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2016-07-12 09:44李月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分析

李月琴

(辽源市中心血站,吉林 辽源 136200)



分析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李月琴

(辽源市中心血站,吉林 辽源 136200)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需进行输血的患者17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检验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均采用盐水法进行检验,对观察组均采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进行检验,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抗体阳性对照凝集强度和凝集细胞个数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抗-D、抗-C、抗-c、抗-E、抗-e的阳性对照凝集强度均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凝集细胞个数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输血检验中采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具有操作便捷、灵敏度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探究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低离子凝聚胺技术;输血检验;分析

输血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救治方法,它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血管输注给患者的一种方法。输血可以救治很多重病患者的生命,对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救治条件[1]。但输血需要进行血型的匹配,若其中各项指标不吻合则不可以进行输血,以免造成患者因血型不符带来的不良反应或造成患者死亡。因此输血前的检验非常关键,在进行血液检查时需要试剂的辅助来观察血液抗体的凝集强度或其他活动。下面本文就我院17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盐水法检验和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验的探讨,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需进行输血的患者170例,男性83例,女性87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42.5±8.7)岁。所有患者均根据检验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男42例,女43例,年龄18~68岁)和观察组(男41例,女44例,年龄17~66岁)两组,每8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价值。

1.2方法:对照组均采用盐水法进行检验,试剂采用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盐水试剂(国药准字H20113297)[2],先进行患者与献血者血液样本抽取,均采集2 mL;分别装入干燥、清洁的试管中,进行血清常规分离,取5%的盐水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将其滴入分离的血清中;再另取2支试管,1支作为主测试管,1支作为次测试管,将主测试管中先滴1滴患者的血清,再滴1滴献血者的血清;次测试管中血清滴入顺序与主测试管相反;二者均摇匀并放置让其沉淀,2 min以后对其溶血性进行观察并记录。对观察组采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进行检验,试剂采用中山市生科试剂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低离子凝聚胺试剂盒[国食药监械(准)字2003第3400180号][3],先进行患者及献血者血液标本的采集,取试管2支,用笔分别标注上主测试管和次测试管,在主测试管内先滴入1滴患者的血清和1滴血浆,再滴入献血者的2滴红细胞悬液(3%~5%);对次测试管进行相反的操作,之后将2支试管均摇匀,分别滴入0.65 mL的低离子溶液(LIM),摇晃均匀,再分别滴入2滴凝聚胺,摇晃均匀;进行每分钟3400 r的15 s离心,将2支试管中的上清液均倒出,留有0.1 mL的残留液体,摇晃均匀后观察其凝集情况,若没有凝集则重新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结果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抗体阳性对照凝集强度和凝集细胞个数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抗体阳性对照凝集强度对比:观察组抗-D、抗-C、抗-c、抗-E、抗-e的阳性对照凝集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抗体检验情况对比

2.2两组凝集细胞个数检出率对比: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检验出现凝集细胞,检出率为2.35%;观察组中有16例患者检验出现凝集细胞,检出率为18.82%;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由于红细胞血型抗体与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情况会发生排斥反应,或出现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等,为避免意外的发生,临床加强了对患者及献血者血型的匹配。经本文分析,采用盐水法检验的对照组,其抗-D、抗-C、抗E等的阳性对照凝集强度均明显低于采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验的观察组,而且凝集细胞个数的检出率也低于观察组,说明低离子凝聚胺检验的灵敏度比较高。主要是由于低离子溶液可以将红细胞血型中的抗原和抗体进行敏感的溶合,再加入凝聚胺则可以有效的将红细胞间距缩小,同时促进其运动的加快,凝聚胺具有正电荷作用,因而可通过肉眼观察其凝集的情况。盐水法检验虽价格便宜,但灵敏度相对比较低;而低离子凝聚胺技术的操作不仅便捷,而且灵敏度高,同时还会提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探究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秦江萍.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2):2207-2208.

[2] 刘盼林.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6):64-65.

[3] 黎红梅.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9):2543-2545.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182-01

猜你喜欢
分析
0~6岁儿童行为测听与tb-ABR的相关性分析
高层建筑加固纠偏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探讨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
徐訏 40 年代“现代志怪” 的小说叙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