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渗透

2016-07-06 06:21李岩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文化渗透

李岩

摘 要: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标的不断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也逐渐被融入教学当中。中国文化涉及各个领域,如剪纸文化、汉字文化、音乐文化及汉服文化等,是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的整合。在我国素质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民族文化渗透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使学生将民族民间舞蹈的肢体动作与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体会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文化;渗透

0 前言

传统的素质教育注重对人才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素质教育,其教学内容上以民族民间舞蹈为主,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技能,有利于学生形体的塑造和气质的培养。除此之外,由于不同民族民间舞蹈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当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实质性认识,缺乏对学生气质、内涵的培养,致使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未能达到教学要求,对于民族文化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渗透不够,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失去其实质意义。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将民族文化更好地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

1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民族文化的体现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内容基于对中国民族舞蹈的认识。中国民族舞蹈种类多、内容丰富。在多种肢体动作的变换过程中,体会到了各民族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是对人生的一种释然和豁达。[1]通过教师对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的讲解和示范以及与舞蹈相关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解说,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体会到民族民间舞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

例如,对蒙古族的舞蹈来说,其产生于民间,节奏感强、动作热情奔放,伴随着蒙古族特有的语言特色,具有独特的风格。女子的动作多为抖肩、翻腕,以表达蒙古族女子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大多舞步豪迈,舞姿挺拔,展现出蒙古族男子的阳刚之美和体态的健硕。这也是蒙古族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的一种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对抖肩动作进行练习时,深刻体会动作的优雅和动作带来的身心上的释放,在蒙古族舞蹈矫健的舞姿和步伐中体会蒙古族人的热情奔放,深刻体会蒙古族悠久的民族文化在民族民间舞蹈上的体现,进而加深对蒙古族文化的认识。

2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民族文化渗透现状分析

2.1 缺乏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在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对舞蹈动作本身的教学,对舞蹈动作进行肢体的示范,缺乏生动性,由于学生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不够,导致学习过程的枯燥、乏味,因此降低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的热爱,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2]在对舞蹈肢体动作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建立起学生对与民族民间舞蹈背后蕴藏的文化知识的认识,学生体会不到每个动作背后的寓意,对其文化背景了解甚少,往往学生在舞蹈学习结束后,仅仅掌握舞蹈动作的学习,而对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一知半解,对动作所传达的民族精神也是了解甚少,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没有达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根本目标。

2.2 缺乏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实质性认识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在提升学生素养上的认识不够。认为当前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当前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然而,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发展型人才炙手可热,因此,要更加重视对人才内在素质的提高。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然而,教师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过分强调舞蹈动作的重要性,在教学理念上,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没有将民族民间舞蹈的实质意义融入教学中,缺乏对民族文化与民族民间舞蹈的融会贯通,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

3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渗透

鉴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在传承中国民族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要认识到当前民族文化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渗透的现状,并对原因进行深刻分析,积极寻求将民族文化渗透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并实施,以促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3.1 注重对学生文化内涵的培养

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为更好地将民族文化渗透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民族文化的魅力,要求教师在对舞蹈进行教学时,更加注重对学生文化内涵的培养,使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更有利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顺利进行。

例如,教师在进行朝鲜族舞蹈教学时,向学生讲解朝鲜族的人文历史及舞蹈的由来。朝鲜族舞蹈具有农耕的象征,体现出朝鲜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3]通过手足动作的示范,让学生体会动作的含蓄,委婉,从而体会朝鲜族文化的含蓄表达,有利于自身文化内涵的提高。

3.2 将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中去。为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的顺利进行,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教师应将民族文化與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融合在一起,使民族文化更好地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4,5,6]

例如,在学习藏族舞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多了解一些藏族文化,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去藏族民间体验生活,体验藏族的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将民族文化与舞蹈动作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4 结论

总之,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改革,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民间舞蹈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文化内涵,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对民族文化的渗透,以更有利地促进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 王奇.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教学[J].通俗歌曲,2014,14(04):164-165.

[2] 崔莉.浅谈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J].知识文库,2016,02(03):225-226.

[3] 贺群莲.我国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4,13(19):109-110.

[4] 李晓君.浅谈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02(Z1):221-222.

[5] 冯玲玲.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探究[J].黄河之声,2015,16(06):164-165.

[6] 佟丽丽.关于普通高校普及民族民间舞蹈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5,02(11):22-23.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文化渗透
民族民间舞蹈中呼吸与情感的处理与运用
当前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的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