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激疑—讨论”模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016-07-09 22:53张瑞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生能力讨论

张瑞

摘 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偏重于数学结果的教学模式,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把结果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及生理特征,遵循“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原理,运用“激疑—讨论”模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激疑;讨论;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2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162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激疑—讨论”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疑—讨论”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激疑为准备,以讨论为主线,以教师适当的点拨、概括为支点的一种提高学生能力的小学教学新授课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有四个教学环节,具体是复习导入→设疑激思→讨论解疑→掌握运用。其中以设疑激思、讨论解疑为核心。近几年来我们运用这种模式深感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激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更表明,激疑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索心理。通过激疑能不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在激疑时重点抓住以下几点。

(一)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激疑

笔者在教“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通过用手摸,感觉到圆的外圈是曲线后,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有圆的物体,学生踊跃发言,纷纷举例,当有学生说自行车的轮子是圆的时,教师马上接问:“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的呢?”继而提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通过今天这堂课的研究,大家会明白其中道理的。”学生在疑问中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就为新授课作好了铺垫。

(二)在创设问题中激疑

在进行某些计算教学中,我们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教“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一课时,在复习口算中,先出现两个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题目+、-,并预设计了3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这两个分数算式能不能直接相加减?(2)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3)谁能用学过的知识先转化,再加减。这样,学生带着问题的“疑”,激起了“自己的认知冲突”,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三)在学生智力活动的更迭处激疑

数学教学中有这样的情况,即学生在学习掌握某一知识技能时,已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已不适用,需要新的智力活动方式代替,这时激疑,会起到促进作用。如:在教完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出21、42、63、18能被3整除吗?这时学生的思维正停在“个位”上,一次次尝试失败后脑海中产生一系列疑问,求知探索的欲望使改变思考的方法,转移到“各个数位上的和”这一中心问题上……

二、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讨论能调动学生的自我探索的积极性,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主动投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有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优生在讨论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差生在讨论中能得到帮助,吸取营养。可见,讨论使一些差生由原先的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学习,使大部分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方向发展。

引导学生讨论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学习重点、难点时进行讨论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以讲解为主,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主,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因此课堂,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教师不是讲解,而是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得出结论。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中,如何让学生了解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呢?我就让学生分成几个四人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你们可以有几种方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呢?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长+长+宽+宽;长+宽的和乘以2;长乘以2加上宽乘以2的和……等几种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进行选优,哪种方法最简单。最后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即C=(a+b)×2。

(二)在引导得出规律时讨论

新课程提倡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这就要求学生有提炼、概括的能力,小学生概括能力还较差,独立概括某一内容和规律较困难,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取长补短,互相借鉴,为自学打下基础,如在教第十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根据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等于六分之三这一等式设计了下面思考题供小组学习讨论:(1)从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等于六分之三中分子和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数大小变了没有?(2)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二分之一等于六分之三中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数大小变吗?(3)由上面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从而,小组讨论后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在判断知识正误时讨论

当新知讲完后,思考一些辨析题或对有关练习进行讨论是极其有价值的;从学生的争论交锋中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学完“圆锥体积”后出示辨析讨论题:(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 )(2)圆锥体体积是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 )(3)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扩大2倍,它的体积也扩大2倍。( )通过判断正误强化基础知识,达到加深理解,逐步掌握的目的。

三、“激疑—讨论”不能相割裂,要互相促进,互相依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激疑只是一个引子,而讨论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引发矛盾,不断调动学生讨论的内驱力,在讨论中出现新的问题后再讨论……这种互相联系,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得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思考、发言的机会多了,很多能力也同时得到发展。

总之,“激疑—讨论”模式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是把提高学生能力落实到课堂的一条途径,在小学数学新授课中运用此模式效果更佳。

[责任编辑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学生能力讨论
浅谈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学生能力的培养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有关开设跨文化课程优化教务管理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