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6-07-11 17:17黄海红
考试周刊 2016年51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生物教学教学应用

黄海红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问题,从改变以往的学生观、重新定位教学观、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观念的变化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四个方面阐述多元智能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生物教学 教学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是霍华德·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其理论核心是:人的智力结构是多方面的,在每个人的智力结构中有八种智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因而都有某方面发展的潜能和机会。多元智能理论较传统的智力因素论及认知理论更具有教学的指导作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尤其当前新课改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评价颇感困惑之时,他的理论无疑会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

传统学生观把学生视为被动的客体,而现代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有差异。学生的差异性不应成为教育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尊重每一个学生智能优势是实施多元智能理论最根本核心所在。我们要改变以往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目光看待学生,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重新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天才,只要我们正确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对学生的智能强项基本了解之后,建立个别化、多样化的教学体系更加有的放矢。学生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学习结果、学习品质的差异,教师一旦了解这些差异,学生焕发出来的发展潜能和自信力量将是十分巨大的。如我所教班级某同学对数字不敏感,对基础知识概念记不住,但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我让他当小老师,领读并给同学们讲解他对某题的理解和解题过程,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优势智能结构和特点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学生的优势智能得以充分发展的同时,带动弱势智能发展。而教师则要善于针对学生不同智能的特点,尤其根据学生智能结构中的优势智能,设计相应的教应活动。

二、重新定位教学观

教学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实现教学最优化,更好地实践新课程,学生和教师应该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观发生巨大变革,首先,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我们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有目的地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并加强训练。其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知道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课程”。最后,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关注人的教学理念表现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根据各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因材施教。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设疑,联想比较、回顾总结、启发式教学、动画教学、绘画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让学生利用自主创新探究学习方式学习,促进学生潜能开发,最终促进每个学生都成为优秀的人才。例如:让学生课前做课件,上讲台展示课件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才能,把自己的智能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并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主张给每位学生都铺一座桥,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让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根据语言智能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广泛开展对话、讨论、辩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善于运用语言进行生物思维的能力。根据数理逻辑智能特点,教师要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提问、归纳比较,说出思考过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根据视觉空间智能特点,教师应注意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把学习材料视觉化,培养学生的“内在视觉”,开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学习DNA双螺旋结构时,把DNA的平面图画出来,用拉力器辅助,一扭就成了螺旋状,让学生把它想象成豪华酒店的旋梯,平行扭转上升。根据身体运动智能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模仿,实地考察、小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如学习氨基酸缩合过程,为讲清楚一条肽链上有几个肽键,让六个学生站一排表演,手与手相扣处就是肽键,最左边同学的空手便是游离氨基,最右边同学的空手便是游离的羧基,再让学生数出手与手相扣的状态有几个,学生出五个,所以肽键为5,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根据人际交往智能的特点,教师可开展合作交流、小组竞赛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课前让大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在课上或课后交流讲解,共同分享。教师改变了教学目标,学生便能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观念的变化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理念促使广大生物教师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新课改以来,教师观发生了变化,积极能动的教师形象取代了消极被动的教师形象。教师备课、上课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考虑问题。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呈现用“多元智能”教学的策略,实现为“多元智能而教”的目的,改进教学形式和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培养。比如,有的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是太理解,或者一个人无法完成,这就要借助小组同学力量共同完成。在教学环节上重视最后的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力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

我坚信在多元智能教学法的指引下,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师生平等,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课堂氛围,顺利达到每节课的目标教学,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刘庆国.多元智能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中学生物学,2005,第21卷第一期.

[3]白守爱.新课程教学观念的重新定位.甘肃教育,2008(3):42-42.

[4]李扬.新课程下生物教师教与学观念的转变.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9):28-28.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理论生物教学教学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