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2016-07-09 13:15
农民科技培训 2016年7期
关键词:农广校培育中职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作为国家战略已经全面确立和总体部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繁重复杂,涉及到诸多培育环节,其中通过教育培训使农民参加职业教育,既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一环,又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果的重要体现。加强相关教材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是培育工作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质量。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长期致力于农民教育培训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而且对培育教材开发具有丰富的实践和成果,为全国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供了内容实用、形式鲜活的教材,本文以中央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职教材建设为切入点,介绍关于中职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加大优秀教材开发力度势在必行

(一)开发优秀教材是遵从农民职业教育规律的应有之义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可以明确教师的教学方向和学员的学习内容,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媒介和核心。农民学员要兼顾生产生活,学习时间零散,学习系统性不足,因此农民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内容必须灵活开放,要求其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实用、版面鲜活,这是农民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保证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员的学习效果,关键是提高教材质量,开发高质量的教材可以直接成为教师的教案基础,提高授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可以成为指导学生生产生活的工具书,有效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激发职业农民的学习兴趣,为职业农民搭建终身学习的平台。

(二)开发优秀教材是落实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环节的先决条件

自2012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以来,农业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会同财政部、教育部和团中央等,顶层设计了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框架。教育培训作为制度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应当加强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计、开发适用教材、提升师资内涵、增设实训基地等五个模块的工作力度。教材建设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是加强师资内涵建设的依据和重要保证,为实训基地建设指明方向,所以必须把教材建设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育工作教材先行。开发好教材,用好教材才能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各项环节有效开展,切实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和效能。

(三)开发优秀教材是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学习渠道的内在要求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和传统农民相比,生产经营规模、资金投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要求职业农民掌握更多关于强农惠农的政策知识、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管理理念知识、市场经济运行竞争知识,这使新型职业农民相比传统农民有更强的学习意愿和更多的知识需求。目前市场上现有教材,以学科式的教材居多,不能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学特点和学习需求,市场上少有专门为新型职业农民量身定制的精品教材。新型职业农民教材既要考虑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需求,又要兼顾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承受能力,新型职业农民呼唤适合自身学习的教材,因此开发内容实用、语言通俗、版面鲜活的教材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的重要职责任务。

二、中央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材建设现状

(一)工作成效

1. 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工作制度

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是一项系统工作,其中既要统筹规划教材开发计划,也要系统组织教材编写,还要评估评价教材编写质量。多年来,中央农广校一直注重加强规划指导,明确教材开发思路,确立了统筹规划、统分结合的教材建设思路,基本建立了建、管、用、评一体化的教材建设制度,有力推进了教材开发工作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2. 组建了一支优秀的编写团队

中央农广校组建了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并且熟悉农民教育培训教学的编写团队。编写团队成员包括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部委专家型领导、农广校体系的优秀教师以及活跃在农业生产实践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土专家”和“田秀才”。这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农民教育培训经验丰富的编写团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建设奠定了基础。

3. 推出了一系列精品教材

多年来,中央农广校组织编写了一系列符合农民教育培训实际情况的教材,逐渐形成适合农广校体系教学需要和新型职业农民学习需求的精品教材体系。截至2016年累计出版教材1000余种,教材种类涵盖了中职教育的基础类、种植类、养殖类、经济管理类、农业工程类五大门类。近期又集中力量编写《法律基础与农村法规》《农业支持保护与产业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精品教材,丰富完善了教材体系,为各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优秀的教材资源。

(二)存在问题

1. 部分中职课程缺少精品教材,有一定的教材缺口

虽然目前在用教材种类涵盖了涉农职业教育的五大门类,但是与教育部、农业部《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要求开设的课程相比,还有部分课程缺少精品教材,尤其是水产养殖类的专业课教材几乎为空白。中央农广校2015年开设了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论证出适合农民学习特点和产业发展规律的专业课程体系,但是新课程体系中部分课程还没有编写出合适的教材加以支撑,致使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没有在地方农广校教学环节中完全得以实施。

2. 教材开发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

由于近些年教材类图书稿酬标准偏低,致使目前新型职业农民教材编写经济效益吸引力不足;其次由于当前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对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人才评价机制是重科研成果、核心论文,轻科技推广、服务农民,包括轻教材编写,致使目前教材编写绩效成果吸引力不足。对于这两方面的问题,需要形成一个激励机制有效解决。

三、思考和建议

(一)明确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教材建设总体思路

1. 以兼顾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生活为目标,开发针对性教材

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教材编写在遵循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农民学习的特点规律。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的同时要兼顾生产和生活,学习的时间零散,不够系统,因此编写教材一定要灵活实用。体例要突出模块和案例导向,把重点知识切割成模块,组编成案例,编写符合农民“边学习边实践、边生产边生活”特点的教材。

2. 以新型职业农民必备的知识结构为目标,开发实用性教材

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教材开发必须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突出实践性(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比重分别为30%和70%),教材内容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产业链条、作物生长周期、畜禽生长繁育周期,提倡编写按照农时季节的“台历式”教材,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式”教材和把产业链分割成不同模块的“模块化”教材,全面服务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发展。

3. 以新型职业农民安全生产为目标,开发权威性教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不仅用于课堂学习,还要用于课后指导生产实践,是“工具书”、“百科全书”。因此教材内提到的农作物品种、种养技术、药品等必须是经过省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审定、鉴定通过并符合农业生产实际,国家严令禁止的药品、无鉴定证书的品种等不得在教材中出现,以保证农业生产安全。

(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教材的开发流程

为保证教材开发工作的规范性、延续性,充分发挥各学科指导教师的作用,应制定教材开发流程。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开发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准备阶段、论证阶段、编写阶段、出版阶段。

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要完成以下工作:一是资料搜集工作,即搜集与拟编教材相关和类似的教材,熟悉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对教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把符合教学的知识点筛选出来,为确定教材编写大纲打下基础。二是初步遴选主编,充分发挥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专家组的作用,根据教学特点遴选符合教学需求的名师作为主编的人选。三是与主编深度沟通,把编写规范、编写体例、编写意图、编写思路和教学需求,告知主编教师,听取主编的反馈意见。四是确定编写团队,即主编教师提供自己的编写团队名单,报给组编部门审定,组编部门审查每个编者的资格后,确定合格的编写团队。

2. 论证阶段

主编及其团队根据编写规范、编写体例、编写思路和教学需求初步设计教材大纲,组编部门就教材大纲的内容提出修改建议并反馈给主编,修改完善后提交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学科组并组织专题论证会对大纲进行论证,专家对教材编写提出建议,主编进行修改,确定最终的教材编写大纲。

3. 编写阶段

主编及其编写团队根据最终确定的编写大纲,编写教材内容。要求主编在一个月之内,组织编写出教材的第一章,作为样章交给责任教师审定,责任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或者确认合格并报领导同意后,通知主编按照样章的格式、要求、体例继续编写,直至最终交稿。

4. 出版阶段

主编交稿后,责任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初稿进行审定,根据《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教材编写规范》的具体要求对原稿的编写体例、编写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初审,审查无误后交给副处长复审、处长终审,对于争议较大的内容可以提交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专家组讨论,必要时可以邀请教材处、出版社等专业人员一起审查。上述程序完成之后可以由教材处联系出版社,申请正式书号,进行出版发行。

附:中央农广校中职教育教材开发流程图

猜你喜欢
农广校培育中职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