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开展优质护理的分析

2016-07-12 09:44朴凤今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消化内科效果分析护理管理

朴凤今

(吉林省延吉市中医院,吉林 延吉 133000)



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开展优质护理的分析

朴凤今

(吉林省延吉市中医院,吉林 延吉 133000)

【摘要】目的 探究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实验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100%,常规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普遍比常规组高,其结果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消化内科的护理管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关键词】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优质护理;效果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在进入医院接受治疗的同时也愈来愈看重医院的护理质量,为了提高我院在患者间的口碑,提高我院的知名度,现决定从护理质量抓起,以消化内科为试点,推行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我院的益处,并通过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对医院的满意度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6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有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这些患者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年龄为71岁,平均年龄为(46±2.2)岁,患有腹水的患者有8例,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有9例,患有食管炎患者有6例,患有消化性糜烂的患者有7例;常规组有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这些患者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45±1.2)岁,患有腹水的患者有9例,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有10例,患有食管炎患者有5例,患有消化性糜烂的患者有6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试验方法: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主要的的措施是,对患者进行用药监督,告知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同时保持病房的基本住院环境,保持室内良好通风,对于患者出现的感染症状要进行检测,如有异常立即告诉主治医师,必要时可应用到抗生素进行治疗,防止出现因感染而加重病情的现象。同时在护理时要做到“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给予不同程度的护理,要维持患者在院的正常生活,对痛感较敏感的患者可以适当用一些镇痛药来缓解痛感。实验组则是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更多人性化服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患者第一天住院时,要对患者简单的介绍医院的大致环境,减少患者的陌生感,同时通过亲切的交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刚刚进入医院的不安情绪,而护理人员沟通中也要对患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通过自己对患者的认识程度来选择适宜的护理方式。在沟通时,护理人员尽量要表现出亲和的一面,这样才能拉近同患者间的距离感,让患者对护理人员有依赖心理,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护理人员还要积极痛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有关疾病的一些常识,并告诉其治愈的可行性,让患者及其家属减轻心理压力。

在日常生活方面,实验组的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简单的指导,消化道内科的患者在饮食上尤为注意,医护人员因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饮食次序的安排,先进食流食,然后再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改变饮食状态,然后是对患者改用半流质的食物,接着可在患者基本康复时食用普通的食物,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改变饮食状态。对食物的选择上,要禁止食用对消化道有刺激性的食物,尽量以温和,清淡的食物为主。

1.3统计学分析:此次试验所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22.2软件包进行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发现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对医院的满意度上均有所差异,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优质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大有好处,也对医院的形象大有提升。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与对医院的满意度对比表[n(%)]

表2 两组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n,%)

3 讨 论

消化内科的患者多是因为平时饮食习惯不卫生,导致的消化道疾病,所以在治疗后,护理人员应该着重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并对其进行健康的饮食习惯教育,尽量避免患者病情复发。同时护理人员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的轻重程度,对患者的饮食做一个系统的安排,要让患者先食用流动的食物,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食物的软硬度依次递增,在保证患者日常所需的营养下又不会对疾病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在患者康复前,要杜绝食用辛辣,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

医院所倡导的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是在原来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管理,给患者更多的人性关怀。主要是以往的护理主要是机械的程序性的护理,护理人员同患者间的沟通较少,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受不到医院的温暖,从而导致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对医院的护理质量有所质疑。优质护理服务就是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改进工作[1],最大的改动就是护理人员的态度问题,护理人员要尽量保持自己的态度亲和,对于患者的提问要耐心解答,若发现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住院坏境。而护理人员也要定期接受培训[2],尤其是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方面,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这才能在遇到心理有问题的患者时能及时的对患者做简单的心理辅导。而患者也会再通护理人员交谈时放下心中的负担[3],积极的接受和配合医师的治疗。同时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时也会对治疗效果有所帮助[4],因为患者的依从性大大增加了,所以在消化内科的护理管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模式值得在我院推广。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患者疗效有效率为100%,而常规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性P<0.05,而在满意度调查中,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46.7%,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性P<0.05。这都说明,提高护理质量,实行优质护理模式,不仅对医院的形象有所提升,对患者在我院治疗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帮助[5]。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实行的优质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高品质护理。

参考文献

[1] 赵家则,刘新伟,马艳玲,等.护士和家属对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认知情况[J].临床合理用药,2012,14(15):134-135.

[2] 张金男,张晓璇,张丽丽,等.浅谈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J].求医问药,2013,11(19):44-46.

[3] 吴晓倩,刘大力,王敏燕,等.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内科的应用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12):73-78.

[4] 张琉璃,李明泽,袁爱民,等.浅谈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123-124.

[5] 李嘉慧,李党奇,范爱民,等.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3,23(16):136-137.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231-02

猜你喜欢
消化内科效果分析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98例临床治疗分析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128例临床诊疗分析