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7-12 09:4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卡维地洛慢性心力衰竭缬沙坦

陈 颖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循环科,辽宁 阜新 123000)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 颖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循环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目的 分析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率降低值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LVD、LVS、LVEDV和LVES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SV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最慢、最快和平均心率降低值均大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报告1例高血压和1例心功能不全,不良反应总率为3.92%(2/51);对照组报告2例水肿,1例乏力,不良反应总率为5.17%(3/51);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既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率水平,又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并推广意义。

【关键词】卡维地洛;缬沙坦;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炎症、心肌梗死或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持续性心肌损伤,主要伴有乏力、体液潴留和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此次研究选定本院51 例CHF患者,对其应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以期为医师选择用药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本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CHF患者102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疾病分会推荐的CHF诊断标准,且经心电图或者胸部X线片等辅助确诊,随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2]。观察组男女比例26∶25,年龄51~76岁,平均(63.50±12.14)岁,病程1~7年,平均(3.96±2.85)年;对照组男女比例27∶24,年龄52~75岁,平均(64.12±11.83)岁,病程1~7年,平均(3.87±2.9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给予利尿、强心和扩张血管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缬沙坦(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820),80毫克/次,1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口服卡维地洛(海南绿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3898),开始剂量5毫克/次,2次/天,2 d后10毫克/次,2次/天。两组均以连用药物6个月为1个疗程。

1.3观察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和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运用Holter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24 h内最慢、最快和平均心率降低值;观察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乏力、水肿等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LVD、LVS、LVEDV和LVES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SV高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n=5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n=5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LVD(mm) LVS(mm) LVEDV(mL)LVESV(mL)组别SV(mL)观察组 50.12±1.87#45.71±1.96#168.25±50.13#112.47±52.18#87.22±3.51#对照组 58.64±2.09 53.42±2.30 187.14±56.89 129.13±53.48 79.86±5.50

2.2两组患者心率降低值比较:观察组最慢、最快和平均心率降低值均大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两组患者心率降低值比较(±s,n=51,次/分)。观察组,最慢心律(-4.31±7.12)#,最快心率(-41.70±36.35)#,平均心率(-15.13±6.89)#;对照组,最慢心律(-3.18±6.72),最快心率(-6.92±39.48),平均心率-7.84。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仅报告1例高血压和1例心功能不全,不良反应总率为3.92%(2/51);对照组报告2例水肿,1例乏力,不良反应总率为5.17%(3/51);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CHF是基于心脏射血功能受损产生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其属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阶段中的终末期,因而如何在疾病发生早期控制患者病情尤为关键[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LVD、LVS、LVEDV和LVES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SV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显著。分析原因在于,CHF发病机制主要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被激活有关,该系统激活后可增强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度,引发肾素分泌量过多导致患者心脏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形成心力衰竭恶性循环,所以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是治疗CHF的重要目标[4]。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缬沙坦药物属于特异性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患者机体中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均具备良好保护作用,目前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该药物具体表现在可选择性作用于AT1受体亚型以阻断其与AngⅡ结合,一方面能够抑制动脉血管收缩并减少醛固酮物质的释放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压力感应器和交感神经的敏感性,从而实现降低患者血压并改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的目的,这与王熙智等人在其文献中获得的研究效果类似[5]。同时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最慢、最快和平均心率降低值均大于对照组,提示卡维地洛对CHF患者心率存在一定影响。究其原因,本研究中观察组加予的卡维地洛是α、β受体阻断剂,其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无内在拟交感活性且兼具α1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作用;该药阻滞突触后膜α1受体可扩张血管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阻滞β受体能抑制肾脏中肾素分泌量,进而阻断RASS系统以发挥降压、减慢心率以及降低心肌收缩力功效[6]。另外本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不良反应率均较低,其中观察组3.92%,对照组为5.17%,表明卡维地洛与缬沙坦耐受性均较好,联合使用两种药物不会明显增加患者不良反应。推测其多与患者口服药物后机体快速吸收并随后从尿液或者胆汁排出体外,致使体内蓄积物少相关。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医师还应当密切监测患者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室短轴缩短率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时发现患者问题并给予相应治疗。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应用卡维地洛与缬沙坦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恢复心功能和心率水平,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李敬.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2(33):5729-5730.

[2] 曹俊花.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5):53-54.

[3] 巴德玛.探讨老年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诊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0):116-121.

[4] 郑进民.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5(7):13-14.

[5] 王熙智.卡维地洛与缬沙坦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7):18-19.

[6] 李秋生.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4,1(18):77-79.

[7] 陈叶琴.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J].海峡药学,2012,6(12):181-183.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098-02

猜你喜欢
卡维地洛慢性心力衰竭缬沙坦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卡维地洛+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卡维地洛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分析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