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

2016-07-06 00:08曹生让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模块化教学启示

曹生让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数学教学亟待改革,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改革手段才能解决当下高职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以及漏洞.模块教学理论作为实践研究理论,为我国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高职数学教学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就是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笔者在本文对高职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进行研究,使大家对此有所了解和认识.最后,笔者总结出模块教学理论与高职数学教学的共通点,从而发现模块教学理论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具体启示.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启示

引 言高职数学教学面临着教学内容难,学生基础能力较差等众多现实问题,而且高职数学应以学生能够将数学熟练应用于工作实践为目的,应该注重实际性和针对性教学.但是,现在我国高职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如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结果使得很多高职大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学习数学的观念,一味地学习数学课本知识,目的是应试,获得较高的成績,而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却明显不足.针对种种问题现状,目前我国高职数学教学正在积极进行改革,试图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模块教学理论为高职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宽了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道路.

一、模块化教学的理论基础——模块教学理论

模块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感知神经研究中心的主任迈克尔在1976年提出的.迈克尔对此进行解释道:“模块是大脑在神经末梢活动的各个子系统的组织形式.”到了20世纪90年代,模块教学理论逐渐兴起发展,主要形成了两个领域,一是主要以模块式技能培训模式体现,一是主要以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体现.我国也正是在20世纪90年代对模块教学理论进行研究探索,在吸收外国先进理论的同时,发展出了一套符合我国教育实际国情的模块教学理论.我国在以上两种主要的领域都有所发展,其中在模块式技能培训模式中,发展出以现场教学为主,以胜任实际工作为中心的中国化模式;在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中,发展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知识为主,培养学生对工作的认知能力的中国化模式.总之,我国目前发展的模块教学理论核心是注重实用性,能力性和操作性的培养,以适应我国社会综合发展对极大量的技术工作人员的需求.

模块教学理论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以学生为中心.模块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课堂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在课堂上扮演引导者和答疑解惑的角色,相对而言位于被动的地位,老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由学生主动提问,老师答疑,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与学习的效果;(2)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模块教学理论主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位向学者,求学者成才,具备一技之长,不应该歧视弱者.模块化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能力优劣进行区分化教学,目的在于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最终的目的是使每一名学生掌握数学的应用技能;(3)高效灵活性.模块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教学改革中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模块化教学使得数学教学课堂更具灵活性,教师的授课效率更高,学生的接受效率也更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和同学们之间的情谊;(4)具备实践操作性.模块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明显提高,教师除了需要充当数学教师的角色之外还要充当职业规划老师,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未来职业的氛围,使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的应用效果,使学生更加针对性地学习数学知识,模块化教学模式以就业工作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目的是使学生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胜任高要求的工作.

二、我国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数学教学工作一直以来注重对学生的整体性教学,因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枚叶子,不同的学生之间差异就更大了.我国的先哲也早就提出过因材施教.可是,传统的高职大学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学生,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规模和效率,不得不采取整体性的教学方案,可是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天性抹杀,在班级里往往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

当前,高职数学教学工作的模式主要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模式,主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帮助学生应对考试,获得较高的数学成绩,作为求职的资本.学生因为没有接受到实践性,应用性的培养,其数学应用能力极其欠缺,属于典型的高分低能型.

虽然目前我国很多高职大学都在进行教学工作的改革,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各个高职院校将改革工作进行地风生水起.在数学教学方面同样进行着改革.可是,笔者研究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改革工作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改革措施的内容缺乏可行性和实效性.在很多高职大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是新壶装老酒,倒出来的酒仍是改革之前的传统之酒.我国高职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不够彻底,不够深入,收效不够明显.

三、高职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必然性

高职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必然性在于高职教育的本质决定,数学学科特点决定,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笔者接下来详述之.

首先,何为高职教育的本质?在笔者看来,高职教育与我国的高等教育不同,并不是以培养科研人才为目的的.高职教育的本质在于教授学生一技之长,满足我国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且,高职教育以减少社会失业率为责任,培养人才可安身立命的技术.高职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实践应用能力,是模块化理论的题中之意.

其次,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是众所周知的,数学对于学生的基础要求较高,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天分,又要求学生努力勤奋刻苦地不断学习练习.高职学生能力参差不齐,优秀学生与较差的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差距尤其之大,为了照顾到每一位高职学生,使得学生学有所成,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放弃过去整体性教学的方法模式.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正是模块化教学的内涵、要求.

最后,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差,学习能力较低,对于数学这样的学科有一定的恐惧情绪.正是越害怕越不想学,越不想学就越不会.如何才能改善高职学生这种普遍的状况呢?模块化教学是当前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方法.

四、模块化教学之于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1.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招生的根据是学生的综合成绩而不是单科成绩,因此,班级中有的学生数学成绩较高,数学能力较好,有的学生则数学成绩较差,数学能力较差.在班级中进行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数学单科成绩将班级同学分成不同的模块进行区分教学,既有利于提高成绩优异者的数学素养,又有利于成绩较差者不断学习进步.

2.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模块化教学丰富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摒弃了以往传统的灌输型,大众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模块化教学增加了数学课堂的互动性,突出了学生的重要性,学生们之间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对数学问题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实际运用的本领.

3.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模块化教育理论的很多观点通过高职院校的宣传正在逐渐深入每一位师生的内心,诸如“活到老,学到老”,“交流互赢”等等.模块化教学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讲解,更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培养.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受益于模块化教学,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将大大提升,更能够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更能够胜任日益复杂的工作的要求.

结束语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以应用为导向,培养具有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的人才,其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所以,以模块教学理论为出发点,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改革应向针对性,专业性,实践性三个方面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笔者在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以供广大的读者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高职数学教学模块化教学启示
新时期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CAI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