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基因测序比生辰八字还管用

2016-07-09 21:36
新传奇 2016年32期
关键词:百岁老人测序天赋

新生儿缺陷筛查、靶向药物研制、易感基因检测等等,是基因技术为公共健康带来的红利。但在商业化推广中,诸如判断个人兴趣、预测孩子早恋等也成了基因测序的功能,无疑就让科技染上了几分“算命”的味道。

测天赋、测性格、测婚恋,基因测序都能测准?

自己的孩子,哪些方面拥有特长,能够在哪些领域取得骄人成绩?为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不少家长选择替孩子报各种学习班、补习班、技能班。花钱不少,出力甚多,效果却不见得显著。

近来,部分开展基因测序业务的公司连篇累牍投放广告,称通过采集DNA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可以帮助孩子确定自身的天赋特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的公司还宣称利用基因测序,能够确定人的性格,甚至能预判青少年早恋倾向。

位于北京的一家基因技术公司,推出所谓“男女性格、嗜好配对基因检测”,以帮助人们尽快确定与自己情投意合的“意中人”。这些检测项目既包括进取心、节俭程度、焦虑抑郁倾向等性格因素,还包含咖啡因偏好、甜食偏好、香菜偏好等生活习惯。

基因测序如此“全能”,开销自然不菲,不同公司的价码与检测方法也是大相径庭。比如测试儿童天赋,有的企业分为情商、智商、运动等大项,完整程序走下来价格过万元;有的企业按检测基因的个数收费,每个基因300元,根据不同类型组成近千元至两千多元不等的检测套餐。在样本采集手法上,有的公司需扎破手指采集血样,有的则是采集口腔脱落细胞。

一知半解滋生渔利空间

基因测序的大潮扑面而来,但五花八门的测序项目背后有多少准头?绝大多数公众依然是一头雾水。

业内专家认为,基因测序等前沿科技成果将会离百姓生活越来越近,公众既能享受科技昌明带来的种种便利,也要认识到技术始终存在时代局限性。

专家表示,人的高矮胖瘦、生老病死与基因关系密切,但目前很多常见疾病的遗传机制并不明确。如果将人类基因组比作一团毛线,现代科技虽能描绘出这团毛线的模样,但如何严格论证确认特定基因与具体疾病的因果联系,仍是一个浩瀚的工程。

当前遗传学研究成果显示,有30亿个DNA碱基对分布于人类23对染色体上。由碱基对组成、具有遗传效应功能的片段,才称得上是基因。不同基因功能各异、相互影响,还有基因自身的突变性与多态性。人类成长生活的具体环境,又加剧了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一位在基因测序企业工作的专业人士说,所谓基因测天赋,主要依靠消费者提供的基因样本与公司的样本数据库进行比对。如果孩子某个基因表现优良的话,就认定其在一些方面有特长、有天赋。

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授刘奇迹表示,天赋的确存在,但哪些基因带来哪些天赋并不明确,以當前的技术条件更不足以预测命运。况且,假若测准的概率偏低,对公众来讲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

专家指出,当前人类对基因的认知不过冰山一角,不宜夸大基因测序实际功效,要预防概念炒作带来的负面效应。

(新华社 2016.8.2)

《揭秘百岁老人》继续免费赠送

说起编书初衷,胡维勤表示:退休后大批患者慕名前来向他寻医求药, 但他精力有限,没办法一一作答。 经再三斟酌,决定将多年在中南海行医经验及原特供药 灵芝十北芪疗法的保密配方编写成一本科普书籍《揭秘百岁老 人》,并委托健康百年中心向饱受:心脑血管病、肠胃病、失眠多梦、风湿骨病、 前列腺疾病、慢性疲劳综合症、神经衰弱、偏头痛、脱发白发、糖尿病、体质虚弱等疾病困扰的患者免费发放。

作者档案:胡维勤,中南海保健医, 83岁,曾为多位领导人担任医疗保健工作,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1995年,他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医学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多病缠身到无病一身轻,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吗?不是找 名医,也不是吃进口药,而是看了大名医胡维勤的全新科普书籍《揭秘百岁老人》。读 过该书的热心人评价说:“同样是心脑血管病,别人大把大把吃药,我看了《揭秘 百岁老人》按照胡老的治疗方法不到一 个月,血压降了,头不晕了,淤堵的血管 畅通了,连老中医都感觉到震惊了。”

“同样是肾虚尿频前列腺,别人还在 吃药,我按照胡老的方法,一天好一点,半个月后竟然不尿急,不起夜,身体焕发第二春! ”

该书是多年来为数不多的著名老中医 向患者专业介绍如何在少上医院、少看医 生的情况下,让您了解疾病、延长寿命的 健康书籍,有很强的实用性。多数患者通 过书中方法即可自己对照治疗疾病,而且 书中特别公布的多

猜你喜欢
百岁老人测序天赋
努力是最宝贵的天赋
新一代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天赋
天赋
生物测序走在前
北京百岁老人突破千人
百岁老人
基因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江苏省如皋市百岁老人38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