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河西走廊》对于丝路文化传播的情态价值

2016-07-06 10:41何东煜郭晨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河西走廊问题研究

何东煜 郭晨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我国的电视记录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电视传媒行业快速发展,使有文化内涵的情感类纪录片或是风土人情的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无论是影片的数量还是影片的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对于地域视野下的文化记录在其形式和原则上也展现出了较大的魅力。丝绸之路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贸易纽带,自古以来就是欧亚贸易文化沟通的桥梁,无论是文化的交流还是商业的往来,丝绸之路作为欧亚人民沟通的走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无论是艺术科技的传出,还是文化学术的流入,丝绸之路对于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河西走廊作为丝路走廊的重要部分,是贸易往来的重地之一,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河西走廊对于贸易文化的沟通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河西走廊》;丝路文化传播形态;问题研究;现状分析

1 纪录片《河西走廊》的艺术传媒机制分析

电视纪录片最广泛的意义在于文化走向和地域风情的直接记录,运用客观拍摄者的视野来阐述别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无论是历史遗迹的拍摄还是现代文化的启蒙,影视记录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它能深刻地反映出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引领出文化最具特色的亮点。同时,影视传媒性质的记录不仅仅是对于文化风情的直接表达,更多的是用艺术化富有人文气息的技术装饰和语音讲解,让观众最能直观地了解到影视风情和影视内容的本质。河西走廊作为丝路起点阶段的重要通道,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经济作用,人来人往不仅起着经济文化沟通的作用,更是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受到中原西域文化的影响,河西走廊的文化有着很大的艺术兼容性,不仅在相互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了个性化的文化,更是融汇东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存了最为重要的文化财富。

1.1 文化广角下的文化内涵塑造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对河西走廊的记录不仅仅是文化发展的记录,还是文化特色的呈现和人文艺术的传承。河西走廊起源于秦汉年间,本是出于军事政治需要打通的一条外交之路,但随着历史岁月的变迁,军事政治的价值不断地减弱,文化和经济价值不断地凸显出来,大批商旅游客集中于此,在做生意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深刻的文化交流,找出彼此共同的出发点,交流文化思想,分享文化精髓。电视纪录片《河西走廊》是第一部以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严格化的历史排序,描述了河西走廊从古代发展到现在的历史故事。每个历史阶段中河西走廊都发生了重大的事件,简而言之,纪录片相当于河西走廊的文化简史,通过深刻的历史背景定位让观众们深刻地了解到河西走廊的故事。新时期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河西走廊的文化经济价值也得到重视,它不仅是国际经济发展的走廊也关乎着国家的经济安全,文化与经济总是相伴而生的,没有经济定位的确立何谈文化的发展与普及。在今天我们不能单纯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河西走廊的历史价值,更要从经济的角度来了解河西走廊的战略价值,深入了解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走向才能更好地探讨河西走廊的文化传播。文化在关乎国家经济战略的同时通过编年史的方式,描述了河西走廊自汉代以来一直到今天,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其注重文化精神的发扬和文化内涵的塑造。

1.2 情感价值机制的打造

特色化的电视记录是主题事物展现的一种艺术体现形式,是通过时间和空间因素组合达到目标人群市场开发的一种视觉美感传递的手段。电视记录的本质是特色文化的展览和文化展现,通过设计专业化的文化记录片让观众充分的了解事物特色化的内容,感受事物的艺术特色。电视纪录片《河西走廊》正是借鉴河西走廊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来打造艺术化的专题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地域文化的特色,而是纪录片流露出来的人文情感,无论是历史的红尘过渡还是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在视觉震撼的背后都是艺术情感的真情流露。一代代商旅游客,不断地行走在河西地区,为了生计、为了使命,延续着文化的传承,延续着生命的奇迹,守护着国家领土,促进着文化交流。

2 丝路文化精神的传承

丝路文化不仅仅是文字语言的交流与传承,更多的是文化精神的传递和历史人文思感的流露,一代代边关将士舍生忘死浴血拼杀,守护着国家领土。一代代商旅游客前赴后继的开拓进取,扩大着贸易的版图,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引流回来,为国家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时光无情,丝路上一代代天骄不断地开拓进取,不断地引领国家发展,靠着丝路开拓的精神苦苦的支撑,奠定了我国在欧亚大陆的经济霸主地位。无论是将士对边关的日夜守卫还是丝路商客努力开拓,都离不开丝路精神的支撑,这也是丝路文化最大的亮点所在。

2.1 艺术形象的打造

丝路文化的传播除了自身文化价值的体现,还有着艺术形象的打造。在絲路的周边遗留着大量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这些历史遗址反映出来的都是丝路文化曾经的历史辉煌。丝路文化用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塑造自身的精神内涵,先人们为了把文化传承下去,在丝路周边建立了大量的建筑石刻,用物质传承的形式的展现着自身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历史的风云变迁还是天灾战乱的发生,先人们不忘历史传承的责任,开拓着丝路文化的辐射地域,描绘自己心中的信仰,用坚如磐石的意志开拓进取,给后人留下了辉煌的丝路文化遗址。

2.2 历史思感的传递

丝路的历史源远流长,丝路的文化生生不息。丝路的文化在历史底蕴的基础上蓬勃发展,不屈的意志、坚强的精神铸造了文明的辉煌。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丝路的先人们将自己的信仰描绘在文化的天空中,铸造辉煌的历史文明,担负历史的责任,用史书典籍、用史诗赞歌将历史的思感记录下来,保障历史精神的延续。面对天灾人祸和历史动乱始终用不屈的意志来守护传承,让历史文化延续下来。

2.3 人文精神的塑造

丝路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浓厚的人文关怀,表达着最为热切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思感。丝路的人文精神在于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先人们对于历史使命的担当,中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出最为烂漫的火花;各色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在这里汇聚,结合丝路自身的文化形成丝路的特色文化。在文明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各类美好的情感也在这里萌发成长,发展壮大,吸收各种文化的精髓形成了丝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将历史精神生生不息的传承下来。

3 文化情态内涵的打造

丝路文化最具特色之处,在于丝路文化具有的情感价值形态。这里有着文明的交融有、着历史的传承,同时还有着人文精神的蓬勃发展,不同风格的文化彼此融合形成丝路最具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

3.1 文化记录情感的传递

丝路的文化发展,在于歷史发展中人们对于发展历程的记录和历史发展的看重,在文明形成的过程中人们用文字书籍、建筑石刻雕像等方式记录下自身的所见所感所思,让后人直观地感受到古人的精神思想。源于信仰的传承,人们不断地追求超脱,在发展中谋求壮大,在拼搏中不忘国家使命,将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牢牢的捆绑在一起,用自身的努力为国家作出贡献,将国家发展的历程深刻地记录下来,将自己的精神信仰流传下去,让丝路文化和历史精神不断地延续。

3.2 民族精神的传递

民族精神是丝路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支撑丝路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桥梁。各个民族的人民在丝路地域上彼此汇聚、彼此交流。各个民族在这里彼此的融合、发展,用信仰内涵来铸造自己的民族精神,让各个民族的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斗、相互扶持,开创绚丽多彩的丝路文化。各族儿女世代受到民族精神的感染,在骨髓中深深烙印下(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了民族的情感,无论时光转变、地域变迁,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不忘自己的家在哪里,这就是民族精神的传承,民族价值的体现。

3.3 文化价值的体现

丝路文化的传承有着自己的文化价值,这种价值不仅是民族认同的归属感,也是文化流传不息的动力所在。精神元素的融入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没有精神支撑的文化不能称之为文化,精神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文化的核心所在。人们自身思感的汇聚形成了丝路独特的地域文化,文化的传承也源于精神的加持,没有精神的传递不可能有文化的绚丽多彩,因为文化的核心是精神,精神的归属来源于文化的归属,生生不息的文化正是我们精神活跃的展现,因为我们是华夏儿女,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

4 结语

电视纪录片展现的是丝路文化发展的历史,是河西走廊的历史价值,但是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更应该看到这是民族的发展、文化的融合、历史的进步。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丝路是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历经艰险打拼出来的,因为心中有着共同的信仰,有着共同的追求,有着历史使命的担当,所以一切都值得。

参考文献:

[1] 丝路海洋——全国大中学生第四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作品选登[J].商周刊,2015(12).

[2] 冯心恺.北部湾“丝路灯塔·海洋梦”文化活动启动[J].珠江水运,2015(S1).

[3] “喀什文化齐鲁行——‘丝路重镇 西部明珠喀什风情展”开幕式在山东文化馆隆重举行[J].走向世界,2015(S1).

[4] 文豪.阳江海上丝路文化遗存的现状、开发及对策[J].中华文化论坛,2015(09).

[5] 汤洪.从丝路看屈辞外来文化的可能性[J].中华文化论坛,2011(05).

猜你喜欢
电视纪录片河西走廊问题研究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
河西走廊戈壁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