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7-12 09:44赵爱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赵爱萍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山东 淄博 255400)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赵爱萍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山东 淄博 255400)

【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牙种植再生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入选患者66例,可分析疗效病例共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对患者常规治疗方法采用肽膜引导骨再生,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口腔修复膜材料引导骨再生,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1周骨厚度,植骨厚度,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一周骨厚度为2.198±0.439,植骨厚度为2.011±0.245,患者满意度为78.57%,修复成功率为82.61%,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实验组1周骨厚度为2.618±0.521,植骨厚度为2.425±0.221,患者满意度为89.29%,修复成功率为91.30%,并发症发生率为7.14%。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后,发现采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牙种植再生患者的治疗采用口腔修复膜材料引导骨再生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膜材料;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临床应用

种植牙是以种植材料植入到牙槽骨内(种植体),再在其上做假牙的一种“假牙”修复方法[1]。种植义齿是在口腔缺牙区的牙槽骨内植入种植体(人工牙根),待种植体成活后,再在其上端制作修复体完成种植义齿的修复。它能显著地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且感觉舒适类似真牙,许多常规义齿难以解决的疑难修复临床病例通过种植义齿能得到满意疗效。目前,市场上投入临床使用的口腔种植系统已数以百计。在Braring nemark教授的骨整合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对种植体设计、外科技术的改良、修复体设计制作等方面不断改进提高,推动口腔种植学不断发展与成熟,已成为集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生物力学、医用材料学、牙周病学、精密机械加工学等学科中高新技术成果为一体的口腔医学临床新分支[2]。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种植义齿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口腔修复治疗手段。为保证高成功率,复杂的治疗程序和漫长的治疗时间在所难免。当前推行“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修复”,即是要求在种植植入手术前就应根据修复目标制订详尽具体的计划,否则往往会面临被动局面。手术前要应用X片结合CT对颌骨的高度、宽度进行测量,尤其对靠近鼻底、上颌窦以及可能累及下齿槽神经管的部位进行精确测量。做到精确选用适当长度的种植体,合理利用颌骨高度,同时可避免损伤这些重要结构。我院对于牙种植再生患者的治疗采用口腔修复膜材料引导骨再生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n,%)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牙槽骨缺损种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入选患者66例,可分析疗效病例共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为(31.5±10.2)岁,病程1~3年,平均(2.4±1.7)年,实验组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为(30.6±9.8)岁,病程1~3.4年,平均(2.9±1.1)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见表1,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具有可比性(P>0.05)。

表1 66例患者的基本资料

1.2纳入标准: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确定所有患者均需种植牙引导骨再生手术。

1.3. 排除标准:经过相关检查具有严重心、肝、肾损害疾病影响药物代谢的危重患者;具有心肺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精神病、骨质疏松等严重疾病。

1.4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同一般手术,一般进行全身情况、口腔检查及X线检查。根据骨缺损范围准备适当大小的生物膜。如e-PTFE膜裁剪成合适大小,依次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浸泡冲洗,双蒸水超声清洗10 min,置70%酒精内保存备用,用前泡于生理盐水,反复漂洗。根据患者的情况备好植骨材料,如取自体骨应先选定取骨部位及骨科手术器械。对照组采用肽膜引导骨再生,肽膜的内层部分直接放于种植体和骨缺损区上方,膜的外层伸展到骨缺损边缘外至少2~3 mm,边缘修成圆钝后塞入粘骨膜瓣下方,膜应平整不折叠。我们根据患者缺损创面大小和形状,剪取大小和形状合适的肽膜放置于植骨的区域。实验组采用剪取大小和形状合适的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置于植骨区域,引导缺损骨再生,将膜边缘嵌入黏膜下方,靠粘骨膜瓣的挤压固位。

1.5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对患者的几个指标进行观察,包括:①修复成功例数及修复成功率,主要包括种植体稳定性良好,新生骨长出,以及与自体骨结合情况。②1周骨厚度、植骨厚度。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④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1.6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连续变量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两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两组间连续型变量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照组与改良组56例的疾病情况见表1。

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1周骨厚度为(2.198±0.439),植骨厚度为(2.011±0.245),患者满意度为78.57%,修复成功率为82.61%,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实验组1周骨厚度为(2.618±0.521),植骨厚度为(2.425±0.221),患者满意度为89.29%,修复成功率为91.30%,并发症发生率为7.14%。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后,发现采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在原则上只要有骨缺损,都可以使用引导骨再生技术,但一般只用于局限性的骨缺损或骨量不足,较大范围的骨缺损还是以植骨或植骨结合GBR技术为佳[3]。以前一些学者认为骨缺损<3 mm使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可再生修复,>3 mm则需植骨,随着钛加强e-PTEF膜的出现,骨缺损范围远>3 mm也可以取得成功,但需解决种植体的早期固位。另外使用引导骨再生技术时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局部健康状况与一般牙种植时无特殊区别。引导骨再生的生物膜可分为不可吸收(生物不降解)与可吸收(生物降解)两大类。不可吸收膜以聚四氟乙烯膜它又分两种类型:一种为中央区膜材料的组织致密,有金属网加强,可以维持一定的骨缺损空间,并阻止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通过;边缘柔软,微孔为0.45 μm,孔大允许结缔组织长入,使生物膜固定;另一种为膜中加钛网支架或聚丙烯网架,以保持骨缺损间隙。可吸收膜目前有聚乳酸膜、聚乙烯酯膜、共聚物膜及胶原膜等,近年来国外已推出一种可吸收膜Bio-Gede已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骨再生技术是根据各类不同组织细胞迁移速度不同的特点,即上皮细胞、成纤维组织细胞比牙周膜细胞、成骨细胞移行速度快,利用各种细胞间在形态、大小上的差别、采用生物材料制成的生物膜在牙龈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人为地竖起一道生物屏障,阻止软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长入骨缺损区,避免这些细胞与成骨细胞之间的竞争抑制,确保成骨过程在无成纤维细胞干扰的前提下逐渐完成,最后实现缺损区完全的骨修复。我院对于牙种植再生患者的治疗采用口腔修复膜材料引导骨再生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苗苗,赵保东,王维英,等.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16):2911-2915.

[2] 桂芳.口腔修复不同材料的摩擦性能比较分析田.中国医学创新,2014,12(5):69-70.

[3] 赵瑞英.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7(14):83.

中图分类号:R78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095-02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