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07-09 03:03王旭袁丹丹
现代交际 2016年1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王旭++袁丹丹

[摘要]伴随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对人们的学习及生活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受到新媒体所带来的各种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受到了严峻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观念,用与时俱进的、科学先进的文化思想抢占高校新媒体的宣传阵地,对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66-02

今天,以互联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已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认清新媒体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崭新要求,学会用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传播科学的、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高校新媒体宣传和教育的阵地,这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开展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和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一、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各种新兴媒体以迅速的传播能力和覆盖范围对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新媒体是以网络和通信为基础的大众信息传播形态,具备多种的传播途径和传播优秀,它的互动性与共享性、及时性与多样化、放射性与渗透性成为其消息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在今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新媒体覆盖下文化信息所呈现出来的复杂状态,通过合理的开发和使用,让新媒体成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工具。

(一)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影响的价值取向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打通了传统媒体交流的围墙,突破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信息交流的瓶颈,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不仅加快了交流的速度也消除时间空间的界限。新媒体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知识的获取方便和快捷,具有全面性和趣味性,网络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和渠道。同时,新媒体还具有广泛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在开放的网络空间平等地获得和选择信息,同时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能够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二)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带来新的机遇

新媒体使社会的意识形态、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媒体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购物、出行、餐饮等方面时时处处都体现了方便与快捷,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交往方式,电子书、网络图书馆、交友平台等打破时空界限,实现了远程学习和异地交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运用开放的教育观念和新型的教育手段,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进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管理的意识与习惯。教育工作者只有学会并熟练应用新媒体工具随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在新媒体覆盖的大环境下,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容易产生认知上的混淆和理想信念的缺失,一旦学生对网络上的游戏、交友、购物等方面形成习惯依赖,极易引发现实中的人格缺失、心理空虚和交流障碍,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防止沉迷于网络社会与现实脱节,面临这场不可避免的网络与现实的争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巨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学习,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和运用能力,突出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思想教育的主动权,才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指用教育者用科学的思想理念、正确的政治观点、优良的道德标准,采用多种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大学生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教育活动。其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新媒体时代特征,同时,教育的客体在受教育过程中也具有相应的主体性。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的新特征

当前,在形式多样、信息量巨大、复杂多变的新媒体环境下,正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已成为开展工作的前提。个别青年学生把握不好尺度,不仅把网络当成了娱乐休闲的场所,还当成寻求精神安慰、控诉发泄、逃避现实活动的家园,对于网络的过分迷恋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导致交往能力下降,引发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如何对学生开展正确的引导,如何以规范的方式和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难度日益加大。同时,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已经消除,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使教育不再是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接受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者可以在任何一个有传播设备的地方随时发布和获得需要的知识。

(二)新媒体环境下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课题,教育主体必须结合媒体和社会环境拓宽工作思路,根据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到工作重点和突破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价值观的树立,更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理解与接受。从大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出发,合理、有效的活动载体,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增强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潜移默化的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是开放的、互动的,教育者要注重对学生理念上的积极关注与引导,使学生能够学会识别不良网络信息,使用对个人成长成才的有利信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新媒体多元化的信息传播途径

新媒体的发展使依托网络技术而发展的,新媒体包含着不同类型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关系的多样化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通过网络途径产生并传播的中外意识形态、各级社会思潮使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巨大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从前有了很大改变,更加趋向功利与现实。与此同时,被过度炒作的商业化信息,敌对势力和反动势力传播的色情、暴力的信息,也不可避免的在网络平台上传播与扩散,由此产生的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念极易引发大学生思想上的动摇,如果教育者不能够及时的从正面给予积极的引导,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将产生严重地危害。

(二)教育主体对新媒体所发挥的作用认识不足

有效的运用新媒体,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仍有部分教育工作者仍然被动落后、因循守旧,只片面的看新媒体所呈现的负面影响,在新媒体的运用中不积极,不主动。同时,高校如果运用新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不仅需要教育者的配合,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购买仪器设备,还需要有网络技术人才的支持。但是,目前高校所拥有的新媒体技术设备普遍相对的老化和落后,这势必影响新媒体作用的发挥。另外,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能够熟具备使用新媒体开展教育的技能,才能够有的放矢的及时有效的加强引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采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减轻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和危害。

(三)传统的教育模式仍占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

目前,传统的教育模式在部分高校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可能也建立了相应的校园网站,但往往仅是形式上的应付和内容上的对付,利用率很低,或者在内容上过分地强调教育主体开展思想教育的政治性,对于教育客体的主观需求却关注度不高,从学生学习和思想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出发,这才是符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对于网站的管理和维护不重视,内容更新少且不具时效性,忽视了新媒体的动态性和立体性,最终,新媒体相关的建设只能流于形式,不具实际意义。

四、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策略

(一)重视新媒体环境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将利用新媒体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渠道和手段,通过研究并了解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掘教育的资源,运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通过各种特色活动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挥新媒体优势,平衡传统教育手段与新型教育方法之间的关系,为传统的教育内容注入新的活力,形成全系的教育体系。

(二)强化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新媒体具有良好的互动性与即时性,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要具备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因此,教育活动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将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植根于学生头脑之中,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提升教育主体和客体对新媒体的理性认知

要加强教育主体和客体对于新媒体及相关信息的认知和使用能力。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多样性特点,使网络垃圾信息、低俗文化等不良信息也充斥着网络,对于认知能力、辨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是严峻的考验,大学生必须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不良信息,以正确的价值取向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因此建立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育职能,正确处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四)注重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教育方法与新型教育手段的结合与运用

新媒体环境下,在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同时,必须推进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改革。以学生使用率最高的智能手机为切入点,利用手机建立短信、飞信、微信等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以学校的官方网站、BBS社区、贴吧、交友部落等网络平台为基础,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教育内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五)建立健全的新媒体网络监管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

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工具学习、交友、游戏等的监管,规范大学生的文明网络行为。对于不良的网络行为应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利用新媒体建立校园网、宣传栏等渠道积极主动发生,畅通信息交流和意见反馈的渠道和平台,加强和改进对新媒体的运用和管理,建立和完善新媒体信息的环境、反馈、监管机制 。

(六)加强对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新的教育领域,如何利用新媒体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高校新媒体建设,打造受教育者欢迎的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阵地,通过使新媒体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向上的意识和积极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正确的思想言论导向,开发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以丰富的内容于形式,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新风。

【参考文献】

[1]赵敏.新媒体视域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郭明飞.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13-11-21.

[3]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谢相勋.试论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5]金天纬.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4.

[6]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1.11.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