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2016-07-12 09:44张利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溶栓治疗脑梗死护理

张利艳

(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张利艳

(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目的 观察使用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脑梗死疾病的患者80例,将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观察组采取溶栓治疗,对照组采取非溶栓治疗,每组各40例,观察其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结果 观察组脑梗死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5.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0%(P<0.05)。结论 使用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护理

在临床上,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1]。本文研究当中,旨在观察使用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效果,现将详情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脑梗死疾病的患者80例,将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将采取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取非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占22例、女性患者占18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9.76±10.16)岁。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占23例、女性患者占17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9.46±10.83)岁。对两组脑梗死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研究对比。

1.2方法:对照组当中,给本组脑梗死的患者,使用非溶栓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给患者使用20 mL剂量的香丹注射液,以及每日150~350 mg剂量范围的拜阿司匹林胶囊进行治疗[2]。观察组当中,给本组脑梗死的患者,使用溶栓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3]。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第一,使用0.85 mg/kg剂量的RTPA,抽取十分之一的剂量,给患者进行静脉肌内注射1 min,将剩余的十分之九的剂量,给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第二,给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式同对照组。

1.3疗效判定标准: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将其分为三个等级标准[4]:治愈: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有所改善。无效: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没有改善,严重者死亡。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治疗和护理脑梗死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的情况,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脑梗死疾病的患者之间,在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和护理后,对比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 果

根据结果显示,观察组脑梗死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5.00%,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77.50%(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3 讨 论

对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在实施溶栓治疗时,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选择适宜的溶栓治疗时机。在脑梗死的患者入院后,协助医师查阅患者的病例,根据RTPA溶栓治疗的特征,保证脑梗死患者的血管能够溶通,故此,需尽可能的缩短患者发病时间到治疗时间的间隔差,在6 h内,安排患者进行溶栓治疗。②在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全程陪同患者,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师实施相应的抢救措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③溶栓治疗后的护理。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率和血压,监测频率是,在治疗后12 h内,每隔30 min监测1次;在治疗后24 h内,每隔60 min监测1次;在治疗后48 h内,每隔120 min监测1次;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在48 h内,每隔240 min监测1次。④并发出血状况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口腔、鼻腔、皮肤、消化系统等是否出现出血情况,将四肢障碍、语言表达能力障碍的患者列为重点观察对象,随时将患者的情况上报给医师。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脑梗死的患者,在实施溶栓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5.00%,而对照组脑梗死的患者,在实施非溶栓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仅有77.50%。由此可见,两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对比有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吴海琴,汤燕,张欣,等.幽门螺杆菌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1(5):547-552.

[2] 冯海松,黎红华,周佩,等.代谢综合征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5):378-380.

[3] 舒敏,章军建.ABCD3评分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1(5): 607-610.

[4] 安红伟,卢昌均,赵德强,等.脑白质疏松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2):235-237.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227-01

猜你喜欢
溶栓治疗脑梗死护理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溶栓治疗
D—二聚体在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研究
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