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90后大学生的视角下的文化符号认知的旅游体验研究

2016-07-06 22:57杨旭霞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旅游者南京符号

杨旭霞

摘 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现今的人们越来越多的注重自己生活品质的保障。本文主要是调查90后的年轻群体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中文化符号认知的旅游体验。探讨90后旅游者对老门东历史街区的文化符号的真实性感知、评价和旅游体验满意度等相关性分析。关键词:历史街区;文化符号;旅游体验;南京老门东随着文化遗产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地方城市代表特色的文化街区越来越受到旅游者们的追捧。本篇论文笔者调查的地方为南京老门东,主要选择以90后大学生为采访群体,采用问卷调研法和定性分析法,辅之以深度访谈法和照片引流研究法。目的是探求90后旅游者对老门东文化街区符号认知把握,并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第一,选题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不断向高层次发展,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地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更注重产品的个性化与体验化。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传统的标准化观光旅游者相比,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从注重旅游产品本身转移,更加关注旅游产品的内涵以及体验产品时的感受。第二,选题原因。历史上的老城南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如今按照传统样式复建传,集中展示传统文化,再现老城南原貌。使得原本安静居民社区在今年突然开始“名声大震”随着保护区内一项项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的实施,今后,我们只要穿过“老门东”这座具有代表性的牌坊,即是走进了老城南传统民居生活,一条条老街巷将让人重新感受老城南风貌。第三,研究思路。本文主要研究90后旅游者对于老门东的文化符号感知与态度。在此初步的研究成果上,探索和发掘老门东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老门东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此促进老门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对此有什么自己的建议。第四,研究方法。一是通过实地调查法(预设好的问题,一对一采访受访者,录音)。二是照片引流法(准备好的八组照片,提出问题让旅游者选择,记录下选项)。三是深度访谈法(主要是对老门东旅游日后开发的建议,各抒己见)。1

相关理论与研究评述1.1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城市都有蕴涵深厚历史文化氛围的街区,这些街区所具有的场所精神和独特的气质,是体现城市魅力和活力的重要成分,并且常常是一个城市遗产旅游景观,是构成城市旅游景观的主要吸引物之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历史文化街区也是一种商业化的结果。而这种商业化的结果是使得文化街区具备了休闲、旅游的以外的功能,即该地区的文化推广功能。1.2

文化符号认知从符号学的意义上说,我们所谓的“认知”,即是一种符号行为,是人们获取知识的符号操作。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任何认知的过程中都是把所接触到的信息符号化,即人通过感官接受信息,经过处理,使之转化为能代表外界事物的内部符号,并贮存在头脑中,然后再经过一系列处理,将内部符号(概念和观念)转化为外部符号(语言或行为),成为输出信息,对刺激做出特定反应。也就是符号的内容附着于形体之上,即符号的所指附着于符号的能指之上。人们通过符号的形体(能指)来获取符号对象的有关讯息(所指)的过程便是认知。2

老门东实地研究2.1

老门东基本情况老门东是南京老城南地区的古地名,位于中华门以东,从长乐路拐进箍桶巷,径直不过500余米,便可以看到一座牌坊,其梁柱和坊额为干挂工艺敷设的精美石雕,匾额上的“老门东”乃从王羲之的碑帖《圣教序》中集字而來,坊柱气势恢宏。历史上的老城南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发达的地区,如今按照传统样式复建传统中式木质建筑、马头墙,集中展示传统文化,再现老城南原貌。2.2

调查过程及调查情况分析笔者在学习了旅游美学的专业课后,辅之课后阅读了关于旅游者感知与态度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照片引流法、面对面访谈法,对老门东进行了二次走访,并通过与旅游者(对象为90后大学生)的沟通,对所提问题进行记录(现场录音),最终整理了访谈记录。总共采访对象卷26人(均为90后大学生)。实地调查主要由照片引流和实地访谈两部分组成。调研问卷总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笔者询问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以供后期分析数据所用。第二部分主要是要求受访者(看图片)挑选两张能代表你心目中老门东形象的照片。第三部分是(感知和态度:给特定照片,问感受,想法)问想法及跟进问题(传统和现代的碰撞、游客体验的原真性问题)。第四部分是对于老门东90后大学生旅游者的开放性提问访谈,主要由问询式建议类的开放性问题。2.3

相关分析(1)为何将受访者年龄层限制在90后大学生?1)调查时间和调查精力受限;老门东实地调查总共去过两次,在时间和精力上显得十分紧凑。受访者年龄上的限制也是方便后期数据统计,且刚开始的实地调查还是不宜将范围扩的太大。2)考虑到90后大学生可能具有不一样的旅游心理和特征。3)90后大学生是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的主力军(2)90后大学生心目中的老门东描述。90后大学生对于南京老门东的描述用到的词语最多的为:古(古典、古老、古色古香)、静(安静、幽静、静心)、舒适、放松、韵味等。(3)最能代表心目中老门东的两张照片。得出初步结论是在所调查的90后大学生旅游者群体中,大家心目中的老门东形象倾向于照片(青石板路的小巷子)和照片(碧水凉亭)。看来,90后大学生对于老门东,脑海中不自觉地会浮现具有南京古城貌的建筑风格——青石板路的细小巷子以及江南水乡般的休闲凉亭,另外,南京特色小吃、百年老店等也是旅游者们选择的热点,显然这些因素也是南京老门东的印象之一。3

研究结论与建议可以这么说,老门东是一个踩着城南老宅的根基建造起来的片区,它的复建显现着老南京古朴的气息。虽然目前阶段它还处于修建和发展之中,并且还不像南京夫子庙那样老少皆知,但是作为历史文化符号的承载者来说,老门东却是南京古朴文化的典型代表。想要了解和感受老南京的历史文化风貌,老门东一定是不能错过的特色街区。(1)保留传统风貌与适度的内部改造。历史街区内有些保存较完好的建筑通过维修方法便可以恢复其原风貌特色。某些历史建筑由于现使用功能变化的要求,在原建筑基础上进行局部改扩建。只要改扩建的比例及惊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是可行的。历史建筑的改扩建原则应该是:不影响原建筑整体历史风貌,扩建部分应与原建筑有内在、形式、色彩、装饰特色上的响应。(2)文化历史与现在的“共生”,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老门东的复建与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如何平衡处理好历史文化的“古”与现代化城市中“新”的关系。这也是现金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一大历史使命,是探索可持续发展历史街区的前提。所以,对于历史街区翻新既要跟上时代的要求,也不能失去其本来的精髓,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参考文献:[1] 王镜.基于问卷调查的遗产旅游体验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4).[2] 廖仁静,李倩,张捷,卢韶婧,祁秋寅.都市历史街区真实性的游憩者感知研究——以南京夫子庙为例[J].旅游学刊.2009(01).

猜你喜欢
旅游者南京符号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符号的由来
南京·九间堂
变符号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