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声乐术科)

2016-07-06 10:13罗少军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通道校本课程

罗少军

摘 要:近年艺考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全国艺考大军逐年的上升,学习声乐的考生比例也不断地增加,从音乐联考,学前教育到播音主持,影视表演等专业面试都涵盖了声乐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声乐作为音乐术科面试的必考项目或者是传媒类面试的加试项目,已经成为广大考生通往音乐艺术殿堂的必考科目。笔者经过教学研究发现在自然阶段到不自然阶段的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真假声的问题,通道问题、呼吸以及支点的问题,笔者提出一些看法和教学建议,供同行参考和指正。

关键词:校本课程;自然阶段唱法;不自然阶段唱法;真假声;通道;呼吸和支点

声乐是一门包含科学性,艺术性,欣赏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学习声乐的学生需要有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嗓子,需要有良好的听觉,需要有扎实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内涵去理解表现作品,需要有专业能力较强的声乐教师去发现和改造他们的自然发声,让他们从自然阶段的唱歌到不自然阶段的歌唱,最后到科学自然的运用嗓音去表现声乐作品。

用自然的发声方法进行唱歌是初学者最擅长的歌唱的方法。自然就是美,自然就是一种表现,我们常常会说这个人讲话很自然,很亲切,一个人唱歌唱的很不错,很少人会说这个人唱歌唱的很自然,然后获得大家众多的掌声,大家会说这个人唱得很好,不错!为什么唱歌唱的很自然不全部被人赞同认可,反而说话自然容易被人接受?这里涉及一个发声方法的问题,对于没有学过声乐的人来说,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其表现出来的声音是自然的,就如同说话一样自然,说话很自然包括说的节奏韵律有特点,音色也很好,咬字很清晰,演讲者的眼神表情和体态很舒服很和谐。唱歌除了需要说话一样的自然因素以外,另外包含了音高(旋律),音域(难度)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往往没有学习声乐的人是很难以做到的,所以自然的发声方法是初学者最容易最习惯使用的歌唱的发声方法。

从自然唱法过渡到不自然的唱法是每个学习声乐的人必须经过的门关。声乐老师喜欢自然条件好的学生,这些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大部分学生都能适应不自然的唱法,最后到完全自然科学的发声方法,也有一些极少数的学生由于以前有过模仿歌唱家,明星等演唱的风格,也初步掌握了一些演唱方法,这一类的学生我把他们纳入习惯自然唱法的对象,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在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之后,对他们提出喉头放松,气息下沉,支点太高等要求,这一些学生慢慢失去了他们原来自然的状态,有的不会发声了,声音发出来的比较僵硬,发白等问题,甚至有一些学生在怀疑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于他们,有一些失去了对声乐的追求和兴趣,认为学习声乐太难了等等,所以在面对这一些学生的时候,声乐老师就需要因材施教,首先树立学生的信心,找出问题的部分,循序渐进的去逐步解决因为科学发声方法带来不自然唱法的问题。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女学生会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老师你说的自然唱法就是用真声演唱,不自然的唱法是不是就是用假声进行演唱,这个问题学生问的很好,我就举例说:声音的高低是靠声带震动的频率多少来决定的,真声好比一张身份证,假声好比一张纸条,如果用同等的力气去吹动它们,你们觉得那个更加的容易震动起来,答案显然是纸条被吹动的频率要比身份证快得多,虽然这个比喻不能完全回答学生所说的什么是真声,什么是假声,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但是对于刚参加声乐学习的学生来讲我认为比喻已经到位了,真声就是你最自然最真实的声音,就像身份证号码一样是唯一的,假声就是要把所有真声“隐藏”起来,用更高的位置发出声音,这个位置不是真声发声的位置,发出的声音也是不自然的,所以把它叫做不自然的发音方法。

一个好的嗓子不是只有真声,或者练好假声就可以了,结合真假声,混声进行演唱,也要因人而异,因作品的风格不同来进行,女中音和男高音在运用真假混声上使用的比较多,初学者在学习初期,特别是女生,对真声和假声往往不太重视和注意,在低于换声点的部分习惯用真声演唱,高于换声点的部分用假声演唱,这种现象可能有几方面的问题造成的,第一就是歌唱的时候喉头的位置比较高,气息和喉头开放的时候不再一个位置上吸开,这样容易造成气息短路,自然声音就会跑出来;第二就是歌唱的支点部分含糊不清,不够稳定,我们说话支点肯定要用上上支点,就是我们上衣的第一个纽扣以上,唱歌如果支点太高,气息就会吸的很浅,真声自然就会跑出来。解决的办法可以从气息、喉头稳定、支点三个方面进行解决!例如”用U母音来进行喉头稳定的练习,用哼鸣进行发声位置的练习,用叹气的方法来感受支点等等。学生从自然阶段过渡到不自然阶段我个人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感受式的,声东击西这两个教学方法,为什么不用多点启发和示范来的直接一些?考虑到高中生由于年龄偏小,生活感受和文化知识掌握得不够丰富,启发他们会有一些理解上偏差,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嗓子也是处于变声期,完全的模仿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力不从心的结果,也不适合他们个性发展的培养。感受教学在教学中最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闻花香(吸气和打开鼻道)、打哈欠(打开喉咙吸气)、叹气(气息下沉找支点)、搬钢琴(腹部力量的锻炼)等都是在不自然阶段中使用比较多的方法,在纠正学生错误的时候,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效果比较好,例如:如何让学生感觉在通道里咬字,而不是在嘴巴里咬字,可以指着胸部的位置告诉学生嘴巴就长在这里,不在上面,歌唱的时候出现喉头很紧的问题,也可以用这个办法来转移注意力,通过声东击西的教学方法来消除学生紧张的现象。

不自然阶段训练中要解决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歌唱的通道,通道就像高速路,有了高速路什么样的车都能跑,有了通道什么样的声音、咬字都能在通道里完成,車跑偏了高速路,驾驶就很危险,声音咬字不在通道里完成,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建立一个良好的歌唱通道是高中阶段学习声乐最重要的问题。在这里,本人采用了我国声乐教育学家金铁林老师的教学口诀,通过学生去背诵教学口诀来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其中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先放松、后叹气”,这一句话,这句话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支点从哪里吸气,有了正确的吸气点,后面的喉头开,嘴巴张等问题才能得到最好的支持和解决,但是实际训练中,学生对这个理解是很肤浅和不重视的,过多地用上了打哈欠等方法去体会喉头开,而忽略了呼吸是歌唱的动力,谁掌握了呼吸,谁就掌握了歌唱。

学习声乐从自然阶段到不自然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好比高速公路的建设一样,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目标,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声乐训练需要一个长远的目标,这个目标就像建设一条高速公路一样,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在艺术的道路上安全行驶几十年,启蒙老师的责任是重大的,是未来歌者的指引者和设计者,我们要给这些未来的歌者一个安全有效的通道,一个可以演唱几十年的声乐的通道,在建立声乐通道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解决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艺考大军的旗帜下,不要为了片面追求术科的分数来透支学生未来几十年的好嗓子,好的方法是用利息在歌唱,声乐教师不仅是技术的传承者,更是未来歌者的繁衍者。

参考文献:

[1] 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第3页.

[2] 金铁霖声乐视频教学(第2集)[Z].

猜你喜欢
通道校本课程
通道县自然景观资源调查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如何让中职学校的学生学好photoshop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