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复合相互依赖”的世界?

2016-07-11 09:29李哲夫
南风窗 2016年14期
关键词:武力现实主义世界

李哲夫

复合相互依赖的存在,既表明了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复杂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表明了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损益与共的不可分割关系。

如何看待国际政治现象和国际政治走势,这是各国政治家、外交家和战略家不能不关心、不研究的问题,也是世界上众多国际关系学者不能不为之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以求取得比前人更进一步的认识的问题。对此,以肯尼思·华尔兹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学派和以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学派各有所长,他们互有所取而又互相辩难,指点世界,激扬文字,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可资借鉴的理论分析和理论探讨。

就对世界的基本格局和对国际政治的本质认识而言,新现实主义的阐述似乎更为简洁扼要,直切肯綮。按照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军事安全是国家最重要的关注,在国际政治中处于最高等级;而行使权力和显示权力最有效的手段则是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是对自近代以来全部世界政治的最本质概括。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大国,尤其是霸权国家,无不奉此为圭臬。

特别是美国,按照米尔斯海默的说法,它的历届政府、历届总统不管其是标榜信奉理想主义的还是信奉现实主义的,本质上都是以现实主义行事,理想主义充其量不过是他们披上的一件好看外衣而已。

对于新现实主义关于权力和安全的上述观点,新自由制度主义并未加以否定,他们只是认为,在全球化日益强化的条件下,新现实主义的上述设想有些过于极端,或过于“理想”化了。在更多情况下,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或复合相互依赖更应引起重视,虽然这种复合相互依赖也不是国际关系的全部,甚至它并没有“完全真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政治现实”,“复合相互依赖与现实主义的观点一样,都是理想模式。大多数世界政治的实际情况往往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权力与相互依赖》[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因此,它并不能完全取代现实主义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式。

何谓复合相互依赖?相互依赖是指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的行为体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情况,相互依赖既可以有合作、和谐,也可以有博弈、冲突,既可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也可以是不对称的霸权和依附关系。而复合相互依赖,更强调的则是联系的多渠道和多元化,它有3个基本特征:

一是行为体间联系渠道的多元化。既有传统的以国家作为整体单位的国家间联系,也有以政府部门互相间的联系为渠道的跨政府联系,还有以跨国组织为渠道的跨国联系。

二是国家间关系包括多种问题和多种议程,问题之间没有等级之分,也就是说军事安全并不如同现实主义认为的总是国家间关系的首要问题。

三是当复合相互依赖普遍存在时,一国政府不在本地区内或在某些问题上向另一国家动武。即是说解决区域联盟或跨区域联盟内部相互之间的矛盾不会使用武力,然而,对联盟之外的国家,特别是对敌对国家或潜在敌对国家,仍不排除使用武力。

复合相互依赖的存在,既表明了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复杂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表明了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损益与共的不可分割关系,许多问题都具有国际性,必须更多地依赖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去协调、去处理、去解决。传统的如经贸、货币、金融、海洋等问题,更加突出的如环境、气候、外太空、疾病扩散、移民、跨国犯罪、贩毒制毒、恐怖主义、减灾救灾、国际维和等问题,无不需要国际治理。

于是,在过去看来一些原本微不足道的国际组织,一些原本可有可无的国际机制,其功能和作用日益突显了;一些原本不存在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也相继建立并风生水起地运作起来。于是在很多领域武力的作用下降了,动武往往成为代价太大甚至是得不偿失的行为。虽然在许多国际议题上,强国的影响力还或明或暗、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但毕竟时境过迁,而且许多问题并不属于零和游戏范畴,并不关涉国家的兴亡成败、盛衰荣辱,因此,无需用武力来显示自己的存在。

这一理论并不否定美国在国际社会的核心地位,也无意主张削减美国的军备能力,限制美国的武力使用,而勿宁说是为延缓美国的霸权衰落服务的。但是,它的提出毕竟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对于解释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一些现象和实质提供了某种新的视角和路径。视听万里,有以益我,亦可取也。

猜你喜欢
武力现实主义世界
论新时代“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政策的辩证意蕴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武力清党”之商榷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从未承诺放弃对台使用武力——中共三代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方针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