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产妇无痛分娩常规缩宫素运用对母婴的影响

2016-07-12 09:4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初产妇母婴

赵 旭

(沈抚新城人民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1)



探讨初产妇无痛分娩常规缩宫素运用对母婴的影响

赵 旭

(沈抚新城人民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1)

【摘要】目的 分析初产妇无痛分娩常规缩宫素应用效果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初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初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方法,观察组初产妇采用无痛分娩配合常规宫缩素静脉滴注方法,比较两组采用不同方式的分娩效果和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经过两组初产妇对比,观察组无痛分娩配合常规宫缩素的剖宫产率(4%)与产后出血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无痛分娩的剖宫产率(14%)与产后出血率(10%),观察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76%)。根据新生儿Apgar评分显示,观察组新生儿平均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新生儿平均指数。根据两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长、分娩情况和新生儿评分对比,差异显著(χ2=19.521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产妇无痛分娩配合常规缩宫素的运用能够缓解孕妇分娩疼痛,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通过新生儿Apgar评分表明,无痛分娩配合常规宫缩素对母亲和婴儿都有积极影响,使新生儿结局更好,降低母体疲劳,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初产妇;无痛分娩;常规缩宫素;母婴;影响

无痛分娩又被称作“分娩阵痛”[1],是通过各种缓解疼痛的方法减轻产妇分娩时疼痛,能够帮助初产妇缓解分娩痛的折磨,降低产妇恐惧和疲劳,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无痛分娩是目前医院运用的常见方式,而常规缩宫素是医院处理产后出血的常见药物。通过联用无痛分娩和常规缩宫素,观察分娩效果,分析对母婴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将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50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5±8)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7.7±4.1)周;观察组孕妇50例,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7±6)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8±4.2)周。经检查,所有孕妇均属于首次分娩,均符合观察标准,无对研究药物过敏者,所有初产妇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引产孕妇年龄、孕周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孕妇在分娩前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情绪梳理,引导孕妇对分娩的认识,教会孕妇控制自己的呼吸技巧和肢体放松技巧,帮助初产妇缓解紧张情绪,以最佳状态进行分娩。对照组初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方式,具体方法:在产妇宫口开到2~4 cm时进行椎管内麻醉,在孕妇腰椎间进行穿刺,在蛛网膜下腔注射麻药,在硬膜外腔置入导管连接电子镇痛泵,根据产妇的疼痛程度控制麻醉药量;观察组初产妇采用无痛分娩配合常规缩宫素方式,具体方法:在对照组的无痛分娩方式基础上,取用2.3~2.5 U缩宫素加入500 mL的0.9%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分钟滴注控制在0.001~0.003 U,当孕妇宫缩稳定,可以适当加快滴注速度,每分钟不能超过0.003 U。控制孕妇产后出血,可以将缩宫素滴注调整到每分钟0.02~0.05 U,排除胎盘屏障后,对产妇肌内注射缩宫素4~8 U即可。

1.3观察指标:通过对初产妇采用无痛分娩配合常规缩宫素,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后出血、剖宫产、分娩产程时间和新生儿Apgar的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统计两组初产妇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数据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当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没有可比性[2]。

2 结 果

2.1分娩产程时间:对照组初产妇分娩产程平均时间(621.41±115.75)min,观察组初产妇分娩产程平均时间(385.24±81.24)min。观察表明,无痛分娩配合常规缩宫素方法的产程时长明显少于无痛分娩方式。

2.2分娩中情况:经过对比,观察组初产妇剖宫产2例和产后出血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初产妇剖宫产7例和产后出血5例,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配合常规缩宫素的自然分娩46例显著优于对照组只用无痛分娩方式的自然分娩产妇38例。根据两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和自然分娩率的对比,差异显著(χ2=19.5213,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对比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组初产妇分娩情况对比[n(%)]

2.3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观察组新生儿Apgar平均评分(9.2±1.5)分,对照组新生儿Apgar平均评分(7.5±1.1)分,观察组新生儿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

3 讨 论

初产妇是指在28周前做过引产手术,再次怀孕直到28周后分娩的孕妇[3]。目前很多初产妇由于无法承受疼痛,造成难产、胎儿窘迫等现象,降低了自然分娩的成功率。无痛分娩可以有限缓解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从而提高母婴的安全率。近几年无痛分娩被广泛运用,对分娩起到了明显的镇痛作用。

常规缩宫素又称为“催产素”,作用主要是刺激产妇子宫,提高收缩率,所以缩宫素也是引产手术的常见药物。进行缩宫素静脉滴注时一定要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并准确记录产妇宫缩情况,保证分娩过程中母婴安全。

在我院研究中,通过对100例初产妇运用不同分娩方法,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常规缩宫素的初产妇剖宫产2例(4%)与产后出血2例(4%)均低于对照组采用无痛分娩的初产妇剖宫产7例(14%)与产后出血5例(10%),观察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46例(9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初产妇自然分娩38例(76%)。通过新生儿Apgar评分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分数;通过监测初产妇分娩产程时长,观察组产妇分娩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分娩时长。

综上所述,对初产妇运用无痛分娩常规宫缩素对母婴的健康能起到有效帮助,提高母婴安全,改善母婴结局。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对新生儿的整体状况进行监测发现,无痛分娩常规宫缩素可以使新生儿状态更好,也可以提高产妇的安全分娩,对母婴都能起到积极影响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邓丽云,钟维维.无痛分娩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1(10):2265-2266.

[2] 曾慧琳,詹伦娟.无痛分娩用于临床初产妇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6):104-106.

[3] 牟岚.产后静滴缩宫素对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332.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168-02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初产妇母婴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