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行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6-07-12 09:44武卫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同剂量胰岛素

武卫东

(阜新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 阜新 123000)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行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武卫东

(阜新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DKA行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DKA患儿12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大剂量胰岛素治疗,观察组60例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钠、钾、酮症纠正时间及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0%比对照组15.00% (9/60) 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到250 mg/dL胰岛素用量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大剂量胰岛素注射治疗,小剂量胰岛素在小儿DKA治疗中效果更佳。

【关键词】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同剂量;胰岛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是小儿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糖代谢出现紊乱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现象[1]。本研究就针对已选定的120例DKA患儿分别予以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DKA患儿120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有关DKA的诊断标准[2]。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4∶26,年龄4~12岁,平均(7.81±1.32)岁;病程1~9 d,平均(5.21±1.70)d;病情轻重:重型16例,中型32例,轻型12例。观察组男女比例35∶25,年龄5~13岁,平均(8.12±1.53)岁;病程1~10 d,平均(5.41±1.62)d;病情轻重:重型17例,中型34例,轻型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轻重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大剂量胰岛素治疗,采用皮下及静脉注射结合方案予以给药,剂量为0.11~0.20 U/(kg·h);观察组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仅通过静脉注射方案予以给药,剂量为0.05~0.10 U/(kg·h)。治疗期间根据患儿的实际病况,予以补液治疗,使其电解质维持平衡状态。

1.3观察指标: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血糖、钠、钾、酮症(酸中毒)纠正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予以检测;采用普朗PUs-2021半自动生化仪(由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观察并分析两组相关治疗指标:血糖<250 mg/dL、血糖到250 mg/dL胰岛素用量、尿酮体的阴性时间、CO2CP>18 mmol/L所需要的时间。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情况:对照组60例患儿中,共9例出现低血糖,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60例患儿中无1例出现低血糖,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P<0.05)。

2.2两组血糖、钠、钾水平及酮症纠正时间:两组治疗前血糖、钠、钾含量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钠、钾、酮症纠正时间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钠、钾水平及酮症纠正时间(±s)

表1 两组血糖、钠、钾水平及酮症纠正时间(±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n=6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血糖(mmol/L) 38.64±2.37 12.09±2.85* 37.25±2.42 11.75±3.02血钠(mmol/L) 133.27±10.41 142.65±9.96* 134.18±10.36 143.56±10.27血钾(mmol/L) 5.50±0.83 4.68±0.76 5.49±0.87 4.64±0.82酮症纠正时间(h) 14.09±1.07 13.98±10.12指标  观察组(n=60)

2.3两组临床相关治疗指标情况:治疗后两组血糖<250 mg/dL、尿酮体的阴性时间、CO2CP>18 mmol/L的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且观察组血糖250 mg/dL胰岛素用量比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相关治疗指标情况(±s),结果如下:血糖<250 mg/dL时,观察组60例,(5.32±1.95),对照组60例,(4.85±1.86);血糖到250 mg/dL胰岛素用量(U),观察组60例,(13.95±6.28*),对照组60例,(27.62±11.24);尿酮体的阴性时间(h)时,观察组60例,(15.23±5.16),对照组60例,(14.58±6.52);CO2CP>18 mmol/L的时间(h),观察组60例,(10.25±4.63),对照组60例,(12.84±5.69)。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糖尿病小儿在发生过食、急性感染或延误诊断时,极易诱发酮症酸中毒,其也是小儿糖尿病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且发生率高达70%。大多患者在出现意识障碍之前,均会出现烦渴、发力、多尿等,之后便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且伴有嗜睡、头痛、呼吸深快、烦躁等,进而便会导致其昏迷,因此,尽早诊断与治疗对小儿DKA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就针对已选定的120例DKA患儿分别予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临床最佳剂量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报道显示,治疗小儿DKA患者的关键在于对其补充一定的胰岛素,且剂量的大小问题同样需引起重视,大剂量注射胰岛素极易使血糖水平急剧下降,造成血浆渗透的浓度骤减,从而导致脑水肿、低血压等,且将增大低血糖、低血钾的危险性,进行影响患儿预后效果[4]。而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不仅可避免因血糖急剧下降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而且对DKA患儿的纠正无影响。本研究就针对两组患儿低血糖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小剂量胰岛素在小儿DKA治疗中可使其血糖下降更平稳,从而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该结果与上述相关报道相符[5]。本研究对不同剂量胰岛素在小儿DKA治疗的效果发现,两组血糖、钠、钾水平及酮症纠正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当发生DKA时患儿的血糖、钠、钾等水平将发生一定规律的变化,两组治疗后钠、钾含量均出现上升,且观察组酮症纠正时间(14.09±1.07)h略长于对照组(13.98±10.12)h。这说明小剂量胰岛素对机体钠、钾含量及酮症纠正时间还是有一定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避免低血钾及脑水肿发生,且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剂量,切勿因一味的追求平稳从而影响对其酮症进行及时纠正[6]。同时观察组血糖到250 mg/dL胰岛素用量比对照组,表明小剂量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相对大剂量胰岛素注射治疗,小剂量胰岛素在在小儿DKA治疗中效果更佳,且使血糖下降更平稳,从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曹莉.儿童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17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15(12):142-143.

[2] 丁琼.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2(3):124-125.

[3] 刘宝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救治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5):241-242.

[4] 郝建军.胰岛素泵治疗3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3(2):41-42.

[5] 金秀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尿崩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2014,16(25):641-642.

[6] 赵华头.小剂量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血浆Vaspin水平的影响[J].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2014,10(7):47-48.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070-02

猜你喜欢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同剂量胰岛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比较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3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与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胰岛B细胞功能改变的观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尿崩症的特点及诊断工作探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