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07-12 09:44王世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王世伟

(河南省南乐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 南乐 457400)



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世伟

(河南省南乐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 南乐 4574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高危胎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高危胎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60例受检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系统诊断,观察组常规超声系统诊断中运用心脏三节段诊断法联合诊断,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结果 对照组受检的60例高危胎儿中,检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有9例,检出率为15%;观察组受检的60例高危胎儿中,检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有25例,检出率为41.67%,对比两组受检者的检出率,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检出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χ2=10.506,P=0.001)。结论 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率。

【关键词】心脏三节段诊断法;超声系统;胎儿心脏病

新生儿出生后常有小儿患上先天性心脏病,该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以及病死率,会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安全[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高危胎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治疗组患儿通过采用心脏三节段诊断法予以诊断后,得到较为准确的诊断数据,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高危胎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关于高危胎儿的指征包括怀孕早期服用感冒药物或是致畸药物、高龄产妇、胎儿其他器官出现畸形以及存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育史等。孕妇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28.8±3.2)岁;孕周18~41周,平均孕周(29.8±4.2)周。将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60例高危胎儿,两组高危胎儿在孕龄以及孕周等临床资料比较上未见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诊断方法:对照组60例高危胎儿采用常规超声系统予以诊断,观察组60例高危胎儿采用心脏三节段诊断法予以诊断。诊断仪器为M3S面振探头、GE ViVid 7彩超诊断仪以及3.5C探头,探头频率设定成2~5 MHz。先行常规产科检查,明确好胎儿方位后定位心房,依据胎儿胎头与脊柱的位置关系来判断胎儿方位,并对胎儿左右辅以右手法判定;观察胎儿的下腔静脉、脊柱以及腹主动脉位置关系,通过静脉导管观察下腔静脉,取得四腔心切面;心室位置的判定依据四腔心切面中房室瓣附着位置、肌小梁和调节术位置进行;最后确定胎儿心室与动脉关系;依据四腔心切面和头侧偏转法来判断主肺动脉左右流出道切面、长轴切面以及大动脉短轴切面;判断心室与大动脉之间的关系依据叠加彩色多普勒完成。对比两组高危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

1.3统计学方法:对上述所有高危胎儿的临床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汇总后数据的分析以及处理依据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来进行,其中计数资料的显示利用率(%)完成,组间率对比检验利用χ2完成;当对比P<0.05时,则说明两组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受检的60例高危胎儿中,检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有9例,检出率为15%;观察组受检的60例高危胎儿中,检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有25例,检出率为41.67%,对比两组受检者的检出率,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检出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χ2=10.506,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分析见表1。对照组检出的9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有7例胎儿通过引产尸解证实,通过超声心电图证实的新生儿有2例;观察组检出的25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有20例胎儿通过引产尸解证实,通过超声心电图证实的新生儿有4例,1例胎儿失访。

表1 两组受检者诊断结果综合比较分析[n(%)]

3 讨 论

胎儿心脏病在临床中相对常见,有关数据调查显示[2]我国大约有10%左右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现已是造成新生儿以及儿童时期发生死亡的重要原因[3]。

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又叫做先天性心脏病系统诊断法,在近些年的不断发展中,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已广泛应用此诊断法[4]。但是临床在应用此技术予以诊断时,应当注意如下事项:其一,心脏位置的准确判定,因为无法准确判定胎儿体位,所以在确定胎儿胎心位置时具有较大难度,分别左位心时要准确区分左旋心和左位心;其二,心室位置的准确判定,判断胎儿心室位置时,最有用的办法是利用二尖瓣和三尖瓣的位置来判断心室[5]。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检出率为15%,观察组检出率为41.67%,对比两组受检者的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χ2=10.506,P=0.001)。

综上所述,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率。

参考文献

[1] 周海燕.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的应用探析[J].青春期健康,2014,8(10):40-41.

[2] 邱国英.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9):2533-2534.

[3] 钱会银.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呼吸功能监测和呼吸机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21(36):253-254.

[4] 李一冰.静脉导管频谱在孕早期筛查先天性心脏病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4,9(30):205-206.

[5] 段素芳.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2):21-22.

中图分类号:R71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