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7-12 09:4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连 烨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连 烨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摘要】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瓣减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颅内压改变情况。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情况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分为恢复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和死亡5个级。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颅内压测定结果分别低于对照组同期的颅内压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和中度残疾所占比例为40.0%;观察组恢复良好和中度残疾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显著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患者术后预后良好,优于传统骨瓣减压术,值得借鉴。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颅内压

交通、建筑等事业不断发展,重度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到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重度颅脑损伤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有限而多采用手术治疗,常规骨瓣加压手术虽然可取得一定临床效果,但减压效果有限[1-2]。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观察大骨瓣减压术在其中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共60例,均为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病例,所选患者伤后到入院时间最短为0.5 h,最长为6.1 h。上述患者颅脑损伤类型有广泛脑挫裂伤、脑挫裂伤合并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上述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分别为30例。观察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6例和14例,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63岁,平均年龄(37.1±3.7)岁;本组患者中自伤后开始持续患者共21例;本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平均为(5.95±1.24)分。对照组患者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7例和13例,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64岁,平均年龄(38.0±4.2)岁;本组患者中自伤后开始持续患者共22例;本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平均为(6.00±1.18)分。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根据患者血肿部位、脑挫裂伤的部位为患者选择额瓣、颞顶瓣或额颞瓣实施手术(骨窗大小为8 cm×6 cm)。观察组实施大骨瓣减压术,采用额颞顶大弧形手术切口,自发际内中线旁约3 cm处开始,和上矢状窦平行而后向后到顶结节,呈弧形向下转到前面直到颞部,在耳前垂直向下,距离耳屏前约1 cm,直到患者的颧弓部位。对颅骨进行钻孔处理(钻孔5枚),采用线锯实施开颅,形成一个大骨瓣(有额骨、颞骨鳞部、顶骨组成的骨瓣),骨窗大小为14 cm×12 cm。骨瓣形成后对颅内进行处理,清除硬膜外血肿、清除硬膜下血肿、处理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等,手术操作过程要保持手法轻柔,手术过程中药做好止血处理。对硬膜进行扩大减张缝合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均送到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生命体征等方面监测,观察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颅内压颅内压改变情况,对患者进行吸氧,手术根据患者具体恢复情况给予鼻饲流食,同时给予抗生素防治术后感染,同时注意患者水电解质情况,给予改善脑细胞代谢和为脑细胞提供营养的药物。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情况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分为恢复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和死亡5个级。

1.3统计学处理:两组测定的数据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术后不同时间颅内压测定结果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颅内压测定结果分别低于对照组同期的颅内压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颅内压测定结果

2.2两组患者预后评定结果比较:观察组恢复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和死亡分别为18、4、3、3、2例。观察组恢复良好和中度残疾所占比例为73.3%;对照组恢复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和死亡分别为10、2、6、7、5例。观察组恢复良好和中度残疾所占比例为40.0%;观察组恢复良好和中度残疾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重度颅脑损伤存在着广泛的脑挫裂伤,可有脑干损伤及颅内血肿等,此类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升高,颅内压升高主要是由于颅内容物的体积较原来增多,导致患者颅内压表现为持续性升高,且高于正常正常值,从而引起颅内压升高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正常人体内的颅内是通过脑脊液和血容量来调节其平衡的,而人体自身能够提高的颅内压比例为5%,如果颅内容物增加比例超过8%,机体自身调节失调,从而导致颅内压胜过高[3-5]。颅内压升高后的可引起脑内的血流量显著下降,从而引发脑缺血而导致患者脑死亡发生。颅内压除了使脑内血流量减少外,同时还可影响到脑组织代谢,影响脑水肿出现,进一步使脑内容物体积增加,进一步引起颅内压升高。

重度颅脑损伤引起的颅内压升高的治疗措施中,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而保守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有限,特别是颅内压在短时间内骤然升高的情况下,机体的代偿机制失调,而保守降低颅内压升高的措施此时失去治疗效果,必须手术治疗,常规的手术治疗是去骨瓣减压手术,去骨瓣减压手术是通过切除颅盖骨后把硬脑膜剪除,相当于扩大了颅内容积,这样利于颅内压降低[6-8]。传统的去骨瓣减压术(如对照组的手术方法)属于小骨窗减压术,在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组织时,也清除了部分正常的脑组织,这种减压的效果有限,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受到影响。大骨瓣减压术(本文观察组所用方法)通过较大范围的对颅盖骨切除,使颅内容积得到显著扩大,为颅内脑组织造成了更大的缓冲空间,颅内压得到的显著降低[9-11]。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的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显著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颅内压,而观察组的预后评定结果也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提高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所以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显著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患者术后预后良好,优于传统骨瓣减压术,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周彦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4(4):508-509.

[2] 丁小双,褚光,任伟.颞肌切除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J].中国民康医学,2015,7(3):24-25.

[3] 朱世佳,陈光旭,黄基柱.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8(1):41-43.

[4] 陶治鹤,陈治标.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膜补片对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9(3):62-64.

[5] 徐守仕,田福.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1(3):116-117.

[6] 靳文辉.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13(2):178-180.

[7] 周景富.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4(5):95-96.

[8] 许振喜,马琳.对冲性颅脑损伤双侧血肿的手术策略[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5,19(1):67-70.

[9] 陈建国,施炜,杨柳,等.常规骨瓣与标准大骨瓣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20(4):483-484.

[10] 韩文军.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5):80-81.

[11] 周桂林.重度颅脑损伤行去大骨瓣减压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4(7):81-82.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