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流行语“心塞”

2016-07-06 19:11张丽敏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语义

张丽敏

摘 要:“心塞”是201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它是一种情绪,指心里堵得慌,难受,说不出来的痛苦或者周围有不顺心的事让你心里很不舒服。现今在社交软件网络媒体中被广泛使用。本文通过对心塞二字进行历时考察,发现其能够或可能组合成词的原因,意义结构自然常见,并且推导出它具有形容词的词性,最后还对它流行的原因稍作分析。

关键词:“心塞”;语义;组合能力;句法成分

0 引言

“心塞”一词作为网络流行语,在2014年被广泛应用,2015年1月20日,人民网数据显示“心塞”在2014年流行语中排名第6。至今“心塞”一词在网络媒体、新闻报刊以及我们的日常交际中仍然热度不减。人民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是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因此具有较大影响力。所以本文所有语料均来自于人民网。经过我们的查找搜索发现,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心塞”一词共出现近万次,2014年4月以前仅出现18条,但都不是流行语“心塞”现在的意思,如:

老先生曾因脑梗、心塞等发作到柳铁中心医院治疗... (1)

太医诊断出武媚娘,心塞郁结,被寒气所侵,需要熏蒸... (2)

心塞怎么办?橘皮、莲藕是天然顺心丸。 (3)

例(1),心塞是心肌梗塞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塞作为医学术语出现我们在人们网仅发现3次。例(2)和例(3)心塞还没有发展成一个词,是两个词即它们是主谓结构的短语分别作主语和谓语。

在近两年,“心塞”一词作为网络流行词被广泛使用,如:

觉不够睡,饭也是馊的,《跑男》的工作人员经常要面对这种心塞的状况。 (4)

吴亦凡Bad Girl:被繁华硬衬的失落才是最心塞。 (5)

所以中国的剧迷一般要在每周一上午才可以看到完整版,而且上午一般没有字幕,下午完整版字幕才出来,很多人表示心塞。 (6)

例(4)是“心里堵得慌,难受,说不出来的痛苦”,例(5)是“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例(6)是“担心,着急”的意思,均用来指人,表达着各种难受,痛苦,无可奈何等复杂的思想感情。

心塞还可以用来指物,不过在人民網上还没有发现这种用法,但是我们在《中国纺织报》中发现一例:

油价深陷“滑铁卢”化纤面料心塞如何解?(《中国纺织报》2015/1/7) (7)

这里说化纤面料“心塞”,是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油价下跌给化纤面料企业带来的影响描写的生动形象。也可见心塞的主语扩大了,不仅仅指人,也被用来指物。

1 “心塞”古今语义相同,结构简单明了

“心塞”之所以能作为词在近两年如此流行,基础条件是成词过程自然,容易理解出现在的流行意义,而且其结构简单,能够或可能凝合成词,其原因我们通过历时考察便可得知。“心塞”最早出现于帛书周易,“井渫不食,为我心塞”(《周易·井卦·九三爻》)通行本中“塞”作“恻”,意为心里想不通。下面分别对心塞二字进行历时考察。

1.1 “心”的历时考察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这是心的本义,指人的心脏。如: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8)

心还有内心之意,如: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9)

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所以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如:

心之官则思。——《孟子》 (10)

所以心在古代有心脏,内心,思想,精神等含义。

我们通过查找工具书发现心在《古汉语字典》是“心脏;思想、意念、感情的通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是“心脏;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我们通过对比发现“心”在古代和现代意义差别不大。

1.2 “塞”的历时考察

再看“塞”字,它有三个读音:sāi,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塞,隔也。”也就是阻隔,堵住的意思。如:

四塞世告至。——《礼记·名堂位》。 (11)

也有堵塞,充满之意。如:

志气塞乎天地。——《孔子·闲居》 (12)

五味芬芳,以塞其口。——《荀子·富国》 (13)

例(12)塞,满也,例(13)塞,犹充也。

读sài,通“僿”。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说文解字》:僿,实也。郑《笺》云:塞,充实也。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诗·邶风·燕燕》 (14)

志气塞乎天地。——《礼记·孔子闲居》 (15)

读sè,意义同sài,用于某些合成词或成语中,多用于书面语中,如:

戏始有朕,可抵而塞——《鬼谷子》 (16)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解释道:“sài,可做屏障的险要地方;sāi,把东西放进有空隙的地方,填入;sè,义同‘塞(sāi)。”可见,塞的古今音义都没有发生变化。

1.3 心塞两字连用的现象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诗经·国风·邶风·燕燕》 (17)

闭心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论衡·别通篇》 (18)

则其情得,而人心塞矣。——《庭诰》 (19)

例(17)“其心塞渊”意为其心诚实而深远,例(18)“闭心塞意”意为闭目塞听,不思不想,例(19)“而人心塞矣”意为人的思想就充实了。

通过对心塞两字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心塞虽有连用现象,但并没有组合成词,而且现在流行语心塞的意义来源均来自于心塞二字的本义即心里堵得慌,这是“心塞”的基本意思。由本义可引申为心里难受痛苦,因为周围不顺心的事都会让人心里堵得慌,让人无可奈何或难受,因此其引申意义比较自然,也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它也迎合了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的趋势,句式短小,结构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容易被使用和传播。这两个字的组合合乎语法规范,本身可以被人们理解,而且作为流行语这一意思仍被使用。

2 “心塞”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心塞”能够或可能凝合成词,意义结构简单固定,表示因心里堵得慌而不顺心,难受或无可奈何,带有形容词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形容词的性质,我们从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来看它的词性。

2.1 “心塞”的组合能力

可以受程度副词非常、很、太、更、最、十分等修饰,例如:

“充滿感慨,非常心塞,同时也更懂得珍惜感情” (20)

你们看了后会不会更心塞…… (21)

这种发现无疑是最最心塞的,会令整个旅程黯然失色。 (22)

现在碰到早晚高峰,如果你在天目山路上开车,一定会被堵得很心塞。 (23)

女生与隔离墩撞衫 这门出的太心塞了 (24)

每周一集的等待,让众多“稻米”十分心塞。 (25)

还可以受副词“不”修饰,例如:

《琅琊榜》刘敏涛饰静妃,穿越千年还是最爱胡歌,王凯不心塞。 (26)

否定词还可以放在心塞中间,意思等同于不心塞。例如:

开车路不堵,心不塞 ,希望不再参与看病挂号的“战役” (27)

除此之外,心塞还有一种特殊的形态变化,就是可以构成ABB重叠式,即“心塞塞”例如:

有木有感觉心塞塞的? (28)

尽管自己曾经被她骂的心塞塞,也要坚持为她加油声援。 (29)

话说,多花100元买了移动联通双4G版的用户,现在可能是心塞塞的吧 。 (30)

由(28)~(30)例我们发现心塞塞重叠式要比心塞更加能表现出那种心里堵得慌,难受的情绪,而且我们还能体会出里面有一种撒娇的语气,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刻。

综上,“心塞”能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不”修饰,内部结构较松散,可以加其他成分,还可以重叠,可见具有形容词的组合能力。

2.2 “心塞”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心塞几乎可以做全部句法成分,例如:

这些年,因为身份证很难异地办理,千里迢迢几番折腾的心塞,几乎隔三岔五就会重演,其间的感触,也加深着公众对“办证难”的抱怨。——做主语 (31)

心塞剁手党 “度秒如年,感觉购物车比金沙洲大桥还堵”——作谓语 (32)

韩国女星林秀香的脸也已经做不出任何表情了,僵硬的跟石头似的,看了也心塞。——做宾语 (33)

前两天,在英林镇工作的高先生,经历了一件很心塞的事。——做定语 (34)

还有网友心塞地表示:“有会员又能怎么样,没wifi啊!……”

——做状语 (35)

对于普通球迷来说,看球看得心塞报以一声叹息实属正常。——做补语 (36)

除此以外,心塞还可以作为评价语单独使用,一般多用于标题中,例如:

心塞!成都市民7680元请“明星月嫂”遭顺走手镯(标题) (37)

心塞:美女养只狗每月都花万元 那些土豪的炫富你不懂(标题) (38)

以上两例体现文章作者对这两种行为的主观评价,是站在说话人的立场上,体现说话者的主观情感。由此看出心塞可以放在句首、句中、句尾,也可以单独使用,在句中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做全部句法成分。

综上,“心塞”作为主谓结构合成词,能够受程度副词和否定词修饰,可以重叠,可以做全部句法成分,在句中位置灵活,符合形容词的语法特征,由此可推导出“心塞”的形容词词性。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心塞”句式短小,结构简单,意义容易被接受运用。同时“心塞”具有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几乎可以做全部句法成分,而且在句中的位置灵活多变,避免了语言的单调贫乏,像这样的词更受大家青睐而且不会产生语法错误或歧义,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心塞”能够流行适应了当代人的心态,语言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普遍呈现出一种焦虑化的情绪,比如来自上学,就业,成家等等方面的压力让人们需要找一种方式发泄出来,最直接的宣泄方式就是语言表达,因此带有这种情绪意义的“心塞”一词被广泛使用,它适应了当代人焦虑痛苦无语的心态;再有现在年轻人都有追新求异的心理,为了彰显个性,故意不使用传统已有的表达方式,而是使用网络流行语来表达思想,从而造成一种陌生化,吸引大家眼球。此外还有社会方面的因素。据新华网2015年7月23日统计,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6.68亿人,所以新媒体微博,微信,电视等的传播为“心塞”一词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还有近几年官方开始公布新词新语,比如201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其他网站也会每年都在盘点最新的网络流行语,因此其关注度和认可度不断提高,也就增加了“心塞”一词的使用频率。现今心塞一词还被大家广泛使用着,至于它的语义是被沉淀保留下来还是被新词替代或是被遗忘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要[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 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3]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商务印书馆,1999.

[4] 程寅,黄锦章.网络造句背后的集体记忆和社会无意识[J].当代修辞学,2011(6).

[5] 案值伟.论当代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J].理论学刊,2004.

[6] 刘大为.流行语的隐喻性语义泛化[J].汉语学习,1997(4).

猜你喜欢
语义
语言与语义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V+X+算+X”构式的语义功能及语义网络——兼及与“V+X+是+X”构式的转换
“熊孩子”语义新探
语义交换对象在交换模型中的使用
“深+N季”组配的认知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