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2016-07-06 04:38郑佳怡
中国市场 2016年24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银行现状

郑佳怡

[摘 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不断发展,中小银行不断创新,但是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存在一定风险,如利率风险、技术风险、国家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而在不断完善的金融市场背后,还会有各种衍生产品出现,导致金融市场中出现了信用风险。文章针对我国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以及解决对策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有效促进银行业发展。

[关键词]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4.099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商业银行得到了不断发展进步,但因其起步较晚,导致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尚未完善,对其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一定阻碍。为有效促进我国中小银行的健康发展,需要对其信用风险做好管理。

1 信用风险内涵

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信用的概念,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也会产生一定风险。从传统意义角度来说,在交易中对方无法按照约定履行,即贷方没有按照规定日期归还款项,从而给借贷人造成一定损失。狭义上的信用风险就是银行贷款、借款人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归还,对银行的经济利益造成影响。广义上的信用风险则指所有银行客户违约造成的风险,也称之为违约风险。从现代观点角度出发,因债务人或者交易方没有按照规定执行,从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称之为信用风险。而违约风险以及信用极差风险是信用风险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借款人客观上无法如期偿还或者主观上不愿意偿还借款,对贷款人造成一定损失,称为违约风险。[1]当交易双方中的一方因信用评级出现变化产生的损失就称之为信用极差风险。

2 信用风险特点

在商业银行中信用风险比较大,相比于其他风险,其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这也是造成信用风险难以更好防范的主要原因。

第一,非系统性特点。系统性以及非系统性因素会直接对信用风险造成制约,影响力较大的是非系统性因素。从传统意义角度来说,经济周期以及经济危机等系统性风险因素会直接影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但这不是主要因素,借款人的经营能力、还款意愿以及财务状况等非系统性因素才是造成风险的决定因素。由此,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投资方式分散以及最大化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2]

第二,信用风险收益率呈现非正态分布规律。市场风险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价格风险的影响,但经长时间调整,涨跌以及收益会逐渐平衡,由此导致市场风险收益率呈现正态分布规律,信用风险收益则刚好相反,呈非正态分布。

第三,非线性特点。因受到利率政策、对外贸易以及财政政策等因素制约,市场销售前景较差,就会导致企业无法有效收回资金,如此便会致使企业无法对上游客户应收账款进行偿还,整个供应链就会中断,并造成银行信用风险。[3]

3 我国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银行业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银行业的信用风险随之加大,与欧美国家相比,虽然我国银行贷款质量以及资本较为充足,但还是存在一定距离,仍需努力改善。

3.1 不良贷款情况得到缓解,拨备覆盖率较高

我国在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资本市场也在逐渐完善中,这就要求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符合新资本协议的前提下,应该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据相关数据调查分析,在2006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且已经降到单数,2011年就已经降至2995.9亿元,与此同时,对比我国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也均降至国际银行标准。但是纵观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重仍然较大,还需要进一步改善。[4]

3.2 贷款客户集中度不高,行业集中度有所上升

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较为薄弱,而间接融资是我国企业获取资本的有效途径,大部分资金多来自银行贷款。我国银行体系具有较为充裕的流动性,且较强的货币扩张能力。近年来,国家政策有了一定调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得到了完善,因商业银行给予了更多中长期贷款,致使小微企业以及三农信贷支持增多。[5]

3.3 风险过度集中化

信用风险分散机制较为匮乏是信用担保风险高的重要因素,加之担保风险在担保机构以及银行间没有做好均匀分散,并在信用担保机构中集中,由此就会导致信用担保风险较高,相比于国外只承担80%的责任,国内风险过分集中。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健全的法律,同时担保机构实力较差,就会导致银行与贷款担保机构间存在较大矛盾,从而导致信用担保风险增加。[6]

3.4 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不高是造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违约风险持续升高的原因。对一个企业信用高低衡量的标准就是信用等级,而信用担保机构能否为企业提供担保,信用等级也是一个主要考虑因素。当企业信用等级较高时,担保机构才会更愿意为其担保,反之,担保机构为其担保的可能性就会较低。

4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

4.1 落后的社会信用体系

目前为止,我国推行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经验较为欠缺,导致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程度不高,且社会信用基础欠缺,人们心中的信用意识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多数借债人都会存在逃债的心理,造成我国商业银行道德以及逆向选择风险较高。

第一,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较为健全的中介性评级机构,即使已经有几家较为专业的评级结构建立起来,但是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与此同时,在对企业实施评级时,评级机构也未采用国际评级方法,将高评级授予国家控股企业,对其的盈利能力没有充分考虑。当利用新资本协议进行评级时,对风险管理尚未健全的商业银行来说也存在较大危机;第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信用制度尚未健全,且也没有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多数都是借助家庭成员实施管理,在经营上,多会选择以管理者主观意识为主,如此就会造成道德风险。针对企业财务的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缺陷,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不高,在我国现阶段信贷市场中的贷款决策以及定价中信用评级也未发挥其应有作用;第三,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个人信用评价体系还没有形成,这就会导致在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时无法依靠信用评估机构,只是单纯的借助评级体系进行,加之目前失信惩罚机制尚未建立,且外在强制机制也较为匮乏,导致人们失信情况增多。

4.2 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以及完善的监管体系

现阶段,我国相继颁布了《公司法》《合同法》《人民银行法》以及《担保法》等,为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奠定了法律基础,而在银行监管法制体系方面也颁布了《人民银行法》以及《商业银行法》等,但是目前为止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法规还没有形成。证监会、银监会以及保监会是我国目前主要的金融业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实施了有效的监管,从而使银行对其自身风险管理的重视也有所加强。但是,我国还未形成健全以及发达的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的融资以及投资功能欠缺,由此引发银行资本结构不合理,产生了较多的信贷资本,银行内部信用风险增加。同时我国还未形成完善的监管信用评级行业,也没有较为一致的规范,从而致使各大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结果各不相同,不具有权威性。我国商业银行对市场中的数据收集以及分析不全面,在对自身没有进行较好的信用风险管理时就开展大量的信贷业务,势必会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

4.3 信用风险防范以及补偿机制较为欠缺

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进步,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依然相差甚远。发达国家在信贷资产的处理上,为了使其流动性以及安全性提升,将信用衍生产品进行处理,从而使信用风险得以分解,降低整体信用风险。而我国针对此方面的发展仍然较为欠缺,不仅起步时间较晚,且产品较为单一,并不能有效降低信用风险。我国针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不长,经验较少,大多数都是对国外经验的借鉴,并不能全部适用于商业银行中,一旦风险出现,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在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为弥补债权人的损失,并协助债务人走出欠债困境颁布了《破产法》,使债务双方都得到了一定补偿。而我国针对此方面的法律较为欠缺,在企业宣布破产以后,只能将企业资产进行拍卖抵债,还是无法全部还清银行欠款,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增加。

4.4 资金规模较小

政府是担保机构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政府拨款还会受到多种因素限制,导致财政拨款规模较小,无法使中小企业的要求得到满足,如此将会间接降低担保机构抗风险能力。

5 我国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5.1 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内部系统做好控制工作

5.1.1 塑造良好的信用文化,秉承正确的管理理念

银行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核心以及灵魂所在就是银行信用文化,其就是一种理念以及规范,且形成于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其对银行未来的前进方向有决定作用。此外,对银行其他文化要素有决定作用的还包括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以及理想信念等

5.1.2 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进行完善,从而使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得以建立

将信用风险管理数据库建立起来,并保证统一且完善。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评估以及管理的基础就是数据,在建立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时,还需要对银行以往数据进行统计并做好分析。但是我国在银行业风险管理方面经验不足,数据质量不高,可靠性较低,对我国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创建造成一定影响,由此,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以及数据处理系统,最大化地防范风险的发生。

5.1.3 建立激励机制,培养信用风险管理专业化人才

首先,对企业激励机制进行强化,从而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得以增强,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如此,需要对商业银行的考核制度进行改革,摒弃以往以业绩为中心的制度,保证建立的绩效考核机制与风险管理要求相一致,综合考虑银行的风险以及收益问题。例如,在考核内容中加入对从业人员业绩造成影响的指标,从而在银行工作人员业绩得到提升的同时,银行的信贷风险也随之得到缓解。与此同时,在对贷款权限进行设置时,还需要综合考虑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业绩,并做好适时地调整,对员工的物质以及精神需求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使银行工作人员能够发挥自身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其次,还需要对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培养,只有银行工作人员具备了优秀的专业基础,才能够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5.1.4 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完成了基础内容,但是在具体业务上也存在一定欠缺,各个岗位之间的监督制衡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基于此点,就应该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完善。首先,应该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从而使商业银行内部信贷业务运行机制得以规范,信贷资产质量得到保证。其次,还需要建立信贷管理程序,对信贷业务中的职责进行逐一明确,做好动态监控,同时建立科学的信贷决策体系,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再次,还需要对内部信贷稽核制度进行规范。权威性、全明性、独立性以及可操作性是商业银行内部信贷稽核制度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对内部信贷稽核制度进行严格规范能够及时对信贷业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将坏账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商业银行的盈利以及竞争能力才会随之提升。最后,建立信用风险预警制度,从而全面检测银行信用风险。

5.2 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进行整合、完善

首先,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在防范以及控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时,不仅需要做好内部改革,还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行辅助。这就需要加强法制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进行借鉴,同时建立市场惩罚机制,对信用秩序进行改善。其次,建立信用风险外部监管系统,并保证监管的透明度,从而使中小银行能够健康发展。

6 结 论

商业银行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下,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以及机遇,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加强自身管理,做好信用风险管理,从而有效促进商业银行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玲.我国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以NJ银行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11.

[2]王丽英,沈庆劼,王会强,等.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中小银行的经营策略选择[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4(8):77-83.

[3]张强.经营环境日趋复杂 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面临挑战[J].时代金融,2012,35(12):131-132.

[4]仕长鹰,杨锐.基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情报,2009,29(11):200-202.

[5]周菁菁.我国区域性中小银行风险管理研究——以N银行为例[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1.

[6]张方力.面向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原理[D].南京:南京大学,2013.

[7]李明.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风险管理与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银行现状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银行激进求变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
信用风险的诱发成因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