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探究

2016-07-06 04:38张惟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声乐美学民族

张惟

摘 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迄今为止已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十分鲜明,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方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规律刻画得淋漓尽致。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旨在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为声乐艺术美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探究21世纪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与创新的黄金时期,其美学特征愈加鲜明,一方面凝结着无数声乐艺术作家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集中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智慧与结晶。通过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的研究与探析,我们能够从中了解和掌握民族声乐艺术的自然特性和美学特性,有利于传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科学转型和深度创新,其意义深远而重大。1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阐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其內涵有所不同。从广义层面而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三类:一是戏曲演唱;二是曲艺说唱;三是民歌演唱。从狭义层面而言,所谓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实质上指的是符合新时期的民族声乐,也就是所谓的富有当代特色的民歌演唱,与传统的民族声乐存在必然关联,均富有民族特色和民歌气息,其艺术审美理念完全一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不但完全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元素,而且融入了西方艺术文化元素,其歌唱形式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稍有差异。可以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具备两面特性,一方面拥有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气息;另一方面具备西方声乐艺术文化气息,可谓是两者的统一、集合体。2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研究的重要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初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其活跃程度并不高。然而,儒家、道家等学派十分重视民族声乐艺术,并将其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一部分,由此将民族声乐艺术上升到了美学层面,从美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民族声乐艺术改革和创新的新思路。[1]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逐渐被显现出来,并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特征之一,从美学层面而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显得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特性,并且与西方声乐艺术一脉相承,能够有机统一、结合起来。因此,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极其重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石和保障。3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3.1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特征美学作为研究人类意识、知觉和情感的一门多元化学科,声乐同样是洞察人类情绪的一门艺术学科,自古以来,二者之间的关联十分紧密,共同丰富着人类的情感世界。《乐记》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的记载范本,部分内容阐述了音乐对人类情绪的影响作用,认为音乐是由人类根据自己的情绪所创作,也是反映人类情绪的一种主要工具。[2]音乐作为声乐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与诗词结合起来,实现了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声乐艺术实质上就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类情感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声乐艺术之所以魅力无限,正是由于其具备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声音;二是情感。前者即就是来自音乐中的声音,通过演唱者口中所传递出来的声音;后者就是音乐、歌曲中涵盖的复杂情感要素,包含了创作者的创作情绪和生活情感等。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特征同时拥有抒发情感、传递感情的作用,作为创作者抒发情感和传递感情的主要途径之一。也就是说,创作者在声乐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要素、复杂情绪融入其中,达到艺术美学的高度,观众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创作者此刻波澜起伏的情绪和多元化的情感要素。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的深远影响,逐渐形成了声情、词情、曲情等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息息相关,极大丰富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手段,凝练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潜在的情感美学要素。3.2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创造性美学特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除了具备情感美学特征之外,还作为一种具备创造性美学特征的艺术综合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声乐艺术在长期的矛盾斗争和方式转型过程中,逐渐积累起了创造性美学特征。也就是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始终处于创造过程。新世纪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承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上,发挥出了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一方面在学习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另一方面在创造新的民族声乐艺术。与此同时,在传承民族声乐艺术的同时,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声乐艺术,可谓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仅符合传统历史发展规律,而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作为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造性美学特征的主要表现方式。首先,古为今用是当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作词、谱曲、歌唱过程中,完整继承传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固有特点,通过学习和借鉴传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精华思想和创作技巧,来丰富当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突出创造性美学特征;其次,洋为中用是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创作技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特点,将西方国家和地区民族声乐艺术作品中有用的东西拿出来,融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去,以此来丰富中国民族艺术创作手段,突出中国民族艺术创造性美学特征,最终实现与西方声乐艺术相接轨。3.3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性美学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走出国门。然而,在走出国门,实现现代性美学特征的过程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要符合中华民族传统历史风格,符合中国当下基本国情和民族声乐艺术创作理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地区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理念与创作技巧,坚持传统与借鉴齐头并进。与此同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典范,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发展道路,在不忘本的基础上,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对待西方声乐艺术文化。唯有此,方可取得实质性的艺术创作成效,突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现代性美学特征。21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其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已然成为国际民族声乐艺术领域中的主力军。究其原因,取决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鲜明的美学特征,充分提升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高度,呈现出了情感美学、创造性美学和现代性美学特征,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态势和国际声乐艺术创新轨迹。随着国际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革新,中国民族艺术在传承传统民族艺术创作方法的同时,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声乐艺术创作技巧,丰富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方法,实现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方法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最终有利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美学特征的集中体现。参考文献:[1]

刘暄.文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特征[J].音乐探索,2010(04).[2]

赵燕.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探析[J].作家,2012.[3] 赵金霞.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猜你喜欢
声乐美学民族
仝仺美学馆
我们的民族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多元民族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