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创作观念分析

2016-07-06 06:50宋丹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古典舞观念形式

宋丹

摘 要:古典舞是我国的一种特有的舞蹈类型,但在当代社会中,古典舞的发展与现代文化之间似乎存在一种文化的冲突,古典舞与现代文化的发展也存在着一种断层的现象。最开始,古典舞是遵循“古为今用”这一观念所建立的,强调对古代舞蹈形式的重建和复制,但在当前古典舞的创作中,这种观念似乎已经被淡化,从而导致古典舞丧失了其原有的特点。本文主要从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观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当前中国古典舞创作观念的分析,总结了产生这些观念的原因,并探讨了未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方向。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创作观念;思维本文主要对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观念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找到中国古典舞创作的思维模式,并对产生这些观念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中国古典舞在构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中国传统戏剧、武术、芭蕾等艺术形式的影响,甚至史籍和壁画等都对中国古典舞的服装、造型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不仅仅是对这一舞蹈形式的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温故。1

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观念中国古典舞是从传统舞蹈形式上发展起来的,相应的,在创作理念上也受到传统艺术创作理念的深刻影响,例如芭蕾中的形体规范和训练形式就在中国古典舞中有所表现。但中国古典舞并不是对这些概念的单纯复制,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再创造。1.1

中国古典舞本体观念与创作观念之间的关系正如上文所说,中国古典舞是在对传统舞蹈形式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中包含了戏剧、芭蕾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创作理念。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观念事实上是对其构建观念的一种继承和延续。1.2

中国古典舞的借鉴观念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过程中,“古为今用”的观念由来已久,事实上,这是整个中国古典舞的创作基础,并从这种创作观念中还发展出了“古典舞不等于古代舞”的概念。“古典舞”是一这从历史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并与当下的社会产生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观念始终在中国古典舞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古为今用”、的观念就成为现代中国古典舞在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共识,也是促进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与创作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创作中国古典舞时首先必须对这一创作理念有深刻的认识,换句话说,本文要探讨中国古典舞创作观念是中国古典舞对于当下社会的意义及对传统观念的选取、继承、提炼和调整。2

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观念2.1

中国古典舞本体观念与其创作观念之间的关系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样,中国古典舞是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在中国古典舞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观念依然在当今的创作过程中发挥着作用。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古典舞的构建观念和创作观念是完全一致的。关键在于要找到中国古典舞的构建与创作观念之间关系。中国古典舞的构建和创作观念存在一种“一理分殊”关系,所谓的“一理分殊”是指构建与创作的观念是相同的,只是同一观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构建与创作所呈现出的实际作用与效果是不同的。2.2

“个性解读”——中国古典舞对于创作概念的认知艺术实际上就是创造力的一种展现形式。所有艺术形式都在于创造,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将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变为创作出来。而在创作的过程中,创造者比所创作的对象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艺术本身并没有所谓既定的原则和规律,也不按照已经存在的物体来改变自身。创造和行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观念,而艺术是一种创造而非行动。而在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观念中与这一定义十分符合。中国古典舞的价值并不在于继承或照搬某一种已经存在的舞蹈形式,而是在于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和寻找自身的价值。这种创作形式和观念正是中国古典舞的独特之处,也是其艺术性的体现,而日本、印度等国家对古典舞的保护则已经偏离了古典舞的创作初衷。在这些国家,古典舞已经不再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类似于一种被过度保护的历史遗产。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这些国家所推崇的中国古典舞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典舞”,它们可以成为当今的“中国古典舞”创作的素材和资源,但不能完全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和创造性。因此,中国古典舞要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的不是过度的保护,而是应该依照其自身的艺术性质去发展。尽管在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中经常强调要回归,但是这种回归是指观念和思维上的回归,而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回归。3

对“个性解读”观念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舞蹈类型的创作,体现出其特有的“个性解读”式的创造观念,是由于在古典舞的创作中并没有一种统一的标准。当今人们在创作时,只是通过逻辑上推理形成了当下一定的观念。因此,在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上产生了“立于当下”的创作观念。从舞蹈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舞蹈是在特定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人类行为,并且它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只有把舞蹈与其他人类目的性的行为进行比较,才能有效地界定舞蹈这一概念,才能深入的探讨舞蹈的创作理念,了解自然与社会环境如何造就和发展了不同时期的类型舞蹈。根据这一观点,舞蹈可以进一步被分为“准自然舞蹈”和“创作舞蹈”两种类型。所谓的“準自然舞蹈”是指在较为固定的地区采用自然传播形式的一种舞蹈类型。它具有深刻民众基础,因此较好地保存了舞蹈的最初形态,并能够较好地反映地区和民族特点,在舞蹈中能够较好地体现出当地的习俗和舞蹈语言系统。所谓的“创作舞蹈”是指经过专门设计或艺术加工创作,带有明显的娱乐性,和专业技艺要求的舞蹈形式。4

“个性解读”观念在创作中的分化与实际体现由于中国古典舞的创作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或经验可以进行参考,因此,现代的中国古典舞作品,无论其是否获得业界的良好评价,其历史性都无法得到有效的肯定。但在中国古典舞中也存在对古代形象的完全继承的现象,这也是现代中国古典舞经常展现出与古代形象类似的感受。出现这种感现象与观众自身对传统形象的了解十分有限也有较大的关系,大多数观众只了解那些在中国古典舞中被原样继承部分。当前流行的中国古典舞创作的两种流行的观点,及“重建”与“复古”实际上是“个性解读”时的两个方向。5

“整合机制”与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功能在上文中已经提及,中国古典舞是一种兼具包容性與同化性的舞蹈形式。对于中国古典舞的演变性,我们可以得出三个方面的结论。首先,中国古典舞是建立在“乐”和“容”两者综合的基础上的。这两项功能相互影响和衬托。舞蹈的表“容”功能事实上与“诗言志”,“歌咏声”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作用。而舞蹈的表“容”功能能否实现取决于诗、歌、词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古典舞蹈中“乐”和“容”的功能尽管随着音乐而变化,但并不是说“乐”处于次要的地位。两者的关系是以歌为出发点。从中国古典舞的创作机制中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舞的创作是一个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过程,与此同时还存在对外域文化的采纳。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过程中,“乐”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因此其艺术功能是“诗”、“歌”、“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从中国古典舞自身的特性来看,其不光有“乐”的形式,还体现出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这也是中国古典舞的形态与芭蕾舞等舞蹈形式不同的根本原因。中国古典舞的文化价值就在于其对于民族思文化精髓的体现。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形式,中国古(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典舞体现出来的精神和思想观念正是其魅力所在。而思想与观念一直以来就存在于古代的哲学中,是传统审美观和道德观念的延伸和发展。无论是武术、还是戏曲还是中国古典舞都或多或少的与`阴阳、`五行等中国传统思想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因此,中国古典舞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产生的。无论是从其自身的表现形式形态、创作理念上还是内容上都呈现出这一特征。因此中国古典舞观念落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应当以此为基础。6

结语中国古典舞从其命名上就可以看出其对于“古典”的追求,与此同时这也体现出对历史的追溯。但受到现代舞的影响,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性开始呈现衰退的迹象。中国古典舞开始从其他舞蹈形式中找到与自身相契合的内容,并对此进行了借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舞种的价值观念开始取代其原有的价值观念,其中芭蕾舞的价值观念对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观念起到了最为显著的影响作用。但是尽管中国古典舞是依据既定的形态规范的观念建立起来的,它却拥有着自身的舞蹈语言,在创作过程中具有一些个性化的特点和创新的意识。这一现象最终也归结到了其历史的模糊性。因此,中国古典舞的这种模糊的历史真实性正是中国古典舞建立和创作的基础。参考文献:[1] 仇晓莉.中国古典舞之身韵“初发生”微探[J].大众文艺,2014(11):24-25.[2]

王魏魏,王新颖.“中国画”与“中国古典舞”审美“意境”微探[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11):52-53.[3] 刘敏.“新古典舞”之我见[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04):64-65.

猜你喜欢
古典舞观念形式
维生素的新观念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健康观念治疗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