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硬化疾病的诊断

2016-07-12 09:4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门静脉螺旋肝硬化

李 曼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 昭通 657099)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硬化疾病的诊断

李 曼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 昭通 657099)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硬化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64排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64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肝硬化再生结节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64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肝硬化所并发小肝癌检出率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诊断鉴别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较CT平扫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肝硬化疾病;诊断

本文旨在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硬化疾病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0.0±5.5)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

1.2方法:使用64排128层螺旋CT(飞利浦Brilliance)对患者实施平扫加增强扫描,扫描前准备:对受检者在检查前实施碘过敏试验,空腹憋尿,以双筒高压注射器(美国MEDRAD.INC),经肘静脉高压团注浓度为320 mg/100mL的碘对比剂80 mL,4.0 mL/s。技术要求:矩阵:512;120 kV,300 mAs;准直:64×0.625;采集层厚:5 mm;扫描时间≤0.75/360°。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先以CT透视方式对感兴趣区CT值进行监测,当阈值达到120HU,自动延时触发扫描。在完成扫描后,将扫描原始数据发送到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处理,进行MPR(多方位重组)、MIP(最大密度投影)、VR(容积再现)获得立体解剖图像[2]。

1.3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5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35例患者为肝硬化再生结节,结节病灶直径0.8~2.0 cm,CT平扫22例患者病灶低密度,3例患者病灶表现为相对稍高密度。CT增强扫描29例患者肝动脉增强期扫描病灶强化不明显,强化不均匀,表现为呈稍低密度,门静脉增强期扫描为等密度。21例患者为肝硬化所并发小肝癌,病灶直径0.9~2.8 cm,平均直径(1.5±0.5)cm。CT平扫10例患者病灶低密度,边界清晰。6例患者病灶表现为等密度。CT增强扫描20例患者病灶为典型动态强化,肝动脉增强期扫描为强化高密度结节,门静脉增强期扫描为低密度灌注改变。检出率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64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肝硬化再生结节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64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肝硬化所并发小肝癌检出率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出率比较

3 讨 论

肝硬化是慢性肝脏疾病经长期发展的结果,肝硬化程度直接对患者健康甚至生命产生威胁[3]。所以,合理有效评估分析肝硬化对其治疗具有积极意义。由于肝脏自身代偿功能强大,早期肝硬化在代偿期时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易被忽略,当肝硬化的程度进展恶化,将会形成小肝癌[4]。研究显示,肝硬化结节成瘤需要经历从再生结节→低度不典型结节增生→高度不典型结节增生→含微癌灶的异常增生结节→小肝癌的多个阶段,过程较为复杂。所以及早的发现小肝癌,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准确评估和预测,对患者预后的改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上将单个结节的直径<3 cm或者两个结节的直径之和≤3 cm的肝癌称为小肝癌。CT增强扫描能够充分利用再生结节以肝静脉供血为主,肝癌以肝动脉供血为主的特点,能够观察到病变血供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结节的恶性度升高,其肝动脉的供血比例也逐渐增加,而门静脉的供血比例则逐渐下降。所以,病灶典型特征表现为“快进快出”,而这一特征对小肝癌早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利。本研究显示,64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肝硬化再生结节检出率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64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肝硬化所并发小肝癌检出率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判断结节良恶性及诊断及鉴别肝癌结节优势明显,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对常规超声、CT平扫等检查未明确结果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诊断鉴别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较CT平扫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黎军.超声和CT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4):81-82.

[2] 邢古生,王爽,欧阳汉,等.CT与MRI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1-4.

[3] 任青.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和MRI对早期肝癌诊断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4):2154.

[4] 郭娟,郭瑞强,陈金玲.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2013,34(2):196-200.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079-01

猜你喜欢
门静脉螺旋肝硬化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旋风“螺旋丸”
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治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