戏的独立性,很多游戏的开发者就尝过金钱带来的诱惑后,就会忽略掉游戏的独特性,原创性。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植物大战僵尸》以及《愤怒的小鸟》。最初的一鸣惊人后,后续开发的游戏项目,失去给玩家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也渐渐失去工作室最初的用户群体。而玩家群体增多,则有可能降低游戏的艺术性。文章上面也提过,独立游戏显著的特点是用户群体较少,很多玩家喜欢这一款游戏也正是因为被这一款独特的设计深深吸引。玩家群体增多,开发者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去迎合更多人的口味,那么游戏的独特性就似乎变得并不重要,而这也会让一款优秀的独立游戏沦为平凡之作。游戏设计最终还是要落脚于游戏品质,独立游戏的突出点就在于其独特性,丧失其优势必是背道而驰。

尽管如此,但目前国内场来看,独立游戏要进行商业化,任务也艰巨。这包括国内的审核制度,还有游戏本身的质量是否适合市场,玩家是否会对此买单。相信将是独立游戏制作者一直要面对的问题。做一款能够赚钱的独立游戏,在这样一个时代可能并不难,毕竟国内优秀的人才并不少,但是要做一款有自己生态的独立游戏,就是所有独立游戏人(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要考虑的问题。游戏后续作品仅仅是沿用最初的游戏模式,换汤不换药,当用户新鲜感被消耗殆尽之时,游戏也就奄奄一息。

国内外的独立游戏不断受到冲击,却依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可能是每一位独立游戏制作人心中的不甘在支撑着他们。众多的问题却难以浇灭心中对游戏的那一份热诚,并且国内现在有很多厂商看中独立游戏的原创性。每天有很多独立游戏的比赛以及展会,把更多的游戏能够带进我们的眼中,其中有不少还是国际性的,例如“IGF China(独立游戏峰会)”“GDC china(游戏开发者大会)”“GMG (独立游戏开发者大赛)”等,给广大独立游戏开发者更多的曝光率,开始逐渐建立起属于独立游戏的生态圈,因为各大厂商开始意识到独立游戏的发展是顺应时代的需求,也能理解独立游戏的存在价值。

正因如此,在过去的2015年,众多游戏平台都开始支持独立游戏的开发,甚至可以说2015年的游戏圈关键词之一就是:独立游戏。比如索尼的PS4游戏平台,借助独立游戏的新生力量注入索尼的游戏平台,获得效果出乎索尼公司的意料。《晶体管》《隐形公司》等,不仅给外界觉得索尼是一个包容的公司,更带来更直接的资金收入,可谓名利双收。而这样的一个举动,使到越来越多的游戏平台开始效仿索尼公司的做法,甚至有些平台出资直接资助独立游戏工作室。

尽管独立游戏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大,但无论在哪一个平台上,游戏的品质始终是放在第一位。设计一款好游戏涉及玩家的视听感受、心理体验、观念独到等等方面的到位。我们已经渡过了那一段只要是“独立游戏就能玩”的时代。每一句来自玩家的加油对于独立游戏设计制作者来说是信心,也是一种压力。独立游戏并没有商业游戏的流水线工序,所以独立游戏开发者更应该制定全面的计划。例如给自己一个开发時间计划表,并尽量在此时间内完成;游戏宣传用时多少;使用什么方法;提前跟Steam进行商谈,获得物品建造方面整合Steam平台的机会等等。独立游戏因为拥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而深受开发者喜爱,但是自由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团队之中。自己的想法时刻会被商讨或否定,乐于与其他独立游戏团队交流,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想法,完善自己作品的不足。

由于文化的根深蒂固,很多玩家的思维惯性难以扭转,哪怕发展至今,还是很多人对与独立游戏存有偏见。他们往往去评价一个游戏仅是从游戏细致的画面,以及浩大场面去评价,非但谈不上关心和扶植,反而面对独立游戏更是冷嘲热讽。认为独立游戏是低层次的作品,又或者认为喜欢独立游戏的玩家,是自抬身价的装腔作势。这些非议在一个新生事物成长过程中是会必然并存。独立游戏作为国产游戏为数不多的一条新出路,这些狭隘的思想显然抵挡不住独立游戏这股强劲的新生力量。发展必有众多曲折,但方向是前进的,挑战与机遇更是一场历练独立游戏的旅行。

4 小结

就像笔者提到过的一样,衡量游戏的好坏并不只是用照片级别的画面,或更优秀的引擎和更广大的游戏世界去表达。独立游戏的存在也不仅给更多人完成制作游戏的梦想。哪怕面对的对手是拥有更多的资源,但是多元化的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声音,游戏需要灵感,需要创意。商业游戏厂商因为游戏制作理念的局限性,只能依靠万级,千万级的AAA游戏大作去养活工作室和开发商,这点局限性,注定他们无法成为游戏行业的斗士。轻装上阵的独立游戏就是在游戏行业圈里冲锋陷阵的斗士,他们不畏惧外界对他们的评价,凭借其独特的锋芒在游戏行业前沿不断创造和碰撞出新的游戏模式,新的游戏理念,这是更应该受到保护,而不是非议。

猜你喜欢
开发者游戏
爆笑游戏
iOS开发者调查
iOS开发者调查
栝楼产业开发者谢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