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2016-07-09 00:11轩华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围绝经期

轩华敏

【摘 要】 目的:分析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将其病例信息加以整理,随机均分为两组。诊断性刮宫术后第10天,给予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10mg安宫黄体酮,睡前服用,持续14天后停止用药,患者的撤退性出血持续15天后给予每天口服10mg安宫黄体酮,持续10天,5个月后停止用药;给予观察组患者每天口服12.5mg米非司酮,睡前服用,连续半年后停止用药。对以上两组患者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期间采取肝肾功能、血常规、性激素等指标检测,并密切观察所有患者的月经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用药结束后,行诊断性刮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知,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0%,3例患者出现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5例患者出现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之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采取小剂量非米司酮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非米司酮; 安宫黄体酮;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为功血,是因卵巢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子宫出血异常,按排卵与否,可分为无排卵性功血和有排卵性功血[1]。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持久或月经量>80ml,且病情严重,难治愈,成为困扰更年期女性的常见疾病。本文现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现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50例,年龄在42~53岁,平均年龄为47岁,病程6~10个月;对照组患者50例,年龄在41~58岁,平均年龄为48岁,病程5~10个月。两组患者的病理情况均符合以下标准: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且少量患者有腺囊性增生症状;月经持久、月经量增多、贫血;无宫颈、子宫体及附件异常病变;使用米非司酮无不良反应。以上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的治疗方法 诊断性刮宫术后第10天,给予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10mg安宫黄体酮,睡前服用,持续14天后停止用药,患者的撤退性出血持续15天后给予每天口服10mg安宫黄体酮,持续10天,5个月后停止用药,若患者贫血程度严重,及时给予止血,并给予患者口服硫酸亚铁或富马酸亚铁或葡萄糖酸亚铁等铁剂补血,服用时应遵循“少量、长久”的原则,以免因药量过大造成铁中毒;若患者有高血压、肝炎或血栓症,禁用[2]。

用药前和用药期间采取肝肾功能、血常规、性激素等指标检测,并密切观察所有患者的月经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用药结束后,行诊断性刮宫术。

1.2.2 观察组的治疗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每天口服12.5mg米非司酮,睡前服用,连续半年后停止用药,用药期间,定期检测患者的心率、盆腔及肝肾功能[3]。用药前和用药期间采取肝肾功能、血常规、性激素等指标检测,并密切观察所有患者的月经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用药结束后,行诊断性刮宫术。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指标: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及月经时长,并作出评价。疗效评价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且总有效为显效+有效。具体如下。显效:术后,患者月经量减少或周期性子宫出血量减少或绝经;有效:术后,患者月经量减少,月经持续时间缩短;无效:术后,患者月经量无变化,月经时长持续。观察两组患者有无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统计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全部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患者干预治疗状况采用t检验,质量评分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知,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0%,5例患者出现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3例患者出现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为功血,是因卵巢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子宫出血异常,按排卵与否,可分为无排卵性功血和有排卵性功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持久或月经量>80ml,且病情严重,难治愈,成为困扰更年期女性的常见疾病[4]。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卵巢依然存在雌激素分泌现象,却无排卵迹象,也没有黄体形成,卵泡发育迟缓,孕激素分泌量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增加,且无规律出血,月经周期持久,内膜螺旋血管周期性收缩功能减弱,血管受损严重,正常关闭功能失效,从而导致子宫内持续性出血。

促性激素释放激素(GNRH)由下丘脑分泌产生,作用于人体的生殖系统。米非司酮作为一种孕酮阻断剂,能有效阻断该激素的分泌,亦能对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激素(FSH)及促性腺激素(LH)的分泌和释放有抑制作用。卵泡在米非司酮的抑制作用下,发育减缓,且逐渐萎缩,排卵周期延长,最终加快患者进入绝经期。

观察本文的对照试验过程可知,在两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安宫黄体酮加以治疗,观察组采取米非司酮加以治疗。以上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之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以此说明两种药物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上均能起到显著效果。对比患者的临床效果发现,采用米非司酮的患者的治愈率较之采用安宫黄体酮明显升高。本研究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知,对照组50例患者中,28例显效,1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2.0%,5例患者出现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观察组50例患者中,32例显效,16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6%,3例患者出现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

综上所述,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采取小剂量非米司酮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5]。

参考文献

[1] 王滢毅,邝焰红,邓淑玲,等.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8例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05(17):18-19.

[2] 彭顺英,李琼珍,董慧潇,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2,06(21):72-73.

[3] 张兰玲,席玉玲,宫莹莹.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J].实用医学杂志,2012,10(02):63-64.

[4] 葛姸圻,崔秀芹,耿忠华,等.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1(12):98-99.

[5] 徐明明,蔺绪英.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2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0,12(14):102-103.

猜你喜欢
围绝经期
健脾补肾方对围绝经期女性免疫功能与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八段锦锻炼对社区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影响
围绝经期子宫出血185例分析
补肾疏肝汤配合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症心理治疗研究进展
妈富隆联合归脾丸、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妈富隆联合归脾丸、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围绝经期盆底康复联合中药及雌激素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分析
复方盐酸普鲁卡因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