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资队伍退出机制难以构建的原因探析

2016-07-08 09:18张开震
2016年22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高校教师机制

陈 磊 张开震 邝 敏



高校师资队伍退出机制难以构建的原因探析

陈磊1张开震1邝敏2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双一流”的建设中,如何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便成了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各高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纷纷提出“人才强校”战略,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大投入抢抓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在建设中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优胜劣汰难实现等问题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不合格教师的退出已经达成共识,只有真正实现教师队伍的科学合理的流动,教师队伍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但是如何形成“优者上,庸者让,劣者退”的高校教师管理机制成为难题,制约着师资队伍的建设。本文希望通过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难以构建的学校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优化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首先,高校教师准入标准落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师资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现行的高校教师的准入标准仍然按照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对高校教师的准入进行规范,要求“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应当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对申请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做出了要求:“1.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2.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这样的条件,现在看来早已不能高校发展的需要,也正是因为这样,让一些没有达到高校教师基本素养的人混进了教师队伍,造成了高校难以清退这些无法胜任教学教师的困境。因此,进一步优化高校教师准入机制,严把高校教师入口,做到宁缺毋,将不合格的人员挡在门外,才能避免困境的产生。

其次,教师岗位职责不明确,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教师退出的根本依据,只有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考评机制,才能让退出制度服众,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起到核心推动作用。而目前有不少高校没有明确教师岗位职责,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不科学,往往存在评价模式落伍,评价内容局限,高校往往注重教师科研能力及科研的产出,过于忽视对教学的投入,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氛围的产生。高校教师为完成规定任务,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付各种评价。教师容易变得急功近利,注重追求学术上的效应。评价主体单一,高校对教师考核的主体集中于学校领导、专家和同事等成员,而专家同事往往又存在人情因素,较难作出不合格的考核结论,而作为高校主体的学生,其话语权是微不足道的,有的高校甚至不组织学生评教,教学效果无从考量。不单如此,教师的考核评价中还存在评价程序复杂、评价方法落后、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尤其是对于教师退出的评价,标准笼统且操作性较差,目前国内校在处理教师退出问题时,大多按照1995年颁布的《教师法》规定的三条解聘条件执行: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而这几条仅看重了教师教学和师德的方面,内容单一笼统,可操作性不强,难以适应高校教师工作内容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没有为不胜任教师的解聘提供有力的标准与依据。

第三,高校师资不足,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新世纪以来,国内高校发展迅猛,办学层次提升较快,办学硬件扩增迅速,招生专业增加,学生人数成倍增长,虽然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增,但教师数和教师的能力仍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夜以继日,疲于应付,难以再抽出时间和精力来主动参加深造学习。而目前国内高校大多对于教师的发展较为重视,基本都成立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开设各类培训班,针对师德师风、专业理论、外语、计算机、实践技术、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甚至形体礼仪等方面进行培训,有的学校加大投入,选派骨干教师出国进修研习,借此提升教师的能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但培训结果却不尽人意,教师们疲惫不堪,怨声载道,事倍功半,分析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建立的继续教育体系往往是从上往下,成为行政指令,忽视了教师自身的需求。导致课程内容老化,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缺乏针对性,教师满意度低,效果较差。也正是因为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成为了从上往下的行政指令,为了培训而培训,不是根据教师自身需求而自发产生的学习,导致教师的继续提升难以实现,退出机制无法构建。

第四,教师退出程序不规范,导致退出机制难以服众。目前高校教师退出程序还存在很大的弊端,没有建立一套科学民主的程序,不公开透明,人为因素较大,因人而异的情况屡屡发生,结果的公平性很难保证,被退出教师往往只被告知处理结果,不能参与整个处理过程,对于不公平的处理结果也没有提出申述的渠道,即便有这样的渠道,也会因为处理过程的不透明难以然人信服。因此想要构建高校教师的退出机制,就必须制订详细科学的退出程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公开透明,让被退出的教师参与其中,保证退出程序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第五,教师退出后的帮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高校教师退出后,马上就面临着“退出后怎么办”这一困境,每位退出的教师因不同原因被退出,但结果一样,高校不太关注教师退出后的帮扶机制,从教学岗位上退下来后,应该归口哪里管理,怎样帮扶培训提高,培训时间规定多长,培训后如何考核,考核标准又是怎样等问题都未明确。如果学校与教师解除聘约,教师退出后的保障机制也尚不明确,政府和学校没设身处地考虑退出教师的难处,单纯一刀切退出教师队伍不利于队伍本身的稳定,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学校需要给予退出教师足够的人文关怀,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来保护他们应有的利益,有人文关怀的退出才会让人看到希望。(作者单位:1.海南医学院人事处;2.海南医学院组织部)

参考文献:

[1]李玲.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学术论文,2015

[2]陈园.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学术论文,2012

[3]章雷.我国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学术论文,2009

通讯作者:邝敏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课题资助项目(Hjjg2013-20)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高校教师机制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师资队伍建设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