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木刻版画的多样形态与艺术观念

2016-07-06 12:40邱卿云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延伸当代

邱卿云

摘 要:在当代木刻版画教学中,除了技法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当代木刻版画精神和形式的概念延伸,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综合有所理解。这也是当下学习木版画很重要的出发点。关键词:当代;版画精神;形式概念;延伸;综合1

木刻版画精神和形式的概念延伸当代木刻艺术家受当代艺术影响,在当代语境下,许多艺术家对木刻本体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出现各种样式。有简化、提炼繁杂刀法,突出木刻本质特点的。也有将刀法组织使用的淋漓尽致。还有试着在印痕,刀痕上做文章。更有尝试将木刻与影像、装置和行为等多媒材相结合,创作出观念性较强的作品。使木刻版画在当代艺术中呈现出多样式。木刻版画不再是单一地追求画面线与面的虚实呼应,明暗对比,以及拼凑一起的各种图像。当代木刻创作切入现实生活,以艺术家的眼光,深刻的思考透析人类的种种生存状态,力求将木刻语言多样化。必须从表面的感官感受转化为让人产生精神上的共鸣,这也是木刻版画精神在新时期当代性的表现。受当代艺术影响,当代木刻创作要在充分自觉的个体意识的基础上,自觉将自我存在与时代生活联系起来,将自我的生存发展与群体的发展要求统一起来。 [1]版画家在当下创作中跳脱出以恢宏主题创作为前提的模式,从表面简单的生活描述提升到深层次的发自内心的挖掘。对人文的关怀,社会的关注,文化的思考,例对宇宙世界的探寻,生命的意义,人生哲理的探究,战争与和平,人体与性的表达等等这些都是当代版画艺术家在版画创作中以自身出发,关注和思考与之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与其他绘画形式一样,版画艺术家也是用其独特的版画语言表现当下的时代。艺术家不仅在精神、思想、观念意识上不局限在以往的审美模式中。版画技法,制作手法、程序也有超越。表现手法多样,画面构图、图式、造型都呈现出多样化。媒材使用上更宽泛,符合中国当代艺术视觉的多样化。有人仍为,强调版画的当代性一是要看版味能否与艺术家的当代感觉、情感达成恰好的同构。二是观念必须更新,尽早做到与国际上的版画观念接轨。[2]其实并非同构,而是当代人的情感通过当代话语语言手段的真实表露,是当代感觉在当代话语形态中的自然流淌。观念更新肯定是使版画向当代形态转化的关键。[3]谭平2012年创作的木刻、影像装置相结合的作品《+40m》和《-40m》他追求木刻语言上的极简表达,视觉效果上的精简提炼使一切变的理性。他觉得在创作时不能想太多,很多具体的事,甚至刀法都不能在创作的时候去安排。一想太多,刀留下的痕迹就显得极其不自然,画面承载的太多。《+40m》一条绵延的阴刻长线,是静态的,黑底白线,木刻的独有语言。作品连刻带印一气呵成。在画的后面展出的是“一根线”的影像,这根线就像人的心电图,在颤抖中连绵。艺术家的另一作品《-40m》是在印刷《+40m》时,因为纸的宽度比木板窄,为了防止弄脏作品,印制时就在纸的后面垫了一张纸吸除油墨。废弃的垫纸无意间变成了一件作品,艺术家赋予了它新的生命,给予了它新的意义,变废为宝。徐冰《析世鉴》装置,整体装置由几百册手工印制的大书,经卷式卷轴以及被放大的书页铺天盖地而成。但是这些“文字”包括艺术家本人也是不能读懂的。成千上万的“文字”看上去极像汉字,却是艺术家自造的。他只保留了汉字字型的美学规范,将文字还原到笔画本身,变成一种纯粹的“点线结构”,一种横、竖、撇、捺的自由组合。它排除了从字义上识读、语义上理解作品的任何可能性,从而使文字语言转化为绘画语言,使音义符号转化为视觉符号。[4]将木刻语言与其他的艺术语言相结合,赋予它新的面貌,让木刻作品的呈现更多种多样。徐冰用手工雕版刻制的四千多活字版编排印刷而成,极之考究的制作工序。运用木刻的阳刻线将其描刻出来,其实这些“字”是一个个画面,是艺术家将其对书法艺术的另类思考呈现给观众。一改以往木刻版画用框挂在墙上的“架上”展示方式,而是采用长卷悬挂在天花板上,左右也是画,地面上都是,这样让观众完全置身于他设定的环境中。他希望通过此作品向大家提示对文化的警觉。纯粹单一的木刻语言,讲述着艺术家对书法的思考理解,整个制作过程都体现出木刻版画的制作工艺感很强,将其与其他绘画方式的别样之处一一展示出来。不一样的工具,但是艺术家同样表达的是当代他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使用的木刻雕版,线装书都是古时的做法,但是艺术家用当代的审美视角,赋予它新的内涵,让人在古时与当代的图像碰撞中,产生强烈的落差,更能说明作者用当代的思辨方法去看待问题,并没有局限于工具。2

木刻版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综合当代艺术家将木刻与当代的科技相结合应用,制作作品,就现在也非常常见。当今世界是数码时代,艺术家将不同的艺术形式与高科技相结合,木刻版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使其在呈现上更能吸引观众眼球。这样能更形象,更绘声绘色的表达艺术家想传达的意图。艺术家将架上绘画与动画相结合,这样的做法很新颖,也就其综合的优势表露无遗。木刻绘画形式语言得到当代科技支持,产生新面貌,与观者见面,赋予了其新的功能,打破了各种局限,也能更好地突出其绘画语言的特点,而高科技得到了木刻绘画语言,丰富了其语言表达的艺术感。就其作品来说,与科技的结合使作品传播的更快、更形象,受众人群更多。除了视觉上的体验,更增加了感官的体验,形式上更多变。孙逊2012年创作的动画《一场革命中还未来得及定义的行为》。这是一部用木刻版画做成的动画,运用木刻语言在动画中呈现,黑白的画面效果,独特的木刻刀法处理,让此片形式上不同于别的动画,效果上是浓厚的木刻版画意味,人物造型,物体造型,动作神态等等都运用木刻的概括手法表现,不拘于细节。形式感很强,黑白视觉冲击很强烈,更具有力量。艺术家在故事中讲述一个充满诡异色彩的一天,一个身份不明的人生活在一个奇异的空间中,里面充斥着超现实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意味,所有一切都看似神奇,但却有深刻的黑暗意义的现实暗示,我们或许生活在世界某个特定的角落范围,这是真实发生的,所有的一切时间,空间,猫和乌鸦,课堂和像火一样燃烧着的云……寻觅世上每一个黑暗角落都可找到如此荒诞不经的故事,人们生活在一个被某种规则的限制中,应该如何寻找自己,时间是否允许我们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慢慢看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影片的叙事逻辑是按照梦境的规律,所采用的视觉元素是生活的片段化。由音乐引导到全片高潮相对应的画面也不具有高潮和释放意味,画面中出现与死相关的冷寂,与之相关的生物,苍蝇、蟑螂、老鼠与蛇死尸般缓慢的出现在画面上。黑白木刻做成定格,这样的处理使整部动画有种机械缓慢卡带的效果,黑白的強烈对比,故意留住的印痕与刀痕都隐约的透露出作者采用黑白木刻的语言目的非常明确,将黑白木刻独有的刀痕呈现给观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孙逊的作品更有了与众不同的感觉,黑白木刻大刀阔斧的概括造型能力,巧妙的留黑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斑驳的印痕产生出阴森,异常冷静的感觉随个人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动画是当今视觉艺术传达信息量最为丰富的形式之一,它通过声音,图像向观众传播信息。画面再也不是静止的,而是能连续性流动在描述事情,故事。让观者得到视觉,听觉的体验。更有效的表达艺术家的意图,这样也能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更好的展示木刻版画,让更多人认识它,知道它并非一味传统,它也能很新潮,很有意思。艺术家的各种尝试使木刻的当代精神和形式得到延伸,拓宽了木刻版画的表现形式,深化了木刻语言,将其与当代多媒材相结合,更多元,更巧妙的表达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当代思考。木刻版画在当代有了新的语境,与时代同步,适合表达当代人的观念和情感。木刻版画也在局限的板材上跳脱出来,有了(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更多的可能性。参考文献:[1]

赖大仁.文学批评中的主题观问题[N].人民日报,1998.[2] 陈孝信.版画与当代[A].转型期的中国艺术研讨会文集[C].[3]

齐凤阁.论当代版画的当代性[J].文艺研究,1999(06).[4] 贾方舟.江苏画刊[J]. 1990(2).

猜你喜欢
延伸当代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探析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筛点,英语精读需把握的“原则”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