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艺术设计思维能力

2016-07-06 15:45张健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艺术思维能力

张健

摘 要:艺术设计是创新,通过人们的脑部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客观的事物,展现出人类智力的能力。在艺术思维能力中创新性思维是整个艺术活动中的核心,突破传统的思维,以独特崭新的思维观念改善现有的客观生活,展现出设计思维能力的价值。本文分析艺术设计思维的本质,阐述艺术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特点,并提出培养设计思维能力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建立创新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性格,鼓励学生创新实践,通过多样化综合的方法提高艺术设计思维能力。

关键词:艺术;思维;能力

0 引言

设计是对艺术形态的创新,是艺术结合多领域的学科的综合,设计师通过自身的创造力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强化艺术思维能力是追求艺术与科学的高度统一。现代设计创新理念在多个专业领域发展,与工具相结合成为工业设计,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视觉传达设计,为了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环境设计等等,艺术设计就是结合创新思维将创造事物的意识,通过实践发展成为现实的产品和事物,体现出实用性和经济价值,这也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含义。

1 设计思维的本质

1.1 艺术思维

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统一的产物,而艺术思维能力包含艺术和科学的两种思维的特点,两者形成统一,从而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思维。首先艺术思维指的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呈现出发散性的形式,科学思维是逻辑性的思维,呈现出缓缓递进的形式。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以艺术思维为基础,与科学思维相结合,则能设计出具有合理性的产品,形成理性且感性的特点。两种思维能力中,艺术思维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通过艺术思维创造出新的形象和功能,呈现出创造性的特征,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以独特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主要是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将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创造出具有创意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需要结合设计师的想象力,产生设计的灵感,将直觉思维、分析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利用各个思维之间的特点进行补充,体现出创造性的特点。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特性、流畅性、多向性、新颖性、联想性,从而在新兴事物的设计中突破传统的功能和形象,展现出丰富的设计成果,通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充分地体现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2 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2.1 树立创新思维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树立创新思维的意识,创造力是人们智力智慧的组成部分,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只是有很多人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要从事创造性的设计工作,需要具备突破常规的思想方式,往往人们会被自身的经验所束缚,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工作,但是在设计的思维培养中,要有意识地打破常规的方法,创新出更加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树立创新的思维要透过表面现象看透事物的本质,正确地收集设计的信息,为发挥创造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另外还要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在大量的思考结合现实的观察,从而形成灵感的迸发,从而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保持自身的好奇心,好奇心才能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一种思维的意识,需要自身不断地培养和塑造,结合创造的动机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2.2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

为了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能让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形成探索的欲望,也是一种求知欲的体现,是人们渴望获得知识的状态,结合现代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新奇的课外活动以及观察大自然等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学生的个性的塑造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强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如说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形成学生有责任感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创造性的活动中,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通过不断地思考启发自身的思维能力,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原始的动力,为学生的创造力插上理想的翅膀,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3 建立创新教学氛围

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塑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在教学的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独立的活动空间,教师只是作为引导的角色,给予学生展现自我能力的机会,各抒己见,而不评判对错,提倡师生的自由讨论。其次教师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捕捉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火花,并积极运用到设计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的思考,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课堂氛围中展现出创新的思维能力。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教师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自己的思维首先要有创造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学生为重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的方法,将启发法与发现法结合在一起,启发学生的创新性的思维,营造出积极思考的教学的氛围,促进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的发展。

2.4 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创新性思维最终是服务于实际的产品的设计,艺术的创作是一种思维和情感的结合,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则要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地创作和设计的实践,让学生观察生活从而触发情感,产生设计的动机,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的兴趣,形成独特的审美观念,积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备条件。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提出自身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不要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在创造活动中的心理,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从不断的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总结经验,为自身的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另外教师也要组织相关的设计比赛等创新性的活动,提供大量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从实践中获得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的发展。

3 结语

设计的目的是创造美好的生活,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中,要充分地认识到创新性思维的特点,通过艺术设计思维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系统地学习艺术设计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形成新颖的思维的方式,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的艺术设计的素质,改革传统的艺术思维教学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树立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活跃教学课堂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设计创新的活動,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在更加自由广阔地天空中进行设计,也能提高设计创新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钱安明.艺术设计思维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

[2] 苏琼英.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猜你喜欢
艺术思维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纸的艺术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