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舍通风技术研究

2016-07-12 07:08洪翊棻
中国猪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畜舍猪只猪舍

张 惠 洪翊棻

(安佑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太仓215437)



规模猪舍通风技术研究

张惠洪翊棻*

(安佑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太仓215437)

摘要: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的不断发展,高密度饲养对畜舍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通风不仅可以降低室内温度,使新鲜空气进入猪舍,还可带走舍内的二氧化碳、硫化氢、水蒸气和尘埃等,创造良好猪舍环境的同时,有利于猪只健康生长。本文对当前猪舍的通风技术进行研究,为猪场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规模猪舍;通风技术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猪舍的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高密度猪舍需考虑环境卫生及对疾病的预防,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猪舍周边的空气会有臭味,分析其主要成分,除含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1]外,还有水蒸气、尘埃等。猪舍中这些气体浓度过高对猪的生长是不利的,有效的改善方法当属通风。刘志健等[2]研究通风方式对育肥猪舍内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可有效降低舍内湿度及NH3、CO2浓度,有利于猪只的健康。要有效控制动物传染病,必须控制猪舍病源微生物这个传染源,有效控制和切断传播途径[3]。尤其是夏季猪舍内气温较高,湿度相对较大,适度的通风不仅可以降低舍内温度,同时还可避免病原微生物孳生,保持良好的猪舍环境,减少猪只疾病的发生。耿爱莲等[4]研究结果显示,要改善猪舍内空气质量,采用合理的通风方式至关重要。除此之外,适度通风还可提高猪只的料肉比和日增重,降低死亡率,进而提高经营效益。

1 猪舍通风要求

保持猪舍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通风系统的两大主要功能[5]。猪舍的通风采用通风换气量作为其评价标准。猪舍的通风换气量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猪舍的新鲜空气量或排除的污浊空气量,其单位是m3/小时,实际生产中常以每头或每千克体重所需通风量来表示,并根据通风换气参数来确定猪舍的通风换气量,具体的通风换气量要求见表1。

表1 猪舍通风量和风速要符合的规定[66]

2 猪舍通风类型

目前,猪舍建设时采用较多的通风类型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7,8],另有地道通风在部分猪舍也有使用。

2.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风力和热空气上浮的原理以获取可通风的气流。该通风方式可大大降低舍内废气浓度,确保猪舍内空气新鲜,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9]。由于自然通风效果会受到猪舍间距离的影响,故育肥期猪舍至少要相隔15~18 m。通常每12 m跨度要有4~6 m的高度,才能达到通风的作用[10]。自然通风不适用于环境过热或过冷时,通常配合机械通风一起使用效果更佳,极端天气时采用风扇和进气口,其他条件在边墙上使用帘子。

自然通风多适用于小型养猪场或农户,而从环保角度来讲,自然通风可以减少设备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于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11]。

2.2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是指利用风机强制进行舍内外的空气交换。通常包括正压、负压和联合通风三种方式。

正压通风是利用风机将舍外新鲜空气强制送入舍内,通过压力将舍内浑浊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水蒸气等排出,该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舍内湿度,改善舍内环境质量。正压通风系统更适用于严寒或炎热地区,由于其可对进入空气进行加热、冷却、过滤等预处理,从而可有效保证猪舍内的适宜温湿状况和清洁空气环境的稳定性,但其也存在着结构复杂、造价高、管理费用高等缺点[7,12]。

负压通风主要是通过排风扇形成的负压将大气中的空气吸入室内,形成空气的室内外流通,通常是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进行[10]。负压通风系统具有结构相对较简单,投资和管理费用较低的优点,但由于这种系统在畜舍跨度超过20 m时,对舍内空气的某些状态无法控制,故不适用于多风严寒地区[8]。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夏季平均温度逐年上升,即使通风量大的猪舍,对猪的热应激也会较大,故近年来华南地区新建猪场都倾向于负压机械通风结合水帘实行人工控制降温,同时增加屋顶的隔热材料[13]。

2.3地道通风

地道通风是将通风管埋于地表下的浅层(约4~5 m之内),利用温度波在向地层深处传递时相对地面的温度而言有时间的延迟。该种通风为地道风在冬季升温工程的应用中提供了热源,而为夏季降温提供了冷源[14]。但是由于地道通风一次性的耗资较大,故普遍推广使用存在困难。袁月明等[15]以长春地区猪舍为研究对象,利用附加阳光间吸收太阳辐射为猪床和猪舍提供热量,对采用地道通风方式的太阳能猪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太阳能猪舍采用地道通风方式对提高猪舍的地面温度、减低猪舍内相对湿度有重要意义。

3 猪舍通风设计时考虑因素

3.1温度和湿度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猪群健康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最好屏障。猪舍中温度过低或过高对猪只生长都是不利的。低温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与湿度有很大关系:在低温情况下,湿度60%~80%时,病原微生物不易繁殖;但当湿度高于80%时,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增加了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几率[16]。汪开英等[17]研究结果表明,猪舍高温将增加猪的热应激反应,而高温高湿环境下猪的热应激更为严重。在通风设计时需要考虑舍内的湿度和温度等因素。

3.2猪舍选址和结构

猪舍通风设计时需考虑猪舍的选址、猪场周围的风向等周边环境,猪舍进气口的方向是否与当地主风向一致,猪舍的布局、走向以及不同猪舍之间的间距是否达到2 m等[9],需综合考虑猪场的整体设计。贺成等[18]研究结果说明,对纵向长度较大的猪舍进行纵向通风布置,宜采用湿帘在中间、风机在四角的气流组织形式。除此之外,通风方式选择还需兼顾舍内有害气体和地板类型的不同进行选择[1]。

3.3畜舍内的有毒有害气体

每种动物对于畜舍中的气体都会有耐受力,超过临界值会有致病的可能。通常畜舍中关注的空气卫生指标包括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粉尘。通风可以利用气流的交换带走畜舍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提供良好的猪舍环境,同时保障猪只健康。国家标准GB/T 17824.3 -2008《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6]中对规模猪场的气体指标进行了规定(表2)。

表2 猪舍空气卫生指标[6] (mgg//mm33)

猪舍通风对猪只生长有重要作用,通风不仅可以改善畜舍环境,还可减少生猪疾病的发生,进而提高猪场的经营效益。对通风方式的选择还需综合考虑畜舍温湿度、畜舍设计和结构以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影响因素。根据实际的情况及需要统筹安排,进而做好猪舍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许道军.猪舍通风模式的优化[J].中国猪业,2012(8):48-49.

[2]刘志健,姜君.通风方式对育肥猪舍内环境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2):68-69.

[3]胡鸿惠,彭国良,南文金.猪舍空气病原微生物与环境通风的关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755-5757.

[4]耿爱莲,李艳芳,李保明,等.建筑型式及人工调控方式对育肥猪舍环境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14(3):123-129.

[5]Steve Pphl,秦崇德.猪舍通风系统的设计[J].养殖技术顾问,2005(8):6-7.

[6]GB/T 17824.3-2008,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S].

[7]戴四发,张凌燕.猪舍通风和温控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4(1):6-8.

[8]刘桂双.畜禽舍通风原理[J].高级理科学刊,2011(1):14-16.

[9]张慎忠,张果,张湘琪,等.猪场通风的管理[J].中国猪业,2014(11):62-65.

[10]栾居权.猪舍通风系统的设计要求及其类型[J].养殖技术顾问,2010(5):184-185.

[11]杨晓飞.不同开窗方式下典型猪舍自然通风流场模拟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12]黄藏宇,李永明,徐子伟.舍内气态及气载有害物质对猪群健康的影响及其控制技术[J].家畜生态学报,2012,33(2):80-84.

[13]肖正中,彭国良.华南地区不同类型猪舍的夏季防暑降温效果[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20):61-63.

[14]韩石磊.地道通风对育肥猪舍冬季环境及猪只生长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3.

[15]袁月明,孙丽丽,潘世强,等.太阳能猪舍地道通风方式对舍内热环境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6):213-220.

[16]王美芝,吴中红,刘继军.标准化规模猪场中猪舍的环境控制[J].猪业科学,2011(3):28-31.

[17]汪开英,苗香雯,崔绍荣,等.猪舍环境温湿度对育成猪的生理及生产指标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1):99-102.

[18]贺成,牛智有,廖娜.猪舍纵向通风流场模拟[J].农机化研究,2009(8):29-33.

中图分类号:S815.3,S828.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645(2016)06-0030-03

收稿日期:2016-04-18

作者简介:张惠,E-mail:zhanghui@anschina.cn

*通讯作者:洪翊棻

猜你喜欢
畜舍猪只猪舍
空间电场对冬春季畜舍温室气体的净化效果
塑料暖棚畜舍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测定畜舍及其FIRE设备防雷系统设计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